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禽
猛禽主要包括隼形目(FALCONIFORMES)鳥類和鸮形目(STRIGIFORMES)鳥類兩大類,隼形目鳥類俗稱“老鷹”,大多白天活動,鸮形目鳥類俗稱“貓頭鷹”,大多夜晚活動,但也有部分種類如斑頭鸺鹠"xiūliú"、縱紋腹小鸮和雕鸮等白天也常外出活動。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北京地區分布的“貓頭鷹”,也就是鸮形目鳥類。

猛禽大全
鸮形目鳥類是一類适應夜行性生活的猛禽,所有種均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們眼大而前視,眼周由放射狀排列的硬羽形成面盤,上嘴先端尖銳而鈎曲,具有銳利而彎曲的爪,基于這些特征我們形象地俗稱這一類群為“貓頭鷹”。鸮類多栖息于森林中,一般處于食物鍊的頂層,因此是其生境質量重要的指示物種。很多鸮類主要以鼠類為食,對控制鼠類數量,維持生态平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據鄭光美先生編著的《世界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和《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三版)》記載,全世界鸮形目鳥類共有2科27屬205種;我國分布有鸮形目鳥類2科12屬32種。根據北京觀鳥會2014年發布的《北京鳥類名錄(北京觀鳥會 ,2014)》北京有記錄的鸮形目鳥類是1科8屬10種。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北京有記錄的這10種“貓頭鷹”。
1 1
1 領角鸮

英文名:Collared Scops Owl
拉丁文名:Otus lettia
體長約24厘米,屬于體型較小的鸮類,有耳簇羽,北京地區的夏候鳥,5月-8月可見。
1 2
1 紅角鸮

英文名:Oriental Scops Owl
拉丁文名:Otus sunia
體長約19厘米,北京地區較為常見的鸮類,具耳簇羽,北京地區的夏候鳥,4月-9月可見。
1 3
1 雕鸮

英文名:Eurasian Eagle-owl
拉丁文名:Bubo bubo
體長約70厘米,北京地區最大的鸮類,具耳簇羽,北京地區的留鳥,全年可見,主要活動于北京四環以外。
1 4
1 灰林鸮

英文名:Tawny Owl
拉丁文名:Strix aluco
體長約43厘米,中等體型的鸮類,北京地區留鳥,一年四季可見。
1 5
1 長尾林鸮

英文名:Ural Owl
拉丁文名:Strix uralensis
體長約54厘米,體型較大的鸮類,無耳簇羽,多分布在東北等地,北京地區偶有記錄。
1 6
1 斑頭鸺鹠

英文名:Asian Barred Owlet
拉丁文名:Glaucidium cuculoides
體長約24厘米,體型較小的鸮類,無耳簇羽,多分布于華中、華南等地區,偶見于北京地區。
1 7
1 縱紋腹小鸮

英文名:Little Owl
拉丁文名:Athene noctua
體長約23厘米,體型較小的鸮類,無耳簇羽,北京地區的留鳥,廣泛分布于北京各區。
1 8
1 鷹鸮

英文名:Brown Boobook
拉丁文名:Ninox scutulata
體長約30厘米,體型中等的鸮類,無耳簇羽,北京地區的夏候鳥,4月-9月可見。
1 9
1 長耳鸮

英文名:Long-eared Owl
拉丁文名:Asio otus
體長約36厘米,體型中等的鸮類,具耳簇羽,北京地區的冬候鳥,11月-3月可見。近年來有少數個體在北京地區繁殖。
1 10
1 短耳鸮

英文名:Short-eared Owl
拉丁文名:Asio flammeus
體長約38厘米,體型中等的鸮類,耳簇羽不明顯,北京地區的冬候鳥,11月-3月可見。


編輯、校對:魏 瑤
來源: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