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媽媽粉”、“女友粉”、“CP粉”,你聽過男明星的“老公粉”嗎?
所謂老公粉,就是把男明星當作自己的老婆來粉。聽起來可能不可思議,事實上,如今越來越多的男星開始被粉絲稱作“老婆”。明星本人以及團隊也從一頭霧水的狀态,過渡到了如今的見怪不怪,甚至主動迎合的地步。
不少網友可能會先入為主地認為,這些性别颠倒、被粉絲稱為“老婆”的男星,肯定本身長得就比較像女人,又或者是本人經常喜歡反串女性角色,所以粉絲才會“男女不分”。
這種想法可以說有對的地方,但和正确答案相差十萬八千裡。
長得女性化的男星确實更容易因為外貌被粉絲稱作“老婆”,但這不代表長得一臉“陽剛之氣”的男星就能擺脫“老公粉”的追随。
以《隐秘的角落》扮演張東升而大火的秦昊為例,打開微博搜索秦昊,至今還能看見将他稱作“小媽”、“美豔寡婦”、“老婆”的粉絲,熱度最高的時候,秦昊的老婆伊能靜甚至也玩起了梗;
而參加《極限挑戰》的影帝黃渤,光看外表可以說和女性毫無關系,也因為綜藝中的效果收獲了“青島貴婦”的稱号;
各大視頻網站上的性轉換臉視頻(就是把男星的五官P到女星的身上)更是數不勝數……
種種現象背後,隐藏着一個從小衆走向大衆視野的流行詞——“泥塑”。
所謂泥塑,其實是“逆蘇”的諧音詞,而所謂的“蘇”,最早出自“瑪麗蘇”,就是瑪麗蘇小說的那個瑪麗蘇,換言之就是“人人都愛我”。後來蘇成為一種形容氣質的詞,常常用來描述男明星身上讓人心動的雄性荷爾蒙。
“XXX笑起來太蘇了”的“蘇”就是這個意思。因此,“蘇”往往吸引的是女友粉、妹妹粉這類,希望明星能保護自己、主導自己的粉絲,時常伴有一些慕強心态。
而“逆蘇”,就是蘇的反向,可以将它理解為男明星身上讓人心動的雌性荷爾蒙。粉絲們在男星身上尋找的并不是男性特質,相反是美好的女性特質,有可能是硬件,比如臉、顔值、身材,也有可能是軟件,比如氣質甚至眼神、笑容、角色濾鏡。
因此,“逆蘇”吸引到的“老公粉”,往往将自己放置在主導位置,幻想自己去保護明星,就像老公保護老婆一樣。
泥塑和娘化有關,但相關性不大。比如熱播劇《開端》中扮演警察的老戲骨劉奕君,可以說從五官到氣質,并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娘化”特征,但他同樣也擁有許多喊他老婆的“泥塑粉”。
粉絲眼中他身上的女性特質,有些來自于性格上的溫柔強大,有些來自于角色中的慵懶風情,完美印證了莎士比亞的名言,一千個粉絲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肯定有人要問了,為什麼“泥塑”現象會出現,甚至還逐漸走向大衆視野?個人覺得主要有三個原因。
首先,是年輕一代對性别意識的包容和接納。
很多人會覺得男人就是男人,女人就是女人,這是上天決定的,基因決定的。但随着生理性别、心理性别、社會性别乃至無性别論的出現,“非男即女”的性别二元論是不是完全适用,已經引起了社會上一部分人的反思。
比如在泰國娛樂圈盛行的變性手術,除了能反映部分曆史原因以外,也幫助了許多生理和心理性别認知不一緻的人。
其次,是女性話語權的上升和視角的轉變。
就目前而言,追男星的更多還是女性粉絲,消費男星的市場更多還是女性市場,這也就意味着男星要想從競争中脫穎而出,必須要滿足女性的審美需求。從這一點上看,老婆和此前流行的小鮮肉、小奶狗并沒有多大區别。
不同于男人說另一個男人“太娘了”的鄙夷,女性粉絲稱呼男星為“老婆”,往往并不帶有任何貶義,相反是一種來自于同類的贊美。
或者說,是女性本身對溫柔、幹淨、柔軟、脆弱、性感、可愛等美好的女性特質的認同,隻是這些特質來源于一個男性而已。
最後,泥塑文化被發揚光大的轉折點,還是因為近幾年來耽改劇的盛行。跨性别、反性别本身就是耽改劇的一大主題,耽改劇粉絲隊伍的壯大,自然而然會引起觀衆觀念的轉變。
事實上,耽改題材原本也是小衆文化的一種,如胡軍和劉烨拍攝的《藍宇》等經典作品,都隸屬于小衆文藝片,而耽改劇從小衆走向大衆,自然而然也會引發對傳統性别觀念以及愛情觀念的重新審視。
這到底是一件好事,還是一件壞事?目前來看普遍争議很大。
近些年很多人包括主流媒體,都一再呼籲“男孩子的陽剛之氣不能少”,甚至有人提出出台《關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提案人表示,男孩子“女性氣質化”會動搖國之根本。
按照這種思路,非要在男性身上找女性特質的“泥塑”行為,無異于會助長男孩子的“娘化”,必須要遏制。
即使是同一位男星的粉絲,往往也有許多不能理解“老婆粉”的存在,“人家好好的一個直男,幹嘛把他想象成一個女的?”,進而引發争端。比如肖戰粉絲因同人文裡肖戰被寫成女人引發的“世界大戰”。
也有許多人将它看作一種男性危機的開始。他們覺得,當女性逐漸擁有話語權和選擇的權利,和女性相似的女性特質就會變得更受歡迎,相反,傳統的男性特質就會失去市場。
劉慈欣在《三體》之《死神永生》裡面,就想象出了一個深度女性化的未來社會,在那裡,男人都會變得女人化。
也有一些支持者,認為這是多元文化發展的必然規律。泥塑文化逐漸形成圈層效應,但并不足以改變大衆審美。換言之,小衆文化與大衆文化之間,井水不犯河水,能接受的人自然會接受,不能接受的眼不見為淨就可以了。
你覺得“泥塑粉”的存在是對是錯?應該被理解嗎?歡迎在評論區評論交流。
你可能還喜歡:
從圓臉到錐子臉再到小方臉,近20年娛樂圈審美是被誰帶偏的?
7位紅極一時的韓星今昔對比:整容臉和原裝臉20年後天壤之别
明明是男二,卻靠臉搶到了男主光環,這些角色你還記得哪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