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世界中,菌物與植物、動物呈三足鼎立之勢。植物是生産者,動物是消費者,菌物是分解者。這個龐大、美麗、神秘的家族,藏身于世界各個角落,每年都有上千新種被發現。
市場上的蘑菇常被混入蔬菜一列,但實際上它們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自産養料,所以并非植物。它們也不是動物,而是另一類異養生物——菌物。菌物又稱真菌,大多是極其微小的生命,如酵母、黴菌,我們通常所說的蘑菇,是對衆多具有明顯子實體的大型真菌的統稱。中國人的祖先給它起了個形象的名字——蕈(xùn),“覃”意為幽深,與“艹”字頭結合就表示生長在深山老林裡的菌菇。
“小傘”是蘑菇的經典造型,它主要由菌蓋和菌柄構成。菌柄底端通常包裹着杯形菌托,有的菌柄上還系着“圍裙”樣的菌環。菌蓋下通常可見一條條放射狀褶皺——菌褶,這裡是孕育孢子的溫床。在蘑菇小時候,菌托像“蛋殼”一樣為孢子發育提供免打擾環境。待到孢子完全成熟,菌柄才破殼而出,撐起“小傘”,好讓包裹在菌褶中的孢子被風吹散。
一隻松鼠在享用蘑菇大餐,大快朵頤的同時黏了一身孢子,成為蘑菇散種的順風車。
暗夜,熠熠發光的菌褶成了熱鬧的熒光道,吸引小蟲爬進爬出。已知的野生菌中至少有70種會發光。
菌蓋是識别蘑菇身份的重要标志。在缺乏顯微鏡觀察的情況下,科學家有一種簡便又美妙的初步鑒定法——孢子印:将去柄的菌蓋放在紙上靜置數小時後,孢子會在紙上留下一個獨特印記,就像人的指紋一樣。孢子印的顔色和紋路千奇百怪,即使看起來一樣的兩個蘑菇也會留下完全不同的孢子印。
其實,露出的菌蓋隻是蘑菇的繁殖器官子實體,拔起蘑菇,便可看到菌托下相連的“根”。蘑菇生命的大部分時間都隐藏在黑暗中。孢子在土壤中、樹皮下萌發形成菌絲,從植物根系中搜集養料,肆意延展,編織出龐大而複雜的“社交網絡”。
子實體是蘑菇的繁殖組織,通過噴射孢子開啟新生。
我們常吃的平菇就是分解木質素的高手。但腐木往往缺乏促其生長的氮素,為此平菇練就了一種特殊“本領”:在菌絲末端設置一個“套索”,用以誘捕寄生在木頭裡的小線蟲,一旦有蟲上鈎,就收緊套索,并釋放一種能使其麻痹的“毒素”——一頓高蛋白營養大餐就這樣到手了。
除了常規食材,包括平菇在内的許多菌物對各種有機污染物也情有獨鐘,隻要它們的毒性不影響自身生長,菌絲體就能分泌消化酶将它們分解掉。這種生物降解方式既簡單又環保。
菌絲體是蘑菇的營養器官,通過分泌消化酶将食材分解後吸收進體内。
真菌靠着超級分解能力在自然界獨當一面,同時也為植物根系提供了水分和必需養分。據估計,地球上有9成植物與真菌建立了共生關系,顯示出小小生命體在自然群落更替、物質循環、能量流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然而,蘑菇的生長不總是人畜無害,有時也會貪婪地索取。奧氏蜜環菌就是一種隻會吸取植物養分不願回報的“無賴”。這種霸道的生存策略滋生出異常發達的菌絲體,幾乎完全覆蓋了美國俄勒岡州馬盧爾一片9平方公裡的森林。如果将此菌群視為一個統一的生命體,那麼它就是地球上已知的最大生物。
美國俄勒岡州馬盧爾國家森林中的奧氏蜜環菌生長旺盛,侵占了9平方公裡的林地。
奧氏蜜環菌已在馬盧爾森林生活了2400多年,具有很強的破壞性,被它纏上的植物會慢慢枯萎死亡。不過,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不可一世的奧氏蜜環菌是天麻的宿主,天麻靠着其菌絲體的養分開花結果,也算給植物界挽回些顔面。
随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未被人類描述的物種越來越少。但菌物是個例外,科學家系統描述的菌物可能不到自然界中實際物種的1/10。據保守估計,自然界中的菌物種類不少于150萬種,物種數量僅次于昆蟲,是地球生物圈中第二大生物類群。迄今為止,已被人類認識的菌物約12萬種。
絢麗多姿的蘑菇家族
1806年,在瑞典南部斯莫蘭地區的森林裡,一個12歲少年在采蘑菇時意外發現了一叢漂亮的珊瑚狀猴頭菌,為了搞清楚它的來曆,從此闖入真菌的世界。他就是後來被稱作“真菌學中的林奈”的生物學家埃利亞斯·弗裡斯。經過60多年潛心研究,弗裡斯建立了以孢子結構特征為标準的真菌分類和命名體系,至今仍是辨别蘑菇身份的重要依據。
根據這一分類,蘑菇有兩大主要門類:子囊菌和擔子菌。顧名思義,子囊菌的孢子有一個類似豆莢的保護囊;擔子菌的孢子則長在棒狀擔子的頂端,暴露在外。
子囊菌幾乎占據真菌界的半壁江山,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從腐生、寄生到共生,菌物種類千差萬别。食用菌有棒槌狀的羊肚菌、馬鞍形的馬鞍菌、疙裡疙瘩的塊菌松露,要不是共同的孢子囊結構,完全看不出它們出自同門。還有一類子囊菌,孢子專門寄生于昆蟲幼蟲體内,然後在其屍體上長出“草”來,即蟲草。
棒槌狀的羊肚菌和馬鞍形的馬鞍菌都是子囊菌門下的食用菌
寄生在昆蟲體内的真菌從蟲體上長出“小蘑菇”
目前已知的食用菌多屬于擔子菌門。例如香菇、雙孢菇、金針菇、平菇都是擔子菌門下的傘菌。這類蘑菇除了小傘造型,傘蓋底面均有放射狀的菌褶。傘菌通常肉厚多汁,也因此容易腐爛。多數擔子菌每個擔子産4個孢子,雙孢菇以其隻産生2個而得名。
從外形看,牛肝菌也是小傘模樣,但傘蓋下沒有菌褶,而是布滿小孔,屬于擔子菌門的非褶菌。還有些非褶菌質地堅硬像木頭,如名貴中藥靈芝、茯苓。它們因含水分極少,壽命也較長。不過蘑菇多為一年生,所謂“千年靈芝”,更多是人們寄予的美好期許。
美味牛肝菌又名帝王牛肝菌,肉質肥厚,傘蓋直徑可達25厘米,底面密布小孔。
靈芝生長速度較慢,質地堅硬,菌蓋上的一輪輪環紋在中國有“祥雲”之寓。
“雪裙仙子”竹荪
蘑菇當然不都是小傘造型,還有球形的馬勃、筆形的鬼筆、酷似鳥巢的鳥巢菌、珊瑚狀猴頭菌,等等。就連我們常吃的木耳也可以算作蘑菇家族的一員。木耳屬于擔子菌中的膠質菌,菌絲間的膠狀體吸水性超強,所以幹木耳泡在水中能很快恢複彈性。
長刺馬勃最初為白色,随着成熟逐漸變深棕,刺也會脫落。
紅籠頭菌是鬼筆科的一種真菌,形如镂空的籠子。
猩紅肉杯菌俗稱猩紅精靈杯,曾是英格蘭人桌上的裝飾品。
鳥巢菌中的“蛋”實為孢子體
“陸上珊瑚”珊瑚菌
生長在腐木上的杏黃膠孔菌極具觀賞性
絨白乳菇為紅菇科菌類,折損處會流出白色乳汁。
通體藍色的霍氏粉褶菌主要生長在新西蘭和印度
蘑菇大家族中,有些味道鮮美,有的毒性緻幻,甚至緻命。上鏡率最高的蘑菇形象大使——紅帽、白柄、傘蓋表面點綴着白色鱗片,其原型就是大名鼎鼎的毒蘑菇——毒蠅傘(學名毒蠅鵝膏)。在遊戲《超級馬裡奧》、動畫片《愛麗絲夢遊仙境》中都有它緻幻毒性的經典橋段:馬裡奧吃了它,身體立刻變大;愛麗絲咬一口,立刻變小,下巴撞到腳面,再咬一口,立刻變大,頭頂到了樹梢。
“緻幻菌王”毒蠅傘
毒蠅傘是全球性物種,在針葉和闊葉林裡都能找到。人們很早就認識到它對中樞神經的刺激作用,西伯利亞地區的薩滿教巫師常用它作通靈藥物。1753年,瑞典生物學家林奈在《植物種志》中将其正式發表并命名,據說“毒蠅”之名源于歐洲人曾用它作殺蟲劑,噴灑在牛奶裡滅蠅。毒蠅傘共有7個變種,顔色不一。研究發現,它們色彩和毒性的演化很可能是為抵禦那些以真菌為食的昆蟲而量身打造的“美麗陷阱”。
目前已知有明顯毒性的蘑菇多達400餘種,至少有200種被認定是緻幻劑,毒蠅傘隻是其中極具辨識度的。還有很多毒蘑菇與食用菌非常相似,難以區分,此外,坊間流傳的“鮮豔好看”“蟲子不吃”等毒菇識别經驗并不科學,因而誤食導緻的蘑菇中毒事件屢見不鮮。例如在我國雲南,蘑菇中毒率比較高的品種是亞稀褶紅菇,主要原因是當地人經常把它與其他可食紅菇如稀褶紅菇、密褶紅菇弄混。2000年3月,廣州發生了一起8人食用野生菌全部中毒死亡事件。所食蘑菇與一種俗稱“白羅傘”的野生菌非常相似,在我國華南和西南的闊葉林地均有生長,是許多小生物的美食和庇護所。後經研究發現,這是一種尚未被科學界認識的新鵝膏菌,含有高量的毒肽、毒傘肽,極易對肝腎造成緻命損傷。随後我國專家将此“蘑界毒王”正式發表,為警示後人,取名“緻命鵝膏”,又稱“緻命白毒傘”。
雞蛋模樣的橙蓋鵝膏菌“破殼”而出。據說它深得羅馬皇帝凱撒喜愛,又俗稱凱撒磨菇。
毒蘑菇對人類也并非一無是處。人類生産的第一種抗生素就來自一種叫青黴素的真菌。現代醫學證明,部分真菌毒素能夠在某些疾病的醫治上發揮重要作用。例如利用鵝膏肽類毒素治療癌症近年來成為醫學研究的熱點;裸蓋菇素已被用于阿爾茨海默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研究和治療。
2018年,英國皇家植物園首次發布了由18個國家100多名科學家共同參與探讨的史上第一份菌物現狀報告。真菌王國的秘密開始被揭示。
本文節選自2021年11月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