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烏孫國是西漢時由遊牧民族烏孫在西域建立的一個行國,位于巴爾喀什湖東南、伊犁河流域,立國君主是獵驕靡。先秦時期烏孫自号“昆”,是一個古老的西戎部落,操突厥語,春秋戰國時代與月氏遊牧于河西走廊。首領稱為“昆莫”或“昆彌”。西漢文帝時,被匈奴擊潰的月氏攻擊烏孫的牧地,烏孫族大敗,昆莫難兜靡被殺害。匈奴冒頓單于收留烏孫餘部,孫兒軍臣單于約于前113年指派獵驕靡率領烏孫遠征伊犁河、楚河流域的大月氏,烏孫軍大獲全勝,随後獵驕靡在那裡建立了一個國家,以族名命名為烏孫國。匈奴通過烏孫間接控制了從伊犁河流域西抵伊朗高原的交通線。雖然軍臣單于死後,烏孫國便“不肯複事匈奴”,但是很長時間内一直羁屬匈奴。
曆史記載:《史記•大宛列傳第六十三》:“臣(張骞)居匈奴中,聞烏孫王号昆莫,昆莫之父,匈奴西邊小國也。”
《漢書•張骞李廣利傳》:“天子數問骞大夏之屬。骞既失侯,因曰:『臣居匈奴中,聞烏孫王号昆莫。昆莫父難兜靡本與大月氏俱在祁連、焞煌間,小國也。』”烏孫族早在西漢以前已在河西走廊建國。春秋戰國以前烏孫曾在現今甯夏固原一帶遊牧,其後他們才逐漸遷徒到河西地區。
烏孫國西面境界方面,《漢書.西域傳》稱烏孫國“西北與康居、西與大宛”相接。《西域圖志》載康居東界是在巴爾喀什湖西岸,而大宛國位于費爾幹納盆地和浩罕一帶。
與漢建交:西漢昭帝末年,烏孫受到匈奴和車師的聯軍攻擊,解憂公主上書求西漢朝廷出兵救烏孫。适逢昭帝駕崩,漢朝廷沒有派遣援兵。宣帝即位後,經解憂公主及昆莫分别遣使,宣帝命田廣明等五将率領十五萬騎兵與烏孫軍夾擊匈奴。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烏孫昆莫翁歸靡親率五萬騎兵自西進攻匈奴右谷蠡王庭,大勝。自此以後,匈奴由盛轉衰,逐漸退出西域,烏孫成為西域最強大的國家,昆莫翁歸靡決定擺脫匈奴,與西漢結盟。宣帝元康二年(前64年),翁歸靡上書,“願以漢外孫元貴靡(解憂公主之子)為嗣,得令複尚漢公主,結婚重親,叛絕匈奴”,宣帝答允,烏孫與西漢的聯盟正式被确立。
國家政治制度:烏孫國是一個氏族血緣組織與初期國家行政、軍事組織緊密結合的宗法奴隸制社會。
《漢書.西域傳》記“烏孫國,大昆彌治赤谷城,去長安八千九百裡……相大祿,左右大将二人,侯三人,大将、都尉各一人,大監二人,大吏一人,舍中大吏二人,騎君一人。”烏孫國氏族血緣組織與其軍事、行政組織通常混融為一。昆莫(昆彌)是烏孫的最高統治者,其下為相、大祿,而後次第設有大将、侯至騎君諸等官職。他們多為王族後裔或親族。相大祿:據章太炎考證,“相”是中原的丞相,“大祿是“相”的烏孫語音,并稱“相大祿”。相大祿位高權重,不但掌管行政,而且有兵權,職權相當于秦代的丞相及太尉。
左、右大将:與匈奴相同,以左為尊,左大将在右大将之上。烏孫左、右大将相當于匈奴左、右賢王以下的左、右蠡王,左、右大将均由王族成員擔任,握有一定數量的的軍隊。
侯:又名翕侯,全國共三人,是地方的軍政長官。烏孫翕侯與大月氏翕侯同樣是部落首領,不過前者的實力比後者弱小,沒有割據一方。
左、右都尉:與秦的衛尉相似,《漢書•百官公卿表》:“衛尉,秦官,掌宮門衛屯兵”。
大監:烏孫設大監二人,職權應該與秦的禦史大夫相似,掌管律法。
大吏:共一人,管理官員事務。
舍中大吏:大吏的屬官。
騎君:職權不明
譯長:掌管翻譯事務
國家經濟:烏孫國實行遊牧經濟,遊牧于伊犁河、楚河流淢,包括特克斯河和裕勒都斯河流域在内。
烏孫國的地理環境相當适合畜牧業,因此畜牧業發達。烏孫國盛産馬匹,《漢書•西域傳第六十六》:“國多馬,富人至四五千匹”。烏孫國的馬匹品種優良,是僅次大宛馬的“西極”。除馬以外,牧畜有羊、牛、驢、駱駝、犬等,以羊居多。雌栗靡為昆彌的時候,烏孫國臻于最盛時期,估計全國牲畜數量高達453.6萬頭,牲畜數量大緻與清初遊牧于伊犁河流域的準噶爾人相同。
烏孫國内有金屬礦産資源,文獻記載西天山有銅、鐵礦,新疆伊犁尼勒克縣奴拉賽山有距今約2600年的春秋煉銅遺址。學者相信西漢的科技被傳入烏孫,并改善了當地的工藝水平。金屬冶煉在烏孫國并不單是家庭副業,而是一門重要的手工業,烏孫中期後墓葬普遍有日常生活常見的小鐵刀、鐵錐,還有環首鐵刀、鐵劍,銅器諸如青銅錐、小銅飾、銅碗等。墓壁及椁木有金屬斧、鏟、鑿的加工痕迹,證明烏孫工匠使用金屬工具。七河地區(巴爾喀什湖東南)東部鄧立克(Tenlik)有一個烏孫時期的高級武士墓葬,他的衣服上飾有約100片精緻的金質浮雕。
烏孫國昆彌列表
(昆彌)獵驕靡 前117年—約前104年
軍須靡 約前104年—約前93年
翁歸靡 約前93年—前60年
泥靡 前60年—前53年
前53年(宣帝甘露元年),宣帝冊立大、小昆彌
(大昆彌)元貴靡 前53年—前51年
星靡 前51年—前33年
雌栗靡 前33年—前16年
伊秩靡 前16年—?
王莽時猶存,以後世系不明
(小昆彌)烏就屠 前53年—前33年
拊離 前33年—前30年
安日 前30年—前17年
末振将 前17年—前12年
安犁靡 前11年—?
國家衰亡:在太延三年(437年)之前,蒙古高原的柔然曾經數次攻打烏孫國。柔然可能曾經與悅般連手,夾擊烏孫,烏孫被迫西遷天山山中,時間可能是柔然君主社侖〔402年-410年〕或後來的斛律(410年-414年)在位其間。烏孫約在五世紀初至五世紀中葉南遷至蔥嶺。他們被塞人(Saka)所同化,不再獨立成國,在史籍上消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