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什麼時候藍眼淚比較多

什麼時候藍眼淚比較多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9 10:15:32

近期,“廈門藍眼淚”持續被刷屏,往年廈門“藍眼淚”3月底才開始出現,此次正月裡就出現“藍眼淚”頗為罕見。說起廈門的藍眼淚,我們已經知道了它的形成原因:夜光藻類,在潮汐、風力和水流的作用下容易局部聚集,受外界刺激後會産生淺藍色的熒光。

什麼時候藍眼淚比較多(你知道網上特别火的藍眼淚的來曆嗎)1

不過,藍眼淚的形成其實并不是隻有這一種方式,它總共有三種方式:

藍眼淚一:微生物種蝦

藍眼淚Bluetear又名seedshrimp(種蝦),屬于crustaceans(介蟲)的一種,是一種在海底生存的微生物,身長0.2mm至2mm,已經化石化,靠海水的能量生存。

随着海浪被沖上岸時,離開海水的藍眼淚隻能夠生存超過100秒,随着能量的消失,藍眼淚的光芒失去,它的生命也就結束了。

什麼時候藍眼淚比較多(你知道網上特别火的藍眼淚的來曆嗎)2

藍眼淚會發光,其實是種蝦尋求配偶的方法。雄性種蝦在大海中浮遊時有次序地閃爍着藍光來吸引雌性種蝦,而發藍色的光,那是因為各種顔色的光在大海中的傳播速度不一樣,光波較長的紅光、橙光、黃光,射人海水後,随海洋深度的增加逐漸被吸收了,這個時候藍光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最快。

藍眼淚二:介形蟲——希氏彎喉海螢

希氏彎喉海螢,一種介形蟲,簡稱海螢,會發光的海洋浮遊生物,是生活在海灣裡的一種浮遊生物,為熒光動物。

海螢的身體内有一種叫發光腺的構造,受海浪拍打等刺激時,就會産生淺藍色的光,一般在六、七月份出現,而且是沿着沙灘呈帶狀。夜間能閃閃發光,科學家稱這種生物為“冷光”。

什麼時候藍眼淚比較多(你知道網上特别火的藍眼淚的來曆嗎)3

該物種以其生物發光,因其中熒光素和螢光素酶之間的反應産生的藍色色光,在馬來西亞和中國台灣形象地稱作藍眼淚。

藍眼淚三:海洋微生物夜光藻

夜光藻是大型單細胞藻類,既有動物的特征,比如能夠移動;又有植物的特征,比如能夠進行光合作用,所以又俗稱“夜光蟲”。

雖然這種生物與海藻十分相似,但它實際上是單細胞生物。因夜光藻的身體内有熒光酶和熒光素,受海浪拍打等刺激時發生反應,就會發出淺藍色的光。

什麼時候藍眼淚比較多(你知道網上特别火的藍眼淚的來曆嗎)4

廈門出現的“藍眼淚”就是這種。

以上就是關于“藍眼淚”的介紹哦,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