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正宗甯波年糕做法

正宗甯波年糕做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9 09:13:55

甯波江北慈城古鎮,夏天早晨帶着絲絲悶熱與潮濕。65歲的陳金娣和家人,早已開始一天的忙碌。

大排焯水去掉肉腥氣,加料酒、醬油等調味料大火煮開,小火熬制,等到差不多收汁,紅燒大排就做好了。

陳金娣開的小吃店,沒有招牌,隐于街巷中卻小有名氣。每逢周末,就有從上海、江蘇來的遊客,直奔她的小店。坐下,隻為心心念念的這碗大排年糕。

正宗甯波年糕做法(甯波年糕黏)1

陳金娣的小吃店,沒有招牌隐于街巷,卻有人大老遠隻為這口軟糯而來。

這已經是上海遊客黃阿姨第三次帶着家人來陳阿姨的年糕館子了,“一片片潔白玉潤的年糕,浸潤着紅燒大排的醬汁,舌尖上唇齒留香。”末了,黃阿姨還得拎上幾包年糕回家,此趟行程才算圓滿。

正宗甯波年糕做法(甯波年糕黏)2

搖啊搖,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請我吃年糕。糖蘸蘸,多吃塊;鹽蘸蘸,少吃塊;醬油蘸蘸吃半塊。看上去素淨寡淡的甯波年糕是每個甯波人記憶中的味道。

冬日一早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肉絲雪菜年糕湯,一上午全身暖和。夏日一碗Q軟白嫩的青菜炒年糕下肚,仿佛暑氣也淡了些。

而甯波人習以為常的年糕,也罕有、深情地被《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搬上銀幕。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甯波年糕是主角之一。

正宗甯波年糕做法(甯波年糕黏)3

陳曉卿把對甯波年糕的認知與喜好完整呈現。片中制作年糕的主人公是象山新橋鎮井頭村的顧聖在、歐秋霞兩位老人。

“晚稻成熟以後就到了甯波人做年糕的時候了。”紀錄片開頭,語調溫軟。

正宗甯波年糕做法(甯波年糕黏)4

泡米、磨粉、蒸粉、搡搗……7分鐘“甯波水磨年糕”的制作場景讓人百感交集,夾雜着鄉音的年糕鏡頭讓甯波人眼眶潮濕。

正宗甯波年糕做法(甯波年糕黏)5

顧家老人做了10多公斤的年糕,全家二十幾個人因這部紀錄片的拍攝四世同堂相聚在一起,是團圓是幸福。

更多甯波人在鏡頭中體會到生活細水長流的美好。

正宗甯波年糕做法(甯波年糕黏)6

“小時候跟着大人做年糕,米粉還在石臼裡,我就忍不住去揪。外公總會打掉我的手,随後塞一團年糕團給我。那時,心裡皆是甜。”

正宗甯波年糕做法(甯波年糕黏)7

“一年四季,我們家随時都吃年糕。怕我吃厭,媽媽就變着法兒做各種口味。一碗媽媽的青菜年糕湯,哪怕熱氣迷了眼,但就是覺得好滿足。”

59歲的胡金芳記得小時候春節,做年糕是村裡的重頭戲。“你拿20斤稻米,我拿10斤,幾戶人家湊起來一起做年糕。”待到經過搡搗的米粉團在鋪闆上搓成長條,胡金芳早就忍不住了,“淡年糕急急往嘴裡湊,咬上一口,香、軟、糯便在口裡迸發。若是再蘸上些白糖,此等美味千金也不換。”

胡金芳最終把小時的記憶和對年糕的情感悉數烙印至“塔牌”年糕上,成了這個年糕品牌的掌門人。

原先因保存條件受限,要将手工新鮮年糕與遠方的親友分享,并不方便。好在工藝先進了,時下超市、網購都能買到真空包裝的甯波年糕,片狀的,條狀的。世界各地的甯波人都能第一時間嘗到。

多年對外經商,胡金芳看多了遊子對甯波年糕所存有的感情,“在家覺得年糕最稀松平常,出門才知道意味着什麼。”

胡金芳在香港有個合作多年的生意夥伴,名叫林德榮 ,甯波人。八十年代的香港隻有台灣年糕賣。台灣年糕入口卻沒有甯波水磨年糕的滑與糯。林德榮很失落,輾轉多位朋友聯絡上胡金芳,慈城水磨年糕因此進軍香港。

許多次,林德榮都會談起,“在外多年,最能慰藉鄉愁的不過是一碗熱氣騰騰的雪菜肉絲年糕湯。”

二十年前,林德榮将手上的生意悉數交給兒子打理,唯一要求是,“什麼都可以丢,甯波年糕的生意不能丢,因為它是深植于血脈的思鄉情懷。”

如今在慈城有一座年糕館,展示年糕制作工藝、烹調方法,每年吸引着各地的人們來感受甯波年糕的文化魅力。

正宗甯波年糕做法(甯波年糕黏)8

正宗甯波年糕做法(甯波年糕黏)9

年糕的制作工藝在年糕館一一展示

33歲的潘勇是年糕館的主廚。“酸菜魚年糕湯”、“甯式鳝絲年糕”、“泥螺炒年糕”……他不斷努力開發年糕新菜式,也終于體會到甯波年糕是黏在甯波人心頭揮之不去的鄉情。

有了雪菜的酸汪汪,雪菜肉絲年糕湯落胃又欲罷不能。

正宗甯波年糕做法(甯波年糕黏)10

潘勇開發的新品酸菜魚年糕,遊客都很喜歡吃

桂花糖年糕是甯波人的浪漫,對生活向往的甜全都融化在裹着一層黏黏糖漿的年糕上。

“侬看這隻蟹多壯,今朝買回家做白蟹炒年糕!”菜市場裡熟悉的甯波方言,煮婦們拎着肥碩螃蟹時的笑臉盈盈,是生活是煙火。記者 吳丹娜 通訊員 楊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