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詩快速入門教程第19節 七言律詩的第一種句式
七言律詩,簡稱七律,與五律一樣都屬于律詩。七言律詩由八句組成,每句七個字,共56字。七律除了每句詩比五律多兩個字外,其它各方面基本上與五律差不多。也是每兩句為一聯,共四聯,分首聯、颔聯、頸聯和尾聯,中間兩聯要求對仗。七言律詩的興起,晚于五言律詩。它起源于南北朝,萌芽于齊梁新體詩,定型于初盛唐之間。杜甫全面開辟了律詩的境界,把這一詩體的價值提到了足與古詩、絕句并立相峙的高度。全篇四韻或五韻,一般逢偶數句押韻,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後的一個字要同韻。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聲,一韻到底,中間不換韻。原則上隻能用本韻,不能用鄰韻;即使稍微松一點,也隻允許入韻的首句可以用鄰韻,叫作“借韻”。平仄方面同樣要求相替、相對、相粘,同時以兩個音節(兩個字)為一個音步,平仄交互安排。與五律一樣,七律颔聯和頸聯也必須對仗。
根據首句頭兩字的平仄,七言律詩分為平起和仄起兩—體,根據首句是否押韻,又可分為首句入韻和首句不入韻兩種格式。因此,七言律詩也有四個标準句型:一、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兩字是平平,稱之為平平腳);二、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兩字是平仄,稱之為平仄腳);三、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兩字是仄平,稱之為仄平腳);四、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兩字是仄仄,稱之為仄仄腳)。下面我們先介紹第一種格式:平起首句入韻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格律對照例詩: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
一封朝奏九重天(仄平平仄仄平平),
夕貶潮州路八千(仄仄平平仄仄平)。
欲為聖明除弊事(仄仄仄平平仄仄),
肯将衰朽惜殘年(仄平平仄仄平平)。
雲橫秦嶺家何在(平平平仄平平仄)?
雪擁藍關馬不前(仄仄平平仄仄平)。
知汝遠來應有意(平仄仄平平仄仄),
好收吾骨瘴江邊(仄平平仄仄平平)。
此詩押平水韻下平“一先”韻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