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學習】蝶戀花,詞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後用作詞牌,本名“鵲踏枝”,又名“黃金縷”“卷珠簾”“鳳栖梧”“明月生南浦”“細雨吹池沼”“一籮金”“魚水同歡”“轉調蝶戀花”等。以南唐馮延巳《蝶戀花·六曲闌幹偎碧樹》(一作晏殊詞)為正體,此體為雙調六十字,前後段各五句四仄韻,另有變體二種。代表作有李煜《蝶戀花·遙夜亭臯閑信步》、柳永《蝶戀花·伫倚危樓風細細》、蘇轼《蝶戀花·春景》等。
【宋】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
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明月不谙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注釋】
⑴蝶戀花:又名“鳳栖梧”“鵲踏枝”等。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樂章集》《張子野詞》并入“小石調”,《清真集》入“商調”。趙令畤有《商調蝶戀花》,聯章作《鼓子詞》,詠《會真記》事。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⑵檻(jiàn):古建築常于軒齋四面房基之上圍以木欄,上承屋角,下臨階砌,謂之檻。至于樓台水榭,亦多是檻欄修建之所。
⑶羅幕:絲羅的帷幕,富貴人家所用。
⑷不谙(ān):不了解,沒有經驗。谙:熟悉,精通。離恨:一作“離别”。
⑸朱戶:猶言朱門,指大戶人家。
⑹凋:衰落。碧樹:綠樹。
⑺彩箋:彩色的信箋。尺素:書信的代稱。古人寫信用素絹,通常長約一尺,故稱尺素,語出《古詩十九首》“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兼:一作“無”。
【譯文】
欄外的菊花籠罩着一層愁慘的煙霧,蘭花沾露好似默默飲泣。羅幕閑垂,空氣微寒,一雙燕子飛去。明月不明白離别之苦,斜斜的銀輝直到破曉還穿入朱戶。
昨天夜裡秋風勁吹,凋零了綠樹。我獨自登上高樓,望盡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給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連綿,碧水無盡,又不知道我思念的人究竟在何處。
【賞析】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是宋代詞人晏殊的作品。此詞寫深秋懷人,是宋詞的名篇之一,也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上片描寫苑中景物,運用移情于景的手法,注入主人公的感情,點出離恨;下片承離恨而來,通過高樓獨望生動地表現出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蘊含着愁苦之情。全詞情緻深婉而又寥闊高遠,深婉中見含蓄,廣遠中有蘊涵,很好地表達了離愁别恨的主題。
【作者】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西撫州臨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同進士出身,命為秘書省正字,官至右谏議大夫、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臨淄公,谥号元獻,世稱晏元獻。
晏殊以詞著于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第七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小晏”,又與歐陽修并稱“晏歐”;亦工詩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詞》、《晏元獻遺文》、《類要》殘本。
【學寫詩詞】
《蝶戀花 · 秋暮》/己亥年八月廿八
滿眼落紅留不住,
又見征鴻,日日催歸去。
窗外梧桐弦上鼓,孤身零亂傷心雨。
霜發何知秋幾度,
客裡天涯,隻道微身誤。
淡墨詩書閑自娛,濃情憑任橫箋素。
歡迎關注@澤光書院 ,讓思想充實生活。謝謝您的閱讀!衷心感謝來自網絡的被采信息源!我們注重于分享,如有侵權必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