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友爆料,有清華博士生報考湖南長沙市嶽麓區協警崗位。媒體記者在嶽麓區人民政府官網查詢發現,此事屬實。 據《嶽麓區2022年招聘警務協助人員報考審核通過名單公告》顯示,在通過“警務協助人員崗位二”審核的人員表格中,出現了衆多本科碩士人員,其中最高學曆為一位1994年出生的張姓女博士(特長備注為“清華大學”),另有研究生10人,本科349人。
其實,名校高學曆畢業生應聘當城管,已經不是新聞。如此前,北京市朝陽區公布公務員拟錄名單,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一名碩士“海歸”考取了崔各莊地區的“城管監察崗”;北京大學一名博士考取酒仙橋街道的“城市管理執法崗”,就曾引發輿論關注。此次長沙市嶽麓區協警崗位招聘吸引清華博士生來報考,由于并非公務員招錄,也沒有事業編制,被聘用後簽訂勞動合同,且勞動合同期限為1年,就更令人感概,今年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不小。
高校畢業生在當前的就業形勢面前,應該有務實的态度,調整擇業期望,包括可以采取“先就業、再擇業”方式應對當下的就業難;而政府部門、企業、社會組織,可以通過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實習見習機會、臨時工作機會的方式,來幫助高校畢業生度過畢業離校暫無工作的困難時期。
報考協警崗位,還要把特長備注為“清華大學”,不知是求職者自己所為,還是招聘單位标注。如果是求職者自己所為,她想以名校身份打動招聘單位的心情可見一斑;而如果是招聘單位标注,則可能出乎他們的意料,居然會“吸引”清華博士生。從高校畢業生求職所看重的因素看,這個崗位招聘并不具備吸引人才的要素,因為根據招聘公告,“警務協助人員聘用和後續管理主體為長沙市公安局嶽麓分局,與聘用人員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期限為1年(試用期3個月),由城管大隊負責日常管理。”
這更可以解釋為畢業生就業的暫時性選擇,因為合同期限就為1年。這給了求職的緩沖期,有一份職業,同時可以繼續找工作,符合“先就業、再擇業”的特征。從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現實出發,“先就業、再擇業”是很多高校畢業生值得考慮的。此前,上海市副市長陳群就曾提出,面對較為嚴峻的就業形勢,各位畢業生同學能夠合理調整預期,樹立“先就業後擇業、先就業再發展”的觀念,縮短猶豫期,在就業創業上做到更加積極主動。
“先就業,後擇業”這一觀念是存在争議的。如有人認為,不能隻考慮找到一份工作,要考慮工作是否合适,如果工作不合适,第一份職業給自己很不好的體驗,會不利于職業發展。另外,也有不少用人單位,對員工“一邊工作,一邊找工作,準備跳槽”不滿。而其實,“先就業,後擇業”并不是說在就業時不擇業,而是需要有理性的擇業定位和期望,不能找不到自己十分滿意的工作,又不願意從事眼下的職業。
今年高校畢業生數達到1076萬,所有高校畢業生對就業形勢要有清醒的認識。當然,每個畢業生的個體情況不同,家庭條件也不一樣,有的畢業生不急于在畢業後馬上找到工作,而是想“慢就業”,通過進一步充電、思考定位自己的未來發展。但有的畢業生卻需要盡快找到一份工作,做到自食其力養活自己,甚至還需要貼補家庭。這些畢業生就适合“先就業、再擇業”。社會輿論要理解和支持畢業生的“先就業、再擇業”。
對于高校畢業生“先就業、後擇業”,除了畢業生要轉變擇業觀之外,也需要政府、高校、社會機構為畢業生就業拓寬就業需求。如面向畢業生開放三個月到半年的實習崗位與一年到半年的短期就業崗位,可以緩解畢業生的擇業焦慮,也給畢業生職場的鍛煉、體驗,提高就業能力。選擇“先就業、後擇業”的高校畢業生,要做好自己長遠的職業發展規劃,把畢業後的這段短期的實習與就業經曆,與今後的擇業、發展結合起來。
(原題為《北青快評|應對就業壓力,畢業生不妨“先就業、後擇業”》 作者 熊丙奇 來源 北京青年報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