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吃螃蟹的好時節, 一個個五花大綁的大閘蟹成了市場上的寵兒,各類蟹券、蟹卡也是滿天飛,不過商家的營銷套路卻讓消費者連連吐槽。
1 蟹卡滿天飛型号價格分不清
記者以“螃蟹、券、卡”為關鍵詞,在幾個主要電商平台搜索,各類蟹券蟹卡應有盡有,且卡券上面一般都用大号深色加粗字體标注着1888、2688、3588等字樣。乍一看,誰都會以為這是蟹卡售價, 難怪有人會說吃不起。
可仔細觀察會發現,在這些豪橫數字的旁邊往往還有一個類型的“型”字,這就是玄機所在了。原來這些動辄4位的數字,代表的是禮券型号,而非實際售價。
記者測試了幾款不同類型的蟹卡,裡面所含大閘蟹均為公母四對,共8隻,這些标注着“2688”“3588”等字樣的蟹卡,往往一兩百元就能買到,有的商家還送優惠券,折算下來,部分蟹卡甚至隻要幾十元。常年經營大閘蟹生意的業内人士表示,這一做法,是為了投市場所好。
業内人士 李先生:大部分人買禮卡都不是自己去提貨,都是送人的。可能顧客有一種心理安慰,送人的時候看上去比較好看。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 陳音江:我們的“消法”明确規定,與消費者有重大利益關系的這種信息,必須以顯著的方式,或者在突出的位置,來提醒消費者注意。188、138還是888都不重要,關鍵的是提供什麼螃蟹、多大、有多少隻。以為是1880元買的,實際上已經涉嫌誤導消費者。
2 蟹卡商家有套路提貨難 發貨拖 螃蟹瘦
标高售低吸引消費者,一旦下單,蟹券商家的第二個套路就來了——提貨常常提不了。調查中,記者就全程遭遇了什麼是“一卡在手,一蟹難求”。
記者花138元在某電商平台綜合排名第一的店鋪,購買了一張1888型蟹卡。下單後的第三天,記者收到了商家快遞來的蟹卡,上面标明三種提貨方式,電話預約、網站預約和微信提貨。記者開始逐一嘗試,一連三天撥打電話預約人工專線,每次等待時間均超過3分鐘,但電話始終無人接聽。這期間,記者又嘗試了進行網站預約和微信提貨,結果均顯示“最近52天内都已約滿”。記者無奈隻能重回電商平台聯系賣家,反映提貨難的問題。
客服表示可以幫記者加個塞兒,等上大概20天,在10月底提貨,最後還恭喜記者正确地選擇了他家産品。當記者詢問“是不是别的店家發貨遙遙無期”時,客服表示,有些根本就是發貨無期。發貨如此困難,難道是大閘蟹産量不夠,供小于求嗎?
江蘇省淡水水産研究所研究員周剛介紹,盡管今年受汛情等客觀因素影響,但總産量仍可滿足市場消費需求。既然如此,為何發貨又如此困難呢? 業内人士 李先生:其實是壓低成本。正常情況下,10月1日之前,質量沒有那麼好,比較嫩,快遞的時候比較容易出現死亡,因為商家售價是固定的,前期就發的話成本就比較高,所以越往後螃蟹越便宜。
除了預約難、發貨拖,如果有人最終提貨成功,還有第三招——“紙上得來終覺少”。記者在多個電商平台的買家“追評”裡發現,反映最多的問題,就是大閘蟹缺斤短兩。 消費者吐槽,綁蟹的繩子比筷子還粗,而且浸透了水。标注4兩的螃蟹,繩子就有1兩重。業内人士表示,這也是蟹卡蟹券裡,最直接也最容易操作的地方。
3 預付費蟹卡存潛在消費風險
其實早在十幾年前,陽澄湖的大閘蟹養殖戶就已經開始使用蟹券蟹卡,最早是為了方便消費者,想什麼時候吃或者要送人,随時可以打電話兌換,而商家也會對銷量有個預估,減少交不出貨或貨物滞留的問題。但後來卻逐漸被一些商家帶跑偏,成了撈錢的手段,引發消費風險。
專家介紹,螃蟹卡券是一種典型的預付費式消費。近年來,從中國消費者協會接到的投訴來看,預付費投訴多且難解決,而蟹券蟹卡比一般的預付費式消費存在的風險更大。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 陳音江:比如美容美發、健身的,起碼還有個店,消費也是具有一定的黏性。而蟹券沒有準入的機制,大多數都是在網上賣,消費者不知道它有多大的經營主體,過了兩三個月,提貨可能就要等一年的時間,在等下一個周期的時候,商家在經營過程當中存在很大的變數。
通過推遲提貨期和控制提貨比例,商家可以形成資金沉澱。有報道稱,在商家不進行主動幹預的情況下,每年約有20%左右的持卡人不會提貨,無形中也給商家提供了資金沉澱的機會。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劉俊海:導緻蟹卡的發行人,能夠有機會保持對沉澱資金的控制權,巨額資金沉澱下來以後,如果商家因為經營不善,或者跑路,或者陷入破産境地,消費者的損失也就更大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來源: 央視财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