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400字以上觀後感

400字以上觀後感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4 11:18:47

↓本文食用指南↓

400字以上觀後感(寫觀後感後續)1

 一、什 麼 是 讀 後 感 、觀 後 感 ?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

而觀後感是指觀賞電影、電視劇後寫的,是自己對該作品的一些認識,包括自己的人生感悟等等。

兩者的區别在于觀賞的對象不同,但在寫作方面的格式和思路是一樣的,即在寫作時都要既注重“欣賞”的過程,又要強調自身的“感受”,常見的則有:

▣ 從書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思想

▣ 在閱讀之後受到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

▣ 在讀作品之後聯系社會實際發表見解

因而,作為常用的應用文體,讀(觀)後感與一般議論文的最大區别在于,它必須是建立在對看完或讀完某一作品的基礎上而生發出的感想。

我們在中學階段撰寫讀(觀)後感時,其實更重視的是對作品内容的理解、思考,而少有對文字技巧、影片攝制手法方面的探讨。具體怎麼撰寫一篇讀(觀)後感,一起來看看吧~

 二、讀 後 感 與 觀 後 感 的 常 見 誤 區 

1. 簡單摘抄——摘抄大量句段,隻抄不“感”。

讀完一本好書,看完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你總想記下點什麼,但或許是自身感悟不夠深刻,或許是作品中經典的字句對你影響太深刻,寫完文章再看時才發現文中大部分都是在“搬運經典語句”罷了,而真正屬于自己的感悟卻很少。

這樣的讀後感、觀後感其實是不合格的,小紙條們在寫作時一定要注意以“感”為主,寫出自身的感受,而不是簡單的摘抄噢!

2. 脫離欣賞對象,放飛自我,自嗨式的“感”。

欣賞了一部佳作之後,心中有很多話想說,一個個字符在筆尖湧現,内容卻早已發散、跑偏。脫離了對象的讀後感和觀後感,容易變成一味地抒發情緒,而忽略了本應明晰的寫作脈絡。 這樣的文章就變成了日記式的個人心迹、思緒的記錄,閱卷老師或其他觀看我們文章的人就不能很好地領會到我們的感悟,我們也就無法向他人傳達作品本身的優秀、動人之處。

3. 僅停留于對作品的複述,忽略了更深層面的探讨。

在欣賞之後,若沒有自己的見解,那麼就僅僅停留在信息“輸入”的階段,缺乏有效的“輸出”,做不到真正的積累、思考。

優秀作品背後總有深層的含義:也許是作者的人生感悟,也許是對社會的反映,也許是張揚某一種理念。

史鐵生用平靜的筆調在《我與地壇》所發出生命的呐喊,道出他對疾病和人生的透徹思考;費孝通的《鄉土中國》裡,不隻描繪了真實的農村樣貌,更深刻探究了中國的社會結構等問題;紀錄片《人間世》則通過客觀冷靜的記錄促使我們思考生命的珍貴、反思醫患之間所亟需建立的信任……

無論如何,作品的内涵總是十分豐富的,在觀賞作品的過程中多加思索,提筆寫作時理清思路,不能僅僅是複述作品而是要挖掘其深意,寫出自身的感悟、思考,盡可能表達出作品應有的魅力,這是我們寫讀後感、觀後感時應該注意的地方。

400字以上觀後感(寫觀後感後續)2

 三、讀 後 感 與 觀 後 感 的 寫 作 要 點  

1.拟标題

标題可以是《xxx讀後感》《xxx觀後感》《讀xxx》,也可以采用正副标題的形式,如《人間有味是清歡——讀林清玄散文集》。前者簡潔明了,後者主旨明确,也更有“文藝範兒”。

當然,讀後感、觀後感的标題并沒有固定的格式,大家盡可以在切合主題的基礎上自由發揮~

2.寫作結構與思路

一篇完整的讀(觀)後感,大體來說,包含四個部分:引、議、聯、結。這與議論文的寫作方式有相通之處,但要注意不能脫離寫作對象。

▣ 第一步:引

通常情況下,讀(觀)後感的第一部分,應圍繞着“感”的要點,适當、有條理地引述作品内容。

如果是影視作品,可以簡單地概括出某一個情節、畫面、主題或人物形象,三言兩語即可,交代清楚自己的“感”從何而來,作品中的哪一點引起了你的思考。

如果是寫書本的讀後感,則要注意引述原著時不可大段大段地摘抄,因為我們引用原文的語句都是為後文的“感”服務的。

例如,寫《阿甘正傳》的觀後感時可以這樣引入:

“路過我們生命的每一個人,都參與了我們,并最終構成了我們本身。”在阿甘每一次無所依靠時,母親熟悉而又富有哲理的話語音便在耳邊響起。母親在阿甘的人生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正是母親不斷的鼓勵和啟發是他成長、成熟并最終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母親是我們成長路上的引路人,母親的教導使我們得以度過許多個迷茫的時刻。

▣ 第二步:議

接着對所選作品内容進行分析、解讀。挖掘出作品本身的深層含義,然後自然地過渡,提出你的中心論點,即你所抒發之“感”的核心要點。

請記住,自己的感悟是建立在分析作品的基礎上的,你的最主要的感受是從對作品的分析解讀中引發出來的。分析作品和發表議論要緊密結合。

例如,寫《圍城》的讀後感時可以這樣議論:

《圍城》勾勒出了主角的人生困境,方鴻漸内心一次次的搏鬥與屈服構成了人生無盡的圍城,沖進去又想出來,不安分不滿足卻永遠無法擺脫困境。在真實的人生中,我們又何嘗不是面臨着種種困境?學生為學業煩惱,父母為生活奔波,我們一次次地想逃離當下的困頓卻又一次次掙脫不開,甚至甘願困在這一牢籠中。

▣ 第三步:聯

圍繞着自身的主要感受,進行更加深入的讨論,這一步要注意聯系實際,如:

1)聯系作者的創作理念和當時的創作背景

2)聯系到當今社會現象和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3)聯系自己已有的知識儲備發表見解

無論哪一種,都盡量深度挖掘、深入思考。還要注意論證時的行文邏輯和思路,邏輯思路這一點,與議論文的寫法類似,這裡就不再贅述啦。

例如,我們在寫《舌尖上的中國》的觀後感時,可以由飲食文化聯系到我們自身的成長環境: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裡有這樣一句旁白:傳承中國文化的不僅僅是唐詩宋詞京劇昆曲,它包含着與我們生活相關的每一個細節。誠然,中國人的文化裡,“吃”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各個地域不同的飲食文化正展現了當地的地理環境、風土人情。 潮汕的腸粉、豬腳飯、夜粥都帶着濃濃的地域特色,更體現了生活其中的人們的個性,無論是早餐店裡各不相同的腸粉配料,還是快餐店、夜粥鋪獨特的鹵汁制作方法,以及由來來往往的食客彙聚成的風景線,都構成了當地文化的一部分,為小鎮充滿人間煙火氣息的生活場景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第四步:結

我們沿着同一個思路和主題,就作品本身展開記叙、聯想和思考。結尾部分就需要對自己文章中的主要内容或觀點做簡要的總結,将自己的感慨、思考進行精煉和升華,以總結式、啟發式的語言收束全文。

為了使結語顯得精煉而富有深意,可以抓住我們的寫作中最核心的内容和觀點,撰寫結語。例如我們在寫《追風筝的人》的讀後感時可以這樣結語:

  一隻黃色的風筝在記憶的天空中回旋了那麼久,在時間飛速的回轉中,早已成年的阿米爾似乎又成了那個十二歲的少年,耳邊又回響着哈桑那句“為你,千千萬萬遍。”就像傷口會愈合一樣,一切事情過去,也将有一個完美的落幕。

3.注意事項

除了前文列舉的常見誤區之外,紙條君再給大家幾個溫馨提示:

1. “感”的生發是建立在原作的基礎上的,不能脫離原作。否則,就會淡化讀(觀)後感的文體特征,變成一般的議論文。

2.可以采用以小見大的方法,抓住你感悟最深的一個“感”的中心點,圍繞它來進行讨論,切忌追求面面俱到、大而空泛。

3.如果引起你感悟的要點很多,為使文章更有條理、思路更清晰,不妨先列一個提綱,用“引議聯結”的方式分析好每一個要點,避免思路混亂。

400字以上觀後感(寫觀後感後續)3

 四、優 秀 讀 後 感 與 觀 後 感 展 示 

流淌的純美

——讀《湘行散記》有感

文/王彭昕宇

讀罷《湘行散記》,我不僅感受到沈從文先生和妻子張兆和熾熱的感情,還了解了湘西淳樸的民風,領悟了湘西獨特的風土人情,更感受到了湘西那秀麗的山水、别緻的風景孕育出沈從文先生細膩通達的内心。

(這篇讀後感采用的是正副标題的形式,“流淌的純美”體現了小作者從《湘行散記》一書中得到的最大感受——“純美”。文章開頭簡要地概括了此書的寫作内容和特色:沈從文與夫人的感情;湘西的風土人情;其中“更感受到了……”明确地指出了“我”的感受,即秀麗的山水能滋養出細膩通達的内心,自然和人達到了和諧共生的境界。)

湘西被群山包圍,人們的生活自然多了幾分與世隔絕的古韻。在這裡,有錯落的吊腳樓,有哭嫁的新媳婦,有愛說“野話”孔武有力的水手,還有萦繞的情歌與号子……雖然他們中的很多人要為了生計勞苦奔波,但他們的質樸令沈從文先生不禁感歎出:“他們生活的單純,使我永遠有點憂郁。”

(此部分為“引”,對《湘行散記》一書做了簡單介紹。針對性地引述了原文材料,為自己的“感”服務的。最後引用的沈從文的感歎:“他們生活的單純,使我永遠有點憂郁。”說明湘西的“純美”在于生活其中的人們心地的善良、澄澈,同樣貼合中心“感點”。)

我相信,湘西人“生活的單純”,一定是依托于他們背後的山水。就拿水來說吧,平靜時“水則透明如無物,小船用兩個人拉着,便在這種清水裡向上滑行”;洶湧時“水吼得吓人,浪打船邊艙闆很重”;湍急時“可同一股火樣子,太熱情了一點,好像隻想把人攫走。且好像完全憑自己意見做去”……這随性質樸的河水,滋養了包括沈從文先生在内的千千萬萬湘西人。于是先生發自内心這樣贊美故鄉的河:“它同都市相隔絕,一切極樸野,一切不普通化,生活形式、生活态度皆有點原人意味。”這讓我想起了先生墓碑上“亦慈亦讓,赤子其人”的銘文,先生包裹在慈悲與謙讓中的一顆赤誠之心,應該就是在這清秀山水中滋養出來的,這也正是“智者樂水”的真實寫照。

(此部分從“引”過渡到“議”。從“山水”這一個小點切入,适當引述原文并進行分析。不忘結合自己的“感”:“這讓我想起了先生墓碑上……”聯系作者的生平經曆和寫作狀态,說明正是湘西純美秀麗的風景造就了“星鬥其文,赤子其人”的沈從文,進而引出“智者樂水”的感悟。)

400字以上觀後感(寫觀後感後續)4

  

對故鄉河流的眷戀,令沈從文先生對河街也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河街不是普通的街,而是雨後漲水後能被淹沒的街的總稱。這一頗具湘西特色的景象,深深镌刻在沈從文的心中,以至于他在描寫河街時用了《河街想象》這個題目。他筆下的河街簡單而美好:有悄悄說話、用烘籠烤手的婦人,有賣紙錢的鋪子,有插着白旗的小衙門,還有從窗口喊船的人……河街上萦繞着的歌聲,“簡直是詩”。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我的故鄉常德,這是靠近湘西的小城,曾經也有河街的盛景,可是曆史的原貌隻能留存于祖輩們的記憶裡了,戰火的洗禮、城市的變遷,讓古老的河街化為了時間的塵埃。幸運的是,故鄉的河街已被再建,每每徜徉于那仿古的建築群中,吹着惬意的河風時,我心中就會飄過沈從文先生文字裡的“極好的歌聲”,這是鄉土的歌謠,也是曆史的回響。

(此部分由“議”自然過渡到“聯”。順接前文“水”的思路,進行擴展,結合自己的實際:“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我的故鄉常德……”接着表達了曆史變遷、時過境遷的感悟。同時不忘緊扣作品:“每每徜徉于那仿古的建築群中,吹着惬意的河風時,我心中就會飄過沈從文先生文字裡……”小作者的所感,是由《湘行散記》生發出來的,而這種所感,也使“我”每每回想起《湘行散記》。很好地做到了始終不脫離所讀著作。)

“山頭夕陽極感動我,水底各色圓石也極感動我,我心中似乎毫無什麼渣滓,透明燭照,對河水,對夕陽,對拉船人同船。皆那麼愛着,十分溫暖的愛着。”這樣的文字就像是純美的童謠,流淌過我的内心,給我帶來安甯和溫暖。先生說:“真的曆史是一條河,使我觸着平時我們所疏忽了若幹年代若幹人類的哀樂”,那就讓我們乘上他文字的小船,在曆史的歲月中感悟那流淌千年的純美和愛。

(結語部分回到《湘行散記》本身,總結這部作品如同“純美的童謠”,給自己帶來了“安甯和溫暖”,最後引用作者文字,再次緊扣中心感點“流淌的純美”。)

紙條君的悄悄話

《流淌的純美》中,“流淌”不僅體現在貫穿全文的“水”的線索,也暗含着小作者在閱讀《湘行散記》之後,對于時間“流淌”的體悟。全文緊緊地聯系《湘行散記》,結合自己的實際,表達了獨特的閱讀感受。“純美”的不僅是湘西的山水和沈從文的文字,更是沈從文先生的為人品質和小作者心中對故鄉的眷戀之情。本文的文字也較為優美,讀來十分順暢而令人心生平靜之感與向往之情。

美中不足的是,小作者的所感部分仍有進一步深入擴展的空間。例如對鄉土人文的更深感悟、對書中哲理的更深思索、對生命時間曆史的更深思考等等,都是可以進一步探索、展開的方向。

 五、小 紙 條 練 習 室 

在日常的閱讀、觀影過程中,我們必定有不少受到感動或啟發的時刻,這時不妨用手中的筆記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在書頁和光影中穿梭,去觸摸世界的輪廓,去抵達内心的淨土。

讀(觀)後感這一文體的概念、常見誤區、寫作要點,紙條君已經帶領大家一一梳理過了。小紙條們可以按照以下的要求,寫下自己的讀後感或觀後感噢,相信認真的思考和記錄會讓你收獲更多!

要求

(1)自選一部經典文學/影視作品,如《覺醒年代》;

(2)注意避開紙條君為大家列出的寫作誤區;

(3)符合讀(觀)後感的寫作方式;

(4)盡可能地深入思考,表達自己的觀點,不可以搬運抄襲哦。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