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蛋撻”,讀音是dàn tà不是dàn tǎ。念錯了的,趕緊改過來!
網友們都說“一直讀三聲,好難改過來”
還有網友好奇“全國人民是怎麼統一做到都讀錯的 ”
蛋撻(dàn tà【第四聲】)(Egg Tart),是一種以蛋漿做成餡料的西式餡餅;台灣稱為蛋塔,“撻”是英文“tart”的音譯,意指餡料外露的餡餅(相對表面被餅皮覆蓋,餡料密封的批派餡餅)(pie);蛋撻即以蛋漿為餡料的"tart”。
初時茶餐廳的蛋撻都比較大,一個蛋撻便可以成為一個下午茶餐。我國香港特區的不少酒樓的點心中也包括蛋撻仔(小型蛋撻)。Laura Mason在《Traditional Foods of Britain》提出,早在中世紀,英國人已利用奶品、糖、蛋及不同香料,制作類似蛋撻的食品。有指蛋撻亦是中國17世紀的滿漢全席中第六宴席的其中一道菜式。
葡萄牙式奶油撻,又稱葡式蛋塔,港澳地區稱葡撻,是一種小型的奶油酥皮餡餅,其焦黑表面(是糖過度受熱後的焦糖)是其特征。相傳最晚在18世紀葡萄牙裡斯本熱洛尼莫修道院的修女發明的。1837年開始在世俗餅店有售,當時因為店子位處裡斯本的貝林區而稱為貝林撻。
最早的葡式蛋撻來自英國人Andrew Stow,他在葡萄牙吃到裡斯本附近城市Belem的傳統點心Pasteis de Nata後,決定在傳統食譜上加進自己的創意,于是1989年在澳門路環島開設安德魯餅店,用豬油、面粉、水和蛋,以及英國式的糕點做法,創作出廣受歡迎的葡式蛋撻。
葡撻雖然是安德魯所創,然而揚名卻是拜安德魯和妻子的婚變所賜。1996年,安德魯和妻子瑪嘉烈婚姻破裂。
瑪嘉烈離開安德魯另起爐竈,把原先屬于自己名下的店子改名“瑪嘉烈”,又落戶香港和台灣,不經意地卷起了一陣葡撻旋風。
正宗的瑪嘉烈葡式蛋撻必須用手制作:精緻圓潤的撻皮、金黃的蛋液,還有焦糖比例,都經過專業廚師的道道把關,才臻于普通蛋撻難以達到的完美。上桌的瑪嘉烈蛋撻的底座就像剛出爐的牛角面包,口感松軟香酥,内餡豐厚,奶味蛋香也很濃郁,雖然味道一層又一層,卻甜而不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