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學書法一定要避開這四個雷區

學書法一定要避開這四個雷區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3 15:01:38

學書法一定要避開這四個雷區(學書法可以少走彎路)1

一、關于筆紙的選擇

1、筆:大字用兼毫,小字用狼毫。

2、紙:(1)大字用生宣,小字用半生半數灑金宣,不主張用熟宣創作書法作品。(2)手工毛邊紙原料采用純竹料,紙性半生半熟,自然晾幹,具有吸水性、拉力好、柔韌、墨幹不起皺等優點,很适合書法臨習。

二、關于小楷的臨習

1、臨習《宣示表》要抓住其大巧若拙的字态、古雅樸茂的點畫和清和簡遠的氣韻等藝術特點,用筆輕落輕收,結體橫向取勢。關鍵是要掌握小楷“疏朗停勻、寬綽有餘”的總體特點。

學書法一定要避開這四個雷區(學書法可以少走彎路)2

2、小楷總體屬于帖學,如能參以漢魏筆意體勢及敦煌寫經之率意,會增加蘊藉隽永之筆緻。

3、小楷的用筆尤以能見鋒穎為高妙,這就要求處理好“清”與“腴”的矛盾統一。“清”是指墨無散漫而鋒穎秀發;“腴”是指筆姿含蓄而字勢豐妍。亦清亦腴,則骨血溫潤,醇雅沖和,可入古人堂奧。欲小字有大氣象,必重墨氣,既要筆緻沉重,又要點畫分明,寫出新意。

4、要做到“小字當如大字”,除要寫得疏朗停勻、寬綽有餘外,還要象高二适先生說的小字要多墨氣,要筆迹使轉分明,如見毫發,要四面八方俱着墨力。

學書法一定要避開這四個雷區(學書法可以少走彎路)3

5、小楷與大楷迥異,大楷先從點畫要求入手,小楷則以結字為首要。小楷以其小,每筆的走向、筆畫與筆畫之間距,有的間不容發,要求每筆都具姿态确非易事。若要筆畫多變化,運腕為緊要。高二适先生曰;“小楷亦純乎運腕,一涉指功即不能成。”故臨習時應緻力提高運腕功力,使起伏頓挫分明,極力控制不假指功之技巧。

6、小字與大字迥然不同,不能互視為放大或縮小。大字本身易于恣肆縱放,若過分或曰一味縱放,則會流于輕率松散,而無深刻沉着之趣,故大字宜放中有斂;小字本身收斂,若一味收斂則形拘筆滞,也會失于輕糜,故小字宜斂中有放。由此可知二者有質的不同,寫時應仔細斟酌。

三、關于正書的臨寫

1、喜歡大字可學顔體《勤禮碑》或魏碑,如《張猛龍》、《揚大眼》、《鄭文公碑》等。

2、臨習《張遷碑》應注意用筆上(點畫)的自然流暢,盡量避免抖摟做作。要通過刀鋒見筆鋒,不必刻意追求因年代久遠、線條刀口被剝蝕所出現的那種效果。

學書法一定要避開這四個雷區(學書法可以少走彎路)4

3、智永楷書《千字文》曆來被認為是較獨特的和較好的臨摹範本,在臨習中既可熟楷法,又能涉草法,習楷自會融進草法情性,有一舉兩得之功效。

四、隸書的臨習。

我們主要以《曹全碑》為例。臨習《曹全》,能将圓潤、舒松、秀逸、典雅為特點的陰柔之美寫出來,是很不容易的。此帖的折法主要是圓轉運筆,有的雖筆斷而意連。具體說大部分用筆是内掖暗轉,波畫是逆起順拖中作圓弧狀提鋒,不是折筆側鋒處之。

學書法一定要避開這四個雷區(學書法可以少走彎路)5

五、關于行書的臨習

1、學習行書以臨摹《聖教序》為宜。要把握此帖的藝術風貌和特征,如筆緻遒潤儒雅、字态俊麗秀逸、氣息中和怡淡等,其用筆内掖收斂,線條瘦硬勁挺,點畫的組合、偏旁的揖讓、牽絲映帶、筆勢字勢等純出自然。通臨時注意糾正線條拖沓纖弱,即骨不健、氣不暢、墨不沉等通病。在通臨的基礎上,就要打好攻堅戰,從字型、字勢,筆型、筆勢及筆畫的粗細對比、墨色變化(可參照蘭亭墨迹)等方面,一個字一個字地過關。要在背字型上下功夫,達到在創作作品時如囊中探物般的熟練程度。一件作品水平的真正高低,甚至可以說書法的内行與外行的區别,往往取決于細微的一點點上,所謂“纖維向背,毫發死生”是也。所以臨寫時一定要特别注意細節,包括筆畫位置、粗細長短搭配、字形大小、墨色濃淡枯濕、筆畫及字形的揖讓、呼應關系等,哪怕是細微的變化也不放過,以訓練、提高自己的眼力。有了《聖教序》的基礎,學《蘭亭序》就容易得多,并重點學章法、貫氣及細微之處;然後再學王之諸手劄,學習王羲之怎樣因字賦形、因情謀篇等等。

學書法一定要避開這四個雷區(學書法可以少走彎路)6

2、從某種意義上說臨帖是臨書者理解力和功力的總和。臨帖要堅持讀、摹、臨三結合,讀以得其趣,通過讀将範本中的點、畫、構、勢、結體等特點深深印入腦海中;摹以得其形,字之神韻不能離開結構,在讀的基礎上就要專心緻志于字迹中,記準各種字型;臨以得其意,經上兩步的努力,這一步就會如魚得水,再略參己意,發韌自己的積累,進入準創作。

3、對于“氣”的貫通和“勢”的生發的學習,當然與熟練程度有關,但關鍵是要有這個觀念,無論是“讀”、“臨”或“創”,有無這個觀念是大不一樣的,可從古今書論中找這方面的論述,仔細閱讀體會。

4、黃庭堅行書筆勢縱橫,點畫開張,雖是輻射式結構,但并不疏松;體勢欹斜,但并不傾倒。《松風閣詩卷》是其晚年代表作,以上特點都有充分體現。臨寫時需注意體察黃所追求的“筆中有物”的内涵之美,或曰“氣韻”相勝。

學書法一定要避開這四個雷區(學書法可以少走彎路)7

5、學行書選擇米芾《蜀素貼》起步還是比較高的。要臨好此帖,首先要對米芾書法的總體特點有所了解,牢牢把握住此帖的藝術特點,然後對其用筆、結構、章法及墨法等,都要一一仔細研究,特别是用筆的特點更要細究、掌握、記熟、會用,改變自己的用筆習慣;對字型要背下來,達到創作時能熟練運用的程度,切忌隻臨個大概。米芾腕力充沛,筆鋒詭異,筆緻滋潤華麗,非常講究筆力和筆勢。力倚勢所生,勢因力而彰,因此骨力遒婉,筆勢酣暢。

學書法一定要避開這四個雷區(學書法可以少走彎路)8

六、關于草書的臨習

1、草書分為兩類:一是章草,即隸之草;二是今草,即楷之草,理當與行書屬同一層次。狂草屬今草,若行書為“走”的話,小草即為“跑”,狂草就是“狂奔”。目前時尚走走、跑跑的行草,也是一種風格。習草要有一定的正體基礎,因為草出于正(篆、隸)書,同時草兼各體的美學素質。草書從字法到筆法結構都有嚴格的要求,隻有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平正入險絕,循序漸進,并經過長期的字法和技法訓練,才能真正掌握和學好這門藝術。主攻大草應從小草做起,可先習王羲之《十七帖》、智永或懷素《千字文》、孫過庭《書譜》。因為各種風格的大草均是以小草為基礎的,有了一定小草基礎就可選擇符合自己審美觀念的大草作品作為自己臨習範本。由于草書的意多于法,載情性特強,因此習草還需注意字外功夫。因為書寫者往往在瞬間揮灑中下意識地将自己審美、修養、情緒表現出來,所謂“書如其人”此時表現得最為充分,故習草更需提高藝術修養。

學書法一定要避開這四個雷區(學書法可以少走彎路)9

2、王羲之楷法師承鐘繇,草書則上溯張芝。其《十七帖》是以真書筆法寫草書,作草如真,故其筆緻遒媚,結構精嚴,看似簡單,下筆後方知其難。為此建議:一是以1比1或略大一點進行臨習,這樣便于在校帖中對照找差距,及時改正,不重犯錯誤;二是對工具筆墨紙張要考究,以達到原帖效果為标準。筆以用硬毫或兼毫為宜,紙可用元書紙或半生不熟的灑金宣等;三是認真學習有關此帖藝術特色的介紹文章和資料等,使自己對此帖用筆、結字、章法、情趣等技術和藝術特點有一個深刻了解和把握;四是察之尚精,拟之貴似。細節是藝術的生命。在對每一個細節(如用筆的起、行、收等)進行分析研究的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别人所沒有發現的東西,并收于自己的筆下。

3、《書譜》字數多成草軌迹鮮明,易于循其法繩。臨習《書譜》應将俊逸潇灑,峻拔鋼斷的用筆,縱橫暢達、遒婉堅勁的筆勢表現出來,特别是在用筆上的中側并用、提按分明、頓挫有度所産生的質感和節奏的“蛀蟲效果”,尤為精妙。先攻《書譜》,其他就可先放一放,應集中精力認認真真地去臨寫,暫不必求數量,以準确精到為标準,可以選擇有代表性、認為精彩的幾個字或幾行字,從筆形筆勢、字型字勢等分析透、理解深,并能用自己的筆将所認識到的風格特征惟妙惟肖地表現出來。這樣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擴大量的積累,直至全帖精熟,能随便擇文書寫,便可得原帖之八九,至此肯定會在書藝上有較大提高。此時不要擔心個性不強,隻要有了這個根基,就會有目的地選擇其他經典,有選擇地吸取能完善豐富此類風格的營養,久而久之必可使自己的作品既深具傳統意趣,又較為明顯地表現出自己的個性來。

4、《書譜》上手後再臨習《十七帖》,此帖通篇務求便捷,幾無贅筆臃畫,洗練明潔,其他或以後諸家大草、狂草不過都是在此基礎上的縱橫發揮。在此基礎上再臨懷素《自叙帖》及黃庭堅《太白憶舊遊詩》。懷素草書奔放之極而不失繩規,黃的草書增益“點”法。有了這些基礎再涉獵各家,不妨都過過手,把他們的長處收入手底,為以後創作打下基礎。

5、臨習懷素《自叙帖》,對該帖清健的筆姿、瘦勁的筆調表現出的圓轉矯健的線條,以及奔放流暢的體勢和恣意放縱的布局等都要有所體現。此帖自始至終以中鋒出之,力貫始終,滞流失度、提按有緻所産生的笃實、遒健的線條力感,也都要表現出來。

學書法一定要避開這四個雷區(學書法可以少走彎路)10

6、張旭《古詩四帖》(學術界有争議)與《肚痛貼》都是其代表作,較懷素《自叙帖》點畫較粗,且有轉有折、有提有按,中側并施,筆勢雄強縱逸,布白虛實相生的節奏感強。有同學臨習中字法與筆法、構圖等都有欠妥之處,筆法有的地方交待不清,有的不到位,有的又過了,中側鋒轉換不自然,線條不夠笃實,章法不順暢,有頂牛和斷氣現象,揖讓關系處理得不好等等。

7、草書創作要有一定的氣勢,字法準确,用筆大膽,敢于放開寫,并注意墨色變化,過渡得自然,有節奏感。注意防止用筆潦草不沉實、筆畫交待不清、送筆“過”或不到位、出現滞筆等,特别是轉折處的提筆。要加強對經典法帖的臨摹,強化字法和技法訓練,在大氣中求精到,走由生到熟、由熟到巧、複歸于生、由法到意的路子。

8、臨習王羲之草書手劄,無論是字型、字勢還是筆型、筆勢都要洞察入微,并能準确地表現出來。特别是對帖中寄情表意、“形而上”層面,若能有所感悟且付諸筆端,就更為難得。如《孔侍中帖》前三行的筆形意态和一字一頓的節奏所表現出來的較平緩的心态,後兩行筆勢明顯加快,并出現了二字相連書寫節奏,将作者憂懸情緒加以深化,形成此帖通篇獨特的情緒節奏,都應察之眼中,并體現于筆端。

9、若有志于大草,還要涉獵篆、隸、楷,打下一定的正書基礎,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平正入險絕,循序漸進。

七、關于學書的路徑

1、書法的創作需有一個長期的臨習積累、取舍融鑄和提煉升華的過程。習什麼、取什麼、舍什麼,所學所取又怎樣提煉升華,最後又如何鍛造自己的書法語言,都需要認真考慮研究,并在實踐中探索。最忌諱的就是沒有主心骨,東一筆西一把,摸不着頭腦,到最後也隻能在書法堂奧門外徘徊。一般的經驗是先找出适合自己性格特點、自己又非常喜歡的一本經典法帖(不管是什麼書體),精心學習,熟練掌握一家之法,即所謂“立根”。有了這個根基,以後在涉獵百家時,取舍才會有明确的方向。會取能舍才可言提煉,有了這個過程,才會逐步走向成熟。

學書法一定要避開這四個雷區(學書法可以少走彎路)11

2、“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貴似”的臨摹目的,就是徹底改變自己的書寫習慣(有的已成為習氣),養成“翰不虛動,下筆有由”的好習慣,真正把古帖裡的好東西學到手。這樣随着臨習的積累,把諸多經典字帖所蘊涵的技法與内涵都學過來豐富自己,便具備了踏入書法藝術堂奧所必需的“内功”。

3、要學經典作者的經典作品,學習經過曆史檢驗、公認的可取法的好東西。對于好的範本應手摹心悟,神應思徹,真正得妙道,對其他帖的好壞甚至赝品自然會心中有數,然後擇善而從。還要多讀些書法基本理論方面的書籍和文章,多研究古帖和現代名家的精品,自會有頗多收益,很快得以提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