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發現,寶寶起床總是叫“爸爸”,原來是叫“媽媽”的。
這讓我覺察起來。
原因一:通過觀察和詢問,孩子首先的需求是找爸爸看大馬動畫。
爸爸會同意,然後給孩子搜索相關動畫。
我則更多時候會轉移孩子注意力,和他看書、讓他找東西等。
為了減少孩子對看手機的依賴,我還特意給他買了個搖搖馬。
可一個習慣、需求想要調整,需要慢慢去引導。
孩子有時候看完一遍,再商量商量爸爸就給看了,也會有規定。
但爸爸在的時候會再商量1次、2次,如果每次都商量、都同意,或者大聲拒絕,才算不看,長期下去,就沒有了規則感。
而且近來孩子會滑來滑去,像大人一樣刷視頻。
我們都知道,一個個往下滑,那是沒有盡頭的。
為此,也建議了寶爸,“孩子喜歡看哪個,哪個是益智動畫,給收藏起來,下次直接看。如果總是搜索出來,會出現很多相關的,而且内容參差不齊……”
前些天我又特意買了個自律小鬧鐘,在孩子看動畫時,給定個2、3分鐘,小鬧鐘響了之後,自覺地關掉手機。
前天,孩子在看動畫,我給他設置了鬧鐘,我去塗臉、寶爸洗漱。
給他時間去做喜歡的事。
過一小會我出來問,“寶寶,小熊鬧鐘響了麼?”寶寶說,“響了”。
“那要怎麼辦?”“關上”。“那寶寶自己關上好不好?”
後來瞄了眼手機,自己給關上了。
給了他肯定、誇贊,看來加上運用這個小鬧鐘效果還不錯。
總的來說,也許是爸爸的滿足,和爸爸在一起可以看多幾分鐘的動畫,和媽媽一起看得少、看得短,所以總會找爸爸。
其實找爸爸也沒毛病,爸爸媽媽是不同的角色,給了不同的需求。
我的出發點,是孩子的一點變化,喚醒了我對自己的覺察,是不是哪裡忽略了寶寶。
原因二:經過近來對時間的複盤、對陪伴寶寶時間和質量的複盤,我醍醐灌頂。
工作日,一般情況,也就早上會有小30分鐘陪伴,這中間還包括了我的洗漱收拾時間等,邊洗漱收拾邊去引導寶、和他聊天,收拾完我就要去上班了。
寶寶起床時間多數是我洗漱時間是重合的。
滿打滿算20分鐘。
下班後,趁自己吃飯時間,忙一會自己的事情,有時候包括日更、或和家人視頻、或刷碗等其他事項。
路途上沒有完成文章類大日更,回家就接着忙。
因為到家時間晚,這一下,差不多晚上8點半、9點了。
孩子大部分時候是按10點、10點半能睡着,這期間,陪伴了2小時左右,滿打滿算1個半小時。
工作日一般一天能陪伴寶寶2小時左右。
周末的時候,我早起和往常一樣,去聽課、做筆記、運動……
日更的事有時會留在其他時間,還有一些其他事宜處理,如果班會、社群等。
忙差不多了去陪寶,哄睡午覺。
整個從早到晚一天下來,估計是不到6小時。
所以,更多時間我用在了個人提升和一些工作、其他職責事宜。
而寶爸天天時間會更多的去陪寶寶,不說質量如何,時間确實比我多。也是因為有他在陪寶寶,我才可以安心做自己的事情,感謝。
也許因為媽媽陪伴寶寶的時間沒有爸爸的多,所以孩子會想找爸爸。
改進方案:通過覺察、反思,我做了一些調整:
1、調整早起踐行放假後、過年期間,我把日更挪到了早起時間完成,因為日更是我每天都要完成的事項,如果當天沒有完成,總會心心念地想着。
像工作日,一些大的文章,睡覺前沒有完成都會等寶寶睡着,熬夜到11點多去完成,這也影響了我的早睡計劃。
這幾天我把日更早上完成後,很輕松。
一些課程可以趁寶寶中午睡覺、做家務的時候去聽。
這樣下來,我沒有了心理負擔,不用總想着去要日更而心不在焉,更能專心、高質量、很多時間去陪伴寶寶。
2、繼續學習、創新遊戲學習了一些親子遊戲,我陪伴寶寶時,和寶寶一起做遊戲。
進而發現,他很少去想要找爸爸看大馬動畫。
近來騎着搖搖馬,捧着麥克風,我給放《白龍馬》兒歌,自己邊騎邊唱,我們能玩好久一會呢。
趁孩子睡覺、看不到我拿手機時,學習一些親子遊戲,然後和寶寶一起。
孩子是很喜歡玩遊戲的呢。
3、看故事有時候哄睡時,覺得詞窮了,不知道給孩子講些什麼故事,有時就和他背背《三字經》《聲律啟蒙》、兒歌等。
所以之前就開啟了每日,或每周學幾個新故事,在陪寶寶時給寶寶講,增加了入睡效率,也增長了孩子的知識、故事面。
這幾天更多時間去陪伴寶寶,時長和質量都增加了好多。
通過覺察、反思,和定計劃方案,增加了親子感情。
不管孩子叫誰,就像媛姐前面說的, 爸爸媽媽是不同的角色,給了不同的需求。
而且我也在有意地去告訴孩子,爸爸媽媽都在,一直陪着寶寶呢,給予安quan感、信任感。
雖然爸爸媽媽有不同角色,但都不能缺席。
也就是說,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去覺察自己,如何可以給孩子更好地陪伴,助力他更快成長,增加見識和知識存量,為以後打下好基礎。
今天的覺察分享就到這裡啦,希望可以給大家帶去一點啟迪和幫助~
你還會從中發現哪些隐藏的育兒點呢?
今天的分享字數有些多,有時也有些多,6點11分開始,到7點31分結束,用了1小時20分鐘,近2000字。
發布完馬上去進行今日運動。
✌我是媛姐,親子文作者、家庭教育指導師,家庭教育終身學習者、踐行者,緻力于幫助更多家庭解決育兒困擾、幫助更多寫作者解決寫作困惑~
#從今天起記錄我的2023##2022育兒季##頭條創作挑戰賽##媛姐育兒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