一、觀念決定情緒的。你喜歡的人罵你幾句,你會覺得這是愛。你讨厭的人誇獎你幾句,你會覺得他别有所圖。這就是你的觀念決定了你的情緒。我們平時生活中産生的一種情緒,主要就是取決于你的認知 ,也就是說取決于你的觀念。
1、在相同情況下,認知不同,你的情緒就會不同。比如同樣一個人,坐在你對面吃飯,因為長頭發擋住了她的臉,她就把她的襪子脫下來,當頭繩盤住了頭發。如果你喜歡這個人,你就覺得她很可愛。還會對她說:“另一隻也脫下來給我吧,我的頭發也長”雖然你是個秃頭,但你依然為你的幽默感到滿意。
如果你讨厭這個人,你就會把你的襪子給她說:“來,用哥的襪子吧,頭頂哥襪不入地獄”
2、很多時候我們的情景是不能避免的。在相同情況下,不同的想法,就會有不同的情緒體驗。比如說我們吃溜肥腸時,你要是想,這個裡面有什麼什麼營養成份,能補你的腸子。你就會越吃越高興。可是突然你想起來了,這個裡面裝過豬屎,你的感覺馬上就變了。
我們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很多,你能舉出幾個?
二、既然觀念決定情緒,那什麼決定觀念呢?觀念就是由經驗決定的。就是你的經曆決定了你的觀念,想法。比如為什麼年紀大的人家裡總是會囤放糧食呢,因為他們60年代挨過餓。所以他們認為家有餘糧,心裡不慌。這就是他們的觀念。讓狗咬過的人,因為有了受傷的經驗,所以就有了“認為天下狗都咬人”的觀念。見到狗就會害怕。産生恐懼的情緒。
我們可以通過意識到過去經曆中有過相反的經驗,來改變自己的觀念。也就是心理學上常用的“行為試驗”。
比如有人認為“天下的狗咬人”,還有人認為“天下的狗都不咬人”。我們就可以用行為實驗來改變他們的觀念。我們可以分别把兩個人,與兩百隻狗關在一起一段時間。然後 就可以看出,這兩個人是否有被狗咬過,以及是否被每條狗都咬過。如果有一隻狗沒有咬人,那麼認為“天下狗都咬人的”這種觀念就會有所改變。如果有一隻狗咬了人,那麼認為“天下狗都不咬人的”這種觀念也會改變。
所以說要驗證自己觀念的對錯,通過測試就可以知道。但是我們是非理性的 ,我們很多時候是不肯測試的。隻是憑着以前的某一經驗,就會固執地認為天下事都是一樣的。
所以我們的情緒也是由不客觀的認知帶來的。
三、經驗需要比較才有意義。
這次中考結束,我們鄰居有位爸爸,特着急地找到我,讓我看一封信。信的内容是他15歲兒子寫給他的。大緻内容是,他兒子跟他們同學的奶奶外出打工去了,他同學的奶奶對他特别好,從來沒有打過,罵過他。這次考試結束後,成績不理想,他也不想再上學了。他就和這位奶奶一起去開發大涼山。他兒子信上說“爸爸我聽說大涼山有很廣闊的土地,奶奶喜歡跳廣場舞,在那裡我們可以一直跳下去,一直跳, 一直跳。 我們還會生很多孩子,我們一起跳舞。”
他爸爸找不到他了,隻有這麼一封信,他爸問我,要不要報警。就在這時,我看到信的背面還有一些字。背面寫着:“信的正面是亂說的,我其實就在同學家裡,我的考試成績并不好,我怕你打我。我隻是想告訴你,這個世界上,還有比考試成績不好更糟糕的事情”。
他爸爸看到這個,不再生氣,反而笑了。他懂了,比起考試成績來,沒有未來才是更可怕的。考試成績不好,可以再努力。還是有希望變好的。
我們看到通過比較,他爸爸的經驗認知就做出了改變。我們想象一下,如果沒有比較會是什麼樣子?
他兒子拿着成績單回來,爸爸看到成績單,瞬間産生一種挫敗感,然後勃然大怒。打了兒子。兒子一生氣就跑到了同學的奶奶家。同學的奶奶很慈祥,摸着他的頭說:“我們去大涼山生娃去吧”。
我們常說的半杯水的故事就是這樣,同樣的半杯水,有人很高興,覺得我還有半杯水。有人卻不高興,認為我隻有半杯水了,可見,不同的語言表達也會讓情緒變得不一樣。
在心理咨詢中,我們把空杯叫零點,把滿杯叫完美點,很多人心理上的問題和糟糕的情緒體驗,就是和比較标準有關系。我們習慣與完美點比較,這個完美點就是自己的願望。
一旦把自己的實際情況與自己的願望比較一下,你就會發現,區别還是很大的。你就會産生消極情緒,比如不開心,生氣等。但是如果調整為與零點比較,你的心情馬上就會好很多。
比如爸爸的完美點是:“孩子考試全都滿分”可是實際情況是成績并不理想,這樣就會讓爸爸由沮喪變為憤怒。可是當他與零點相比時,也就是當他與自己兒子和大媽私奔這件事相比。他就會感到慶幸。
四、我們每個人的成長環境,生活經曆不一樣,我們的三觀肯定不一樣。我們要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在溝通中我們要去了解别人的看法,才能了解對方。避免曲解對方的意思。
比如現在的南北方差異,在收拾工棚的時候,一位南方的工友,把裡面的暖氣都給拆了賣了。問這位工友為什麼這樣做時,工友也很奇怪地說:“誰讓你們把建築材料放到我們休息的地方呢”原來他不認識暖氣,還以為工頭用建築材料占用他們宿舍了呢。
既然人與人之間存在不同的看法, 理解度不一樣。我們就應該了解一下對方是如何看待問題的,這樣人與人之間才能很好地溝通,避免發生誤會。記得在六十年代,各村剛有獸醫站, 有位當地人需要繁殖小豬羔子,但是母豬就是不行,于是當地人就把這個母豬送獸醫站去檢查。最後獸醫說這種情況需要人工配種。那個當地人想了半天問獸醫說:“人工配種,我是第一次聽說,為了小豬羔子,我拼了,配就配,可是它要不同意,咬我怎麼辦?”很明顯,他想歪了。
可見學習多角度思考,嘗試了解對方的意思很重要,今年的520有一對異地戀的大學生,就發生了這樣的問題。他們商量好了,約會地點選在曾經讓他們最開心的地方。結果男的去了網吧,女的去了賓館。
其實能不能站在對方的立場理解問題,是需要一定的智力水平的。有過心理測驗,在一個平面上擺放三個不同位置和高度的山的模型,在不同角度看,山的樣子是不一樣的。他們讓一些孩子圍繞着山轉,從不同的位置看。然後讓他們站在山的某一面,然後讓他們想象,對面的人看到的山是什麼樣子的,并從提供的照片裡選出樣子。
實驗結果發現,六七歲以下的孩子,選的照片,就是自己現在面對的山的樣子。而年紀稍大一些的 ,會想從布娃娃的角度思考。
在夫妻之間,有人成長于家庭關系親密的家庭,有人成長于家庭關系冷漠或單親的家庭,前者認為夫妻關系應該親密,而後者認為夫妻之間應該有自己的空間。
在爸爸強勢的家中,男孩子性格比較果敢和有擔當,在媽媽強勢的家中,男孩子性格比較順從聽話。
一個小學畢業生,和一個大學畢業生,對同樣的問題都會有不同的看法。這是指學曆方面,另外職業方面也是一樣,讓一位老師去賣保險,和一位銷售去賣保險,他們的行為肯定不一樣,因為他們的認知是不同的。
五 、認知方式不同,是人與人之間看法不一樣的原因,有人習慣從自我身上找原因,有人習慣從外部找原因,推卸責任。有人把成功歸于自己,失敗歸于别人。有人對自己要求嚴格,對别人寬和。
往期文章
女子在離婚時發現婚被裡還留有結婚時放進去的物品,她心情如何?
畢業季來臨,你有哪些習以為常的事,成為最後一次了呢?
人到中年 夫妻互嫌 心理學家談社會百态|夫妻關系你怎麼看
#每天一點心理##怎樣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和心态##認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