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家裡的艾絨用光了,打算上網去買點。在網上逛街的時候,突然遭遇了一新鮮貨,如下圖:
小徐大夫我瞬間如觸電一般打了個激靈:這難道是要大烤活人的節奏?
艾灸的忠實捍衛者一位想起來前陣子遇到了一位患者:
一位來到門診時,滿頭大汗。一邊扇着扇子,一邊喘着粗氣:“哎呦,徐大夫,你說我這出汗怎麼這麼厲害呢?我就覺得出汗出的我都接不上氣了。”
後來經過了仔細詢問,原來這位患者聽說艾灸好,能治病、能美容,于是每天都堅持到某美體機構去做艾灸。鋪灸的那一種,就是趴在床上從頭灸到腳。
經過平脈辨證,認為患者出汗與過量的艾灸有關,遂告知。
結果患者立刻就跳起來反駁:“啥?怎麼可能?艾灸有那麼多好處,還能灸出毛病來?我不信!”
絕對的忠實艾灸粉一位還有一位患者,來門診就診的時候,主訴“低燒1個月”。
患者反複的發燒,體溫還真不高,就37℃多那麼一點點。燒的時間也不長,就每天傍晚到夜間,白天沒事。很多醫生懷疑是結核、風濕什麼的,結果這位患者也跑了不少醫院,檢查了一個溜夠,但并沒有獲得有用的結論。最後患者沒轍了,想着“要不問問中醫吧”,于是就跑到我的門診來了。
經過仔細的診察,發現患者平時口幹、咽幹、眼幹、手足心熱,一派陰虛的征象。
又經過仔細的盤問,發現患者每天中午都會自己在家做艾灸。
“您現在屬于陰虛的體質,沒有明顯的寒、瘀問題,并不适合做艾灸的。”
“啥?為啥?不是都說艾灸好嘛?能通絡、能美容……”
“那也要适合您的體質才行,您這本來就津液不足了,還得把自己放在火上烤烤,那不是越烤越幹嗎?您這低燒,我認為和艾灸有關。你試試回家煮點藕湯,停幾天艾灸。”
這位患者還算聽話,照做之後果然不燒了。後來患者回來複診的時候說:“嘿,徐大夫,其實之前也有大夫和我說過,這發燒可能和艾灸有關,我就不信啊,我覺得艾灸這麼好的保健方法,應該誰都能用的。這回我算明白了,還真不是誰都能用的。”
艾灸到喪心病狂?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艾灸變得如此盛行了。
不論是門診患者咨詢的頻次,還是網絡上相關道具的售賣數量,還是各大美容美體機構的火爆場面,都讓人恍然覺得“艾灸是件對健康很有益的事情”。甚至有的地方把艾灸的功效宣傳的天花亂墜的。看看上面的幾個讓人哭笑不得的事件,讓我覺得,現在人們對艾灸的熱情,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然而,艾灸真的有那麼好嗎?有那麼多的作用嗎?誰都能做嗎?能美容嗎……?
艾灸到底适合誰?
艾灸,首先是一種醫療手段。是用艾葉制成的艾灸材料,點燃後産生的艾熱,來刺激人體體表的穴位或特定部位,以調整人體氣血狀态,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
既然是治療方法,那麼就和“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有着明确的差别了。
艾灸的主要材料是艾葉。艾葉辛溫,具有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的作用。
艾灸借了火力,比艾葉的作用加一個“更”字,主要用于溫經散寒、行氣通絡、扶陽固脫、升陽舉陷。
也就是說,艾灸的主要作用是“溫陽”、“通絡”。
這就意味着,艾灸最适合的人,是陽氣不足、氣血不通的人。
曾經在朋友圈看到有的朋友給很小的孩子天天做艾灸。對于陽氣充盛的孩子來說,臨時解決個受寒的問題可以用用艾灸的方法,長期的用艾灸保健就不太靠譜了。
為什麼很多人做了艾灸覺得舒服?很多人覺得做過艾灸之後挺舒服的,因此就會反複的做,持續的做。
舒适的感覺來源于溫通的效果使人體氣血流通加快,局部的組織在短時間内接收了更多的營養。這就如同人在高氧環境下會覺得舒适一樣。
尤其現代人貪涼的居多——空調、冷飲、生食不斷。這就導緻了很多人确實有“陽虛”、“寒凝”的問題。“陽虛”、“寒凝”會導緻人體局部的氣血不通暢,局部的組織長時間的缺乏營養。艾灸很好的緩解了這一問題。
艾灸能美容嗎?說艾灸美容,也是因人而異的。
女性大多小心思比較多,情緒郁結的比較多,經期血海空虛的時候又易受寒邪侵擾。再加上現如今的空調房,各種冰奶茶、冰果汁等等,導緻了有寒有瘀的人居多。寒、瘀會導緻人面色晦暗、色斑等問題。面對這樣的問題,艾灸的溫通之效就能達到很好的美容祛斑,改善面色的效果。
但“居多”并不代表“全部”。且“居多”可能代表的是51%,也有可能是99%。關于女性“寒”、“瘀”的這個“居多”,顯然是達不到99%的比例的。
尤其是更年期以後的女性,可能有瘀,但很多同時存在“陰虛”的問題,并不好評判是否适合做艾灸。
還有青春期的孩子,臉上痘痘不斷的那種,盲目的用上了艾灸搞不好不是美容而是毀容。
長時間、大量的進行艾灸好嗎?過猶不及,自然是不好的。
陰、陽,這是對立共存的兩個方面。他們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寒屬陰。有寒的時候,用溫熱的艾灸來制約它,就會使得人體寒熱均衡,陰陽平衡,處于相對舒适的狀态。
熱屬陽。若本就有熱,再用艾灸來“火上澆油”,就會使得人體的火熱更勝。火熱旺盛,就需要人體耗費更多的氣力來制約它;火力太旺,就會煎灼人體的陰津,導緻津液受損。
明确對證的——确有虛寒的人,适當的使用艾灸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問題解決了就要停下。
不對證的人,無虛無寒的人,非要用艾灸來做所謂的“保健”,那其實是損害身體的。
過量的艾灸,長時間、大量的艾灸,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導緻人體氣津損傷,得不償失。
究竟怎麼判斷是否适合艾灸?到底适不适合做艾灸,判斷起來并不是那麼的容易。沒有人按說明書、教科書生病。
小孩子體質單純,容易判斷。但随着人年齡增長,很多人的身體狀态處于比較複雜的狀态。
有陽虛的,也可能兼顧有陰虛。有陰虛的,也可能兼顧有血瘀。有氣虛、血瘀的,溫陽力量不足,疏通不得反而局部火熱壅結……這樣的狀态,怎麼判斷?
如果有平素口幹、眼幹、皮膚幹燥等諸多陰虛症狀的朋友,不建議盲目艾灸。
如果平素貪涼,有遇寒加重的疾病的患者,可以考慮進行一段時間的艾灸,溫養人體陽氣。
如果有明确受寒誘因,近期出現了相關症狀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短時間艾灸治療疾病。
事實上最簡單的方法,還是就近找正規醫院的專業中醫師來診斷一下,指導您是否适合做艾灸,能做多久,什麼情況下可以做,什麼情況下不适合繼續做。畢竟醫生多年的專業水平擺在那裡,短時間可以判斷您的情況,遠比您自己左右翻書,網絡查詢,胡思亂想要強的多。
這裡和大家強調一下,一定是正規醫院或者是中醫診所。正規的中醫師才是對治療最有發言權的人。
@頭條健康@頭條号@頭條養生@健康真相官#健康真探社##中醫來了##我的養生日記##健康早班車,等你來發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