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産生了情感上的煎熬和寂寞時,他會迷戀王家衛;但是當一個人接納了自己的煎熬與寂寞,并淡忘這種存在而去審視他人的煎熬與寂寞時,他開始懂婁烨。
一直以來,華語影壇内一種有這麼一段話:婁烨出品,必屬禁片。
他的電影是曆史上被禁最多次的,25年間拍攝十餘部電影,卻隻有三部可以上映。
剩餘的幾部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被封,從此失去了在大熒幕上映的機會。
《推拿》,《浮城謎事》,《春風沉醉的夜晚》等作品是文藝青年的“必需品”,在這個文藝青年越來越不受待見的今天,我卻還是希望你去看看那些作品。
而這一部被禁的電影,原因非常簡單:未經審核就去參加電影展評獎。
受制于時代,這部電影即使在第一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上,獲得了年度十佳華語電影,卻依舊無法改變被“禁”的事實。
但這部電影的剪輯風格,完全可以稱得上“宗師級”
拍攝手法、人稱轉換,淺色的背景襯上灰暗的畫面,沖擊到你身上的“憂郁感”都太過強烈了。
如何講述“成年人”的愛情?這部電影做了最完美的解答。
故事的一開始,是美美和拿着攝像機的馬達相遇;
拿着攝影機的第一視角,總能給人以極強的代入感,這也讓我感受到了濃濃的“王家衛式”的風格。
影片很多鏡頭都是“虛幻而缥缈”的,但我恰恰認為,這是現實。
開頭三分鐘的蘇州河,沒有任何相關元素,虛無且顆粒感十足。不知所雲的搖搖晃晃更是讓人想關掉播放器,但我慶幸,我堅持了下來。
後來我才發現,這三分鐘給影片定下的基調,足足頂得上片中人物說一百句話,或是招來一百餘位群演。
愛情在熱戀階段後,在現實因素充斥後,大部分人都會對現實低下頭吧。
灰暗頹廢、如夢呓般的叙述,不正是“後浪”們最真實的寫照嗎?
能把愛情最痛苦的一面切開放你面前的電影真不多,走運的是,這部電影還把故事給你剝開講透了。
導演通過作為攝影師的“我”,給觀衆講了一個故事。
一個童話故事。
一個馬達與牡丹的愛情故事。
牡丹是一個從小失去了母親的人,她缺少愛、缺少感情,更缺少别人的陪伴。
馬達的出現,無意之中滿足了她對男人的所有幻想,他便是她的堅定依靠。
故事裡的愛情,是純真的,是處在理想國之中的。二人在一起是那麼的天造地設,牡丹無可救藥地愛上了這個出現在他生命裡的小夥。
但童話的後半段卻是黑暗的、險惡的。
馬達在愛情和利益的面前終于做出了自己的抉擇:後者在他的心裡,可能占的比重要大那麼一點吧。
他策劃了一場綁架,與黑幫兄弟們一起綁架了牡丹,向她爹要巨額贖金。
牡丹對于愛情的美好幻想就在此刻化為虛無,留下一句“我會變成美人魚來找你的”,便毅然決然跳進了蘇州河。
“兩個不相識的人坐在了一起,然後呢,然後,當然是愛情。”
出獄後的馬達發了瘋似的開始尋找牡丹的蹤迹,為愛癡狂的他也許就這麼感動了冥冥之中的某種神秘力量,某天他在酒吧裡,遇見了與牡丹長得幾乎一模一樣的她——美美。
美美和“我”過着普通又尋常的日子,日複一日的生活早已磨滅我們大多數少年時期的追求。
成年人的愛情,似乎不需要過多的承諾。猜疑和謊言似乎才是現實生活的常态。
直到有一天,美美确認了馬達與牡丹的故事是可信的,是真實發生過後,
卻又發現馬達在找到牡丹後,二人已經雙雙死在了蘇州河畔了。
美美開始不知所措,童話與現實的沖擊帶給她的不僅僅是分裂,更喚醒了她對那種“可能”存在的愛情的一種向往。
美美開始問“我”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會像馬達一樣找我嗎?”會啊。
“會一直找嗎?”會啊。
“會一直找到死嗎?”會。
三遍回答都不帶有一絲一毫的情緒,也許以前美美并不能察覺到,但是在她聽完了馬達的故事後,她的世界裡也出現了這股對“愛情”的理想洞察。
“你撒謊……”
多少人在借着謊言說真心,又有多少人在借着真心說謊言呢?
我不知道,也許沒人知道。
美美給“我”留了一張字條,想讓我們以“馬達和牡丹”的方式演繹一遍童話式的戀愛。
她說如果你愛我,那麼你就來找我。
但“我”拒絕了,我說:“一切不會永遠,隻要我回到陽台上去,這個愛情故事就會繼續下去,可是我甯願一個人閉上眼睛等待下一次愛情。”
“我”還沒有成熟,我還沒有長大。
也許要在時間的不斷洗滌下,我才能終究明白,愛情的意義與重量。
這也許不是童話與現實的區分,也許是童話融入現實。
誰能保證童話就一定不能實現呢?
人往往失去才懂得珍惜,無論上一個還是下一個都似乎比眼前的更美好。
這是一種錯覺,這更是一種幻覺。
愛情也一定不是千篇一律的,無論是何種模樣降臨在你我的身邊,我都願意相信它的價值與力量。
在每個人的成長中,或多或少都可能在嘈雜的輿論環境中看到些許對“愛”的懷疑,人們的質疑、背叛、傷害......
但是這并不能改變理想愛情的本質。
也許我們終其一生無法達到那個理想的境界,但至少,我們曾經努力過。
也許馬達和“我”是同一個人,也許馬達一直在監獄裡沒有釋放,精神分裂後的他在自己的腦海裡臆想出了美美的形象。
沒人知道真相究竟是什麼樣的,但這也是全片的色調基礎。
缥缈、灰暗,這是現實。
也許全片隻有一句台詞,美美對“我”說的那句:“你撒謊!”才是完全真實的。
愛情這個問題是個千古難題,無數人在曆史的長河中交出了自己的答卷,但卻沒有一個人能答出相同的答案。
這部影片的被禁原因很簡單,不涉及敏感因素,不涉及審查。
僅僅是導演婁烨提前去參展罷了,而這種錯誤在當今看來已經不是“錯誤”
所以我認為它并不應該被禁;
你也可以安心欣賞這部影片,或許我們可以在評論區讨論讨論“你眼中的愛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