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蘭亭序真迹值一億嗎

蘭亭序真迹值一億嗎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8-18 23:25:20

蘭亭序真迹值一億嗎(蘭亭序真迹找到了)1

微信文章截圖

早已失傳的《蘭亭序》“真迹”出現了?!

據中國新聞網,近日,某公衆号發布了一篇文章稱,經過量子文物鑒定儀的檢測,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迹”被發現了!

按理說,這應該是文物界以及書法史上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卻遭到了很多網友的吐槽。這是為什麼?

“真迹”是怎麼鑒定出來的?

據文章描述,在一場“古書畫量子檢測研讨會”上,一幅來自某藏家祖傳書法《蘭亭序》通過了量子科技的年代檢測。

衆所周知,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蘭亭序》真迹早已流失,目前展示的多是名家臨摹本,比如故宮博物院的《王羲之行書蘭亭序》卷(傳唐褚遂良摹本)。

那這幅《蘭亭序》的“真迹”長什麼樣呢?

蘭亭序真迹值一億嗎(蘭亭序真迹找到了)2

微信文章截圖

值得一提的是,在它的卷尾,還有幾位大書法家的“親筆鑒定”。

柳公權:書聖真品,傳世寶藏——公權鑒定。

蘭亭序真迹值一億嗎(蘭亭序真迹找到了)3

微信文章截圖

懷素:醉來信手兩三行,醉後卻書書不得——懷素鑒定。

蘭亭序真迹值一億嗎(蘭亭序真迹找到了)4

微信文章截圖

米芾:芾多識前輩,唯不識公。臨紙想其風采——丙戌八月旦謹題。

蘭亭序真迹值一億嗎(蘭亭序真迹找到了)5

微信文章截圖

文章稱,一家叫做北京天鑒量子科技公司現場為作品提供了量子檢測,結果顯示,這幅《蘭亭序》創作于公元367年,紙張生産年代為364年。

他們還分别給7位題跋者确認了各自的年代,發現書寫時間與其生卒年相符;傳承關系符合規律;紙張均在書寫之前制作……結論是:王羲之《蘭亭序》是真迹!

蘭亭序真迹值一億嗎(蘭亭序真迹找到了)6

文章截圖

研讨會上也有人提出,《蘭亭序》的紙張是否還可以作一次碳14檢測? 最後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文章的結尾,“王羲之第55代後人、中國著名書法家、聯合國文化傳播大使”王文增先生感慨說:“我寫了一輩子書法,今天第一次見到祖先的書法真迹,幸運之至。”

有人問王先生,你能否給《蘭亭序》估個價?

他沉思片刻:“這幅字至少值5個億!”

這一發現公布以後,遭到了不少網友的質疑和吐槽。

有評論說,一本幾十年的書,即使保存得很好也會有紙張發黃的情況,這上千年的畫,為何看起來這麼新?

蘭亭序真迹值一億嗎(蘭亭序真迹找到了)7

有網友質疑米芾的題字:這句話原是歐陽修《集古錄跋》 裡的題跋,怎麼會在這裡?

蘭亭序真迹值一億嗎(蘭亭序真迹找到了)8

網友評論截圖

“真迹”還不止一個?

有網友發現,就在《蘭亭序》“真迹”出現的當天,與會者們還鑒定了許多民間收藏的名人字畫,比如王珣、陸機、吳道子、黃庭堅、米芾、趙孟頫、董其昌,還有武則天、李世民、趙佶等等。

最後經過量子檢測,這些作品都是真的!

在2018年底,他們還發現了王羲之另一幅書法《絲布帖》的“真迹”。作者說,證明中國古代造紙科技很發達,紙張保存千年以上是可以的,值得今人認真研究,填補世界造紙史的空白。

不僅王羲之,名醫華佗的書法“真迹”也出現了。

蘭亭序真迹值一億嗎(蘭亭序真迹找到了)9

微信文章截圖

很多人好奇,鑒定出這麼多文物“真迹”的量子文物鑒定儀到底長什麼樣?

據2017年報道,量子文物鑒定儀隻有手提密碼箱大小,一頭連儀器,一頭在古玩上,不管是陶器、瓷器、青銅器、玉器、字畫、家具……不管什麼物件,隻要放到儀器上兩三分鐘,電腦就能顯示具體年份。某公司的董事長号稱古畫的鑒定甚至可以精确到天。

蘭亭序真迹值一億嗎(蘭亭序真迹找到了)10

微信文章截圖

2017年11月,量子文物鑒定儀的發明人楊建軍在新聞發布會上說,他們的科創團隊探索量子科技已經長達二十多年。在量子康複、量子中醫藥、量子農業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已經獲得了相關專利100多項。

工作人員:專利下來以後再解釋

企查查顯示,北京天鑒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月,注冊資本為1000萬,原名叫北京安享家科技有限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技術開發、酒店管理、經濟貿易咨詢、水污染處理、保潔服務、接受金融機構委托從事金融信息技術外包、收藏品鑒定活動等等多個領域。

記者向這家北京天鑒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緻電,工作人員說,這部《蘭亭序》确實是由他們公司鑒定的,目前還在民間收藏家手中。

他解釋,公司業務原先屬于集團,但目前隻負責文物的檢測和鑒定。這麼多年連測試帶研發,粗略統計下來已檢測了約10萬多件。

被問及具體的工作原理,這名工作人員表示專利還在審查中,現在不能公布,對于網上的質疑,“我們暫時不方便發表評論,隻能說等專利下來以後,我們會進行一個解釋”。

但他說,目前公司隻是能通過儀器來測出來它的年代,至于它是不是真品還有待商榷。“我們現在也不敢完全百分之百的、肯定地這麼講。如果說它的年代,我們認為它這個理論上應該是對的。”所謂“真迹”是民間藏家寫作時的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司觀點。

可是,如何能保證儀器檢測出來是準确的年代呢?這名工作人員回答:這就又涉及到一個技術原理的問題了,現在就不探讨了。

在一篇文章裡,楊建軍曾對量子鑒定文物的原理做過“通俗解讀”:

“自然界的物質存在離不開時空條件,物質原狀态帶有時間信息能量,人類活動改變了物質原狀态,同時改變了物質時間信息能量,通過量子文物鑒定儀捕捉人類活動對物質原狀态時間信息能量的擾動,就是量子文物鑒定儀的工作原理。”

量子科技 文物鑒定,靠譜嗎?

近年來,我國在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等領域的研究和應用不斷取得重要進展。

随之而來,所謂“量子科技”的産品也開始出現在日常生活中,但因為科學原理不明确,常常遭到質疑。

蘭亭序真迹值一億嗎(蘭亭序真迹找到了)11

新聞網頁截圖

在書畫研究界,通常是如何鑒定作品真僞的呢?

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著名書畫鑒定家徐邦達先生曾指出,鑒别古書畫要“目鑒”與“考訂”,目鑒是憑視覺來觀察識别作品的藝術特征,用比較的方法确定作品,考訂就是翻撿文獻資料,達到全面的認識。

《宋畫全集》歐美卷副主編、古代書畫研究專家劉九洲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學界鑒定字畫的方式主要經曆過三個階段:

古代因為能看到的真迹有限,所以多靠著錄、印章、題跋等外在的信息來判斷是不是真迹;

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後,靠作品的主要風格就可以來判斷;

到互聯網時代,海量的圖和真迹能在網上檢索到,這時就可以對藝術家按大緻的年代和順序排列,分析到更具體的演變。

劉九洲說,一般來講,瓷器、青銅器、玉器會與年份的觀念結合地更緊密一點,但書畫一定要到人、流派。“它是誰畫的,或者說它屬于哪個流派,這是一個更加要緊的要素,就是當你找不到流派和找不到人的時候,定年份是沒有依據的。”

對于《蘭亭序》的事件,他表示這完全不入門也靠不到邊。記者在咨詢幾位曆史學者時,也收到了“以前沒聽過量子鑒定”、“這很搞笑”、“完全就是個笑料”的答複。

劉九洲說,“現在其實知識信息比較發達,真的落實到任何一件書畫,都可以找到相關的專家,是可以搞清楚的”。

在檢測出王羲之《絲布貼》“真迹”的文章結尾,作者說,科學家楊建軍似乎打開了一個“潘多拉魔盒”,這個“魔盒”就是原來未知的中華文化的寶庫。

所以,當這個“潘多拉魔盒”打開,我們将會看到遍地的名人真迹嗎?

【超級科技産品可多了去了】

除了三分鐘能檢測出文物的量子文物鑒定儀,還有很多辣眼睛的超級科技産品。

比如:

據新華調查,近來市面上大量出現了打着石墨烯招牌的内衣内褲、文胸、保暖内衣内褲。這類産品貴的上千元,便宜的僅幾十元,基本都表示能夠抗菌抑菌、吸濕排汗、柔軟透氣

廣告語比某樹某汁還牛啊——“低溫遠紅外線功能,有助暖宮,永葆青春”“石墨烯,能量修複松弛,不下垂”等。

石墨烯導熱性能好,散熱快,保暖功能基本上不具備,而且石墨烯材料造價極高,一條内褲如果用完全單層的純的石墨烯做,至少得幾億美元。

同樣,量子概念也被商家巧妙借用。不僅能“包治百病”還能“返老還青”。

另外,據新華調查和上海法制報,被稱作“世紀之謎”的暗物質,科學家們求索百年尚未明确是什麼、以何種形式存在、和人類會産生怎樣的聯系。然而,網絡上、市場上已經有不少打着“暗物質”旗号的“高科技”産品與療法陸續出現。

“暗物質可以幫人暗中偷偷長頭發、治脫發,就收一瓶洗發水的錢,59元。”

“暗物質維生素功能飲料,來自宇宙的能量,能提神。一箱24罐隻收你98元。”

“古醫學能量自然療法,包括了最新科技的量子糾纏,暗能量的使用方法,能快速清理暗物質”……

暗物質衛星首席科學家常進哭笑不得地說,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出現,一方面說明人們對暗物質好奇,另一方面也說明需要科普。到目前為止,暗物質的作用我們還無從得知,科學家正緻力于弄清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性質。即使物理學有突破,也是應用科學、技術科學先行,然後才是日常生活的改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