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阿詩瑪屬于彜族的舞劇嗎

阿詩瑪屬于彜族的舞劇嗎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1-28 01:15:06

彜族撒尼語口傳叙事長詩《阿詩瑪》是流傳在撒尼人民口頭上的一支美麗的歌,是彜族撒尼人民世世代代的集體創作。它充分體現了撒尼人民的生活習慣和風俗人情。這種生活上的情調反映在詩歌上,造成一種區别于其他民族詩歌的特色。《阿詩瑪》是一部思想内容豐富而又十分美麗的長詩,更是在中國人民文藝寶庫中閃耀着民族色彩的一部長詩。

阿詩瑪屬于彜族的舞劇嗎(我們民族的歌)1

《阿詩瑪》中的故事情節

《阿詩瑪》是流傳于雲南彜族支系之一撒尼人中間的一部著名的口傳叙事長詩,分《應該怎樣唱呀?》、《在阿着底地方》、《天空閃出一朵花》、《成長》、《說媒》、《搶親》等十三章,計一千六百餘行。長詩以女主人公阿詩瑪的名字為篇名,以阿黑、阿詩瑪兄妹反抗封建貴族勢力的不合理婚姻為主線,歌頌了彜族勞動人民不畏強權、努力追求幸福生活的鬥争精神和英雄氣概。故事情節是這樣的:在撒尼族的傳統節日裡,阿黑在射箭和摔跤比賽中赢了富家子弟阿支,奪得了彩綢與阿詩瑪互訂終身。但阿支早就看中阿詩瑪,趁阿黑不在把她搶走。可是,阿支和哥哥比武都敵不過阿黑,隻好将阿詩瑪放走。就在阿黑一行高興而歸時,阿支引進的洶湧洪水淹沒了他們。待阿黑掙紮起來後,阿詩瑪已化為一座山石。

《阿詩瑪》的史學價值

長詩《阿詩瑪》不僅反映了其産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環境,而且還突出反映了它所形成的社會曆史背景。也就是說,《阿詩瑪》還具有高度的強烈的社會曆史價值,它不僅是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同樣應該是一部研究石林彜族撒尼人社會變遷的社會發展史。從曆史發展情況看,石林及其附近的彜族社會存在過較長的土司制度,時代上從元朝一直延續到明朝中期。

《阿詩瑪》不僅是彜族著名的叙事長詩,同時也是明代石林地區彜族政治、經濟、文化的真實記錄。由于雲南彜族社會從元滅大理後或者更早的時期開始,就一直處于停滞甚至衰落的階段,所以,《阿詩瑪》有關“阿着底”彜族社會的描述,為我們勾畫出了古代石林彜族的社會經濟面貌,為研究彜族的古代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據。同時,該詩還反映了古代彜族宗教信仰。

 《阿詩瑪》的藝術魅力

阿詩瑪不屈不撓地同強權勢力作鬥争的故事反映了彜族撒尼人"斷得彎不得"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阿詩瑪》被撒尼人稱為"我們民族的歌"。阿詩瑪的傳說已經成為撒尼人日常生活、婚喪禮節以及其它風俗習慣的一部分,在人民中間廣為傳唱。其藝術魅力随時間的沖刷而彌久愈新,不減光芒,成為我國百民族文學百花園中一塊璀璨的瑰寶,蜚聲世界文壇。

《阿詩瑪》從彜家山寨走進世界文化殿堂,從民間口頭流傳的詩歌改編為電影、戲劇、文學等多種樣式,成為脍炙人口的人類文化藝術精品和聞名遐迩的世界文化品牌,更無可争議地成為民族文化世界化的典範。

來源:中國傳統文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