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人口總數約460萬人,其中,80%以上是愛爾蘭人,其餘主要是英格蘭人和蘇格蘭人等。
愛爾蘭人屬于凱爾特人。
公元前6世紀,凱爾特人陸續從中歐入侵愛爾蘭,逐漸形成統一的文字和語言,建立起許多小王國,成為現代愛爾蘭人的祖先,但未能形成統一國家。
1169年英國入侵愛爾蘭。1541年起英王成為愛爾蘭國王。
但愛爾蘭的原住民,即凱爾特人,與英格蘭人之間長期存在矛盾。
當英國發生内戰時,凱爾特人暗中支持反對黨。當英國與歐洲發生戰争時,凱爾特人與英國的敵人合作。
1845年因為馬鈴薯欠收問題造成愛爾蘭大饑荒。
英國政府在能進口美洲糧食的情況下卻未提供太多協助,造成愛爾蘭人口減少了四分之一,讓許多愛爾蘭人對英國産生不滿,獨立運動由此開始。
1919年愛爾蘭議會以“愛爾蘭共和國”的名義發布了單方獨立宣言,但沒有得到國際上的承認。
1921年英國允許愛爾蘭南部26郡成立“自由邦”,成為永久中立國。
雙方達成《英愛條約》并于1922年獲得各方通過。
根據該條約,愛爾蘭南部26個郡成立自由邦,而被新教徒控制的北方6郡則選擇留在英國。
愛爾蘭從此處于南北分治狀态,北愛爾蘭問題也由此開始。
1949年英國承認愛爾蘭獨立建國,但同時英國議會通過《愛爾蘭法案》,重申對北愛爾蘭的主權。
1955年愛爾蘭加入聯合國。
次年愛爾蘭共和軍重新在仍屬英國的北部6郡開始活動,英國政府對其引發的暴力沖突極為頭痛。愛爾蘭共和軍是緻力于武力統一愛爾蘭的北愛爾蘭準軍事組織。
1973年北愛爾蘭就北愛歸屬問題舉行公民投票,結果大多數人願意留在英國。
但以新芬黨為代表的另一部分人堅決主張脫離英國,以實現南北愛爾蘭的統一。
為什麼北愛問題遲遲難以解決?
“勢”的層面
美國及愛爾蘭對英國北愛問題的介入大大增加了解決的難度。
北愛爾蘭問題的發展和最終解決與美國一直有莫大關系。
美國的愛爾蘭後裔是北愛爾蘭民族派的主要支持力量。
1845年至1852年愛爾蘭發生曆史上最嚴重的“大饑荒”,7年間愛爾蘭人口銳減四分之一。
除病死、餓死外,還有接近200萬人移居美國,他們構成後來支持愛爾蘭獨立的最大一支海外力量。
愛爾蘭裔美國人對北愛爾蘭民族主義運動的支持使其得以長久堅持。
前總統克林頓即是愛爾蘭裔,他對北愛爾蘭和平進程發揮了關鍵性作用。正是克林頓在1998年談判最後時刻的斡旋,才促成了《複活節協議》的達成。
此外,圍繞北愛爾蘭問題,英國和愛爾蘭之間一直存在主權争端。愛爾蘭支持北愛脫離英國實現愛爾蘭南北統一。
在此背景下,愛爾蘭共和軍對英國政府的暴力活動不斷升級,1990年代達到頂峰。
1993年英國和愛爾蘭簽署了一項具有曆史意義的“唐甯街協議”,雙方同意通過協議和合作的方式結束愛爾蘭的南北分裂局面。
愛爾蘭政府同意修改其憲法中有關北愛領土問題的條款,但表示應将其作為整個政治解決的一部分。
該協議設定了若幹框架,成為北愛和平進程正式啟動的标志。
1994年在北愛爾蘭進行了長達25年的暴力活動後,愛爾蘭共和軍發表聲明,實行“無條件的和不限期的”停火。
1995年英愛兩國政府宣布達成 “新框架協議”,其内容包括建立一個北愛議會,擁有有限行政和立法權;兩國承諾修改關于北愛地位的法建;根據北愛多數人意願決定北愛的地位等。
1998年英國、愛爾蘭及北愛兩派等沖突各方終于達成一項旨在結束長達30年流血沖突的曆史協議。
根據該協議,北愛爾蘭繼續留在英國,但将與愛爾蘭建立更加緊密的關系,北愛将成立新議會和負責協調同愛爾蘭關系的“南北委員會”。
同時,英國和愛爾蘭都将修改憲法,英國廢除《愛爾蘭法案》,愛爾蘭放棄對北愛的主權要求等。
5月英國的北愛爾蘭地區和愛爾蘭共和國舉行曆史性全民公決,并分别以71%和94%的投票結果通過了上述北愛和平協議。
“力”的層面
英國的政治影響力不複當年,使其對北愛的吸引力和控制力都大幅降低,不易掩蓋或轉移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矛盾問題。
北愛爾蘭問題集中在宗教歧視方面。
在北愛爾蘭内部,曆史上新教徒對天主教徒的歧視和抑制延續下來,并且愈發嚴重。
除新教徒一直獨攬政權外,在社會福利和教育方面,天主教徒也一直受到多種限制,如因學校采用新教儀式而使得天主教徒的孩子無法接受教育等。
這些分歧使得北愛爾蘭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間的界限非常分明,如同存在兩個社會。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前,英國冠于全球的綜合實力壓制了這些矛盾,反抗勢力也無力改變現狀。
但戰後的英國不比從前,被第一次世界大戰弄得虛弱不堪的英國,無力再打一場國内戰争,被迫于1921年與愛爾蘭臨時政府簽訂和約,承認愛爾蘭南部26郡為“自由邦”。
即使如此,該和約仍然遭到愛爾蘭共和軍部分領袖和戰士的堅決反對,他們立即宣布自己不再屬于自由邦,選出了自己的領袖,并展開了争取南北愛統一的武裝鬥争。
不過當時在北方6郡,由于英國幾個世紀的移民,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後裔已占多數,他們堅決主張北愛留在英國,這使北愛的“獨派”力量弱于“統派”力量。
正因如此,英國政府認為,北愛爾蘭的歸屬應由北愛爾蘭全體居民決定。
從1968年起,主張北愛脫離英國的天主教徒與願意繼續留在英國的新教徒以及英國當局之間的暴力沖突不斷升級。
英國政府既無力靠自願力量、和平手段使對手放下武器,也無力靠非自願力量、非和平手段使對手繳械投降,隻有憑借不斷讓步的談判力求解決争議。
當然,愛爾蘭也沒有足夠實力迫使英國放棄對北愛的主權要求。雙方在力量對峙上形成平衡對峙。
“策”的層面
英國政府在北愛爾蘭問題上沒有及時調整政策,導緻問題不斷升級和激化。
愛爾蘭南北分治以來,英國政府沒有意識到自身實力的相對下降和國際形勢的變化,對北愛爾蘭尋求自治權的行為一直采取強硬态度和“以暴制暴”的做法。
為消弭北愛地區民族主義(“獨派”力量)和聯合主義(“統派”力量)之間的沖突,英國政府采取了“隔離”策略。
首先,根據《英愛條約》安排新教徒獲得議會多數席位,并通過不公正地劃分選區的做法,使得新教徒能夠長期保持這一優勢。
這一做法直接導緻1921年新選舉出來的12名“獨派”天主教議員拒絕向北愛爾蘭議會宣誓,轉而向愛爾蘭議會宣誓。
其次,收回了地方議會加入自由邦的權力。
“隔離”策略使得對天主教徒的歧視進一步惡化。受1960年代美國民權運動的影響,一些北愛爾蘭青年組成北愛爾蘭民權協會,走上街頭要求廢除對天主教徒的歧視做法,給予天主教徒以平等權利。
該運動最終由于民族派和聯合派的沖突,演化成一場大規模的民族騷亂。
英國政府于1969年派軍隊進駐北愛爾蘭,但是由于軍方采取了偏袒聯合派的做法,不僅沒有消除騷亂,反而導緻騷亂的進一步升級。
1972年,英國收回了北愛爾蘭的自治權,對其進行“直接統治”,并解決了一些民權運動的要求。
但是,持續發生的暴力沖突證明英國政府的策略對北愛爾蘭問題已經難有作為。
問題的解決
直到1997年新工黨赢得大選,年輕的布萊爾提出了“第三條道路”的政綱。
具體到北愛爾蘭問題上,“第三條道路”主張以分權為核心,采取更為靈活和務實的政策,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雙方存在的分歧。
首先,在談判問題上采取不設前提條件的做法。之前在保守黨執政的18年裡,保守黨一直以愛爾蘭共和軍交出武器為前提,導緻和談始終處于停滞狀态。布萊爾改變了這一立場,采取在談判的同時共和軍平行解除武器的折中做法。
其次,賦予北愛爾蘭政府以更多自主權,建立一種“聯邦式分權”和“分權式聯邦”的雙層政府與地方的關系。在這一結構中,北愛爾蘭政府享有特殊地位,其行政和立法權力将大于蘇格蘭和威爾士議會。
第三,建立更為平等的北愛爾蘭族群關系。由民族派和聯合派組成跨族群和黨派的聯合政府。采用“單一可轉移投票”制,即依據各黨比例分配議會議席,在給予選民更多選擇的同時實現黨派平等。
在國際層面上,布萊爾政府同愛爾蘭就領土主權問題進行談判,促使愛爾蘭修改憲法放棄對北愛爾蘭的主權要求,為北愛爾蘭問題消除了最大的外部障礙。
同時利用美國愛爾蘭裔對北愛爾蘭黨派施加影響,推動和談進程。
1999年北愛議會選舉産生權力共享(由新教徒和天主教徒聯合組成)的北愛地方政府執行機構,正式吸納新芬黨進入北愛地方政府。
英國議會上下兩院相繼通過了地方管理權力法案,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批準該法案後,完成了向北愛地方政府移交管理權力的所有法律程序。
12月北愛曆史上第一個由原先對立的新教徒和天主教徒聯合組成的地方政府開始運作,标志着英國政府對北愛長達27年的直接統治正式宣告結束。
當日,愛爾蘭議會對憲法進行了修改,決定正式放棄對北愛爾蘭長達幾十年的領土要求。
通過創新建立一個有更高權益彈性的制度,可以讓利益沖突各方都能作出妥協,放棄原有的激進極端立場,避免隻有國家分裂才能實現的相對平衡。
——摘自拙著《國家統一的系統演化動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