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教育部發布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标準(2022年版)》
新課标将于2022年秋季學期
開始正式施行
此次教育部門針對舊版
做出多處調整
全面提升了小學及初級中學
藝術課權重
體現出國家對青少年藝術工作的高度重視
“藝術”課占總課時比例9%—11%
超越外語
成為小、初階段第四大主科
《義務教育課程(2022年版)》中
在藝術科目教學時間上
明确要求
書法在三至六年級語文中
每周安排1課時
可以看出
“藝術”在義務教育階段的
權重正不斷增加
學習書法等藝術課程
刻不容緩
學習書法
對孩子有哪些好處
一、修身養性,提高專注力
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講,練書法時要“澄神定慮,端己正容”。必須排除雜念、榮辱皆忘、全神貫注,達到入靜專一的狀态。學習書法需要耐心細緻,持之以恒。對于正在上學的學生來說,通過書法學習,可以逐步養成細緻耐心、自覺認真的習慣,同時有益于意志的鍛煉,進而促進文化課的學習。
二、糾正學生不良習慣
現在小學生的寫字姿勢、握筆姿勢普遍不正确。寫的字歪扭潦草,大小不勻。如此下去,學生便會養成不良的書寫習慣,出現近視、斜肩、駝背、脊椎彎曲等現象,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影響一生的發展。學習書法,對坐姿習慣都有要求,久而久之,會糾正學生一些不良習慣。
三、優化學生性格
練字培養人的柔性,有利于不良情緒的緩慢釋放。一些書體适合調節孩子情緒上的焦慮不安、偏執固執。比如楷書的提按、行頓如松如鐘,沉着穩健,對于孩子的開學焦慮症也有調節作用。
四、增強自信,提高學習成績
在競争越來越激烈的當今社會,一手漂亮的字,會給人留下好的印象。字寫得好,可以增強自信心,激發學習興趣,從而帶動其它學科成績的提高。 如今考試的卷面印象分也很重要,差一分,大學的檔次可能就要降一等!
五、培養榮辱感
學生學習書法,經常參加書法比賽,一方面是提高自己的寫字水平,更重要的是,在競賽中,可以培養學生的競技精神,讓孩子有榮辱感。
六、洗滌心靈
心理學家指出,練字能給人以振奮、激昂向上的力量。俗話說,養身要動,養心要靜,練字既有動,又有靜,可謂是最好的養生之道。
七、陶冶性情
習書者可以從書法中吸取“營養價值”很高的精神食糧,從而陶冶性情,排除心中不利于健康的憂慮和煩惱。
在開學季為孩子報名書法班,還可以培養孩子知禮守禮的意識,有效提高自身修養,在書法學習中感悟中華民族流淌在文字中的智慧之光。
書法學習小知識
正确的握筆姿勢
筆杆靠在食指關節處
拇指食指微分離或輕觸
食指略低于拇指
28種基本筆畫的寫法
1橫
橫畫要寫平穩,由于人的視覺的錯覺,橫畫不能寫成水平,而應寫成左低右高,收筆時稍按一下筆,使筆畫變重些。這樣,看起來才顯得平穩。
短橫的寫法是,輕下筆,由輕到重向右行筆大約寫到長橫的一半時停筆即收。筆畫稍向右上仰。如圖:
2豎
豎畫要寫垂直,下筆稍重,行筆垂直向下較輕,收筆稍重。如圖:
懸針豎的寫法同垂露,隻是收筆時由重到輕,出鋒收筆,筆畫出尖。見下圖:
短豎,寫法同垂露豎,隻是筆畫較短,短豎要寫得短粗有力。見下圖:
3撇
撇畫在一個字中很有裝飾性,會增加字的美感。撇有斜撇、豎撇、短撇之分。斜撇的寫法是,下筆稍重,由重到輕向左下行筆,收筆時出尖。如圖:
豎撇,下筆稍重,由重到輕向下行筆,行至撇的長度三分之二處,向左下撇出,收筆時出尖。如圖:
短撇,寫法同斜撇,隻是筆畫較短。短撇在字頭出現時,筆畫形态較平,如“幹、反、禾、後、丢”等字;
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現時,筆畫形态較斜,如“生、禾、失、朱”等字。如圖:
4捺
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斜捺,下筆較輕(輕落筆),向右下由輕到重行筆,行至捺腳處重按筆,然後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輕提筆拖出,收筆要出尖。如圖:
平捺,寫法同斜捺,但下筆時先要寫一小短橫,然後再向右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筆。如圖:
5點
點畫在—個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樣重要,是一個字的精神體現。點畫有右點、左點、豎點和長點之分。
右點,輕下筆,由輕到重向右下行筆,稍按後即收筆,不能重描,一次成畫。寫點關鍵要有行筆過程,萬不可筆尖一着紙就收筆。如圖:
左點,寫法基本同右點,但行筆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收筆時要頓筆。如圖:
豎點,實際上是右點的變形,當點在字頭居中出現時,人們習慣将點的收筆處與下面筆畫連接起來,因此,這種點形态比較直。如圖:
長點,是在右點的基礎上變長,行筆應慢一些。如圖
6提
提畫寫法是,下筆較重,由重到輕向右上行筆,收筆要出尖。提畫在不同的字中角度和長短略有不同。書寫時應該注意區别。如圖:
7豎鈎
下筆寫豎.到起鈎處,稍停向左上鈎出,出尖收筆,鈎的尖角約為45度,出鈎的部分要短一些。如圖:
8弧彎鈎
下筆稍輕,由輕到重向右下弧彎行筆,到起鈎處略頓筆向左上鈎出,收筆要出尖。書寫時下筆處和起鈎處上下應在一條垂直線上。如圖:
9戈鈎
下筆梢重,向右下弧直行筆,到起鈎處向上鈎出,收筆要出尖。寫戈鈎關鍵是要保持一定的弧度,大直、太彎都會影響整個字的美感。如圖:
10卧鈎
下筆稍輕,先向右下(筆畫由輕到重),再圓轉向右水平方向行筆,到起鈎處向左上鈎出,鈎要出尖,但不宜過大。如圖:
11豎彎
下筆寫短豎,再圓轉向右水平方向寫短橫,收筆稍重。如圖:
12豎彎鈎
在豎彎的基礎上,收筆時向上方鈎出,筆畫比豎彎要長一些。如圖:
13豎提
下筆寫豎,到适當處略頓筆向右上斜提,一筆寫成,提的收筆處出尖。如圖:
14橫鈎
下筆向右寫橫,行筆至起鈎處頓筆向左下輕快鈎出。注意鈎不宜太大,要把力量送到筆尖。如同:
15橫折
下筆從左到右寫橫,到折處稍頓筆再折筆向下寫豎。注意橫要平,豎要直,折要一筆寫成,中間不可間斷。折處不能寫成“尖角”,也不能頓筆過大,形成“兩個角”。如圖:
16橫折鈎
下筆寫短橫,略頓筆後折向下,有時稍稍向左傾斜一點,到起鈎處略頓筆後向左上方鈎出,一筆寫成。如圖:
17橫撇
下筆寫短橫,略頓筆後向左下寫撇。注意橫要稍向右上斜一點,撇要出尖,一筆寫成。如圖:
18撇折
先下筆寫短撇,出尖頓筆後折向右上寫提,注意折處要頓筆,收筆要出尖。如圖:
19撇點
下筆寫撇,不出尖頓筆後折向右下寫長點,收筆較重。注意上部撇和下部長點的角度要恰當。如圖:
20橫折彎鈎
下筆寫橫,頓筆折右下寫豎,爾後圓轉向右寫橫,到起鈎處略頓筆向上鈎出。注意彎處要圓轉,下面的橫要平,鈎要小,要出尖。如圖:
21豎折
下筆寫豎(有長、短之分),頓筆後向右寫橫,收筆較重。注意豎要直,橫要平,一筆寫成。如圖:
22豎折折鈎
下筆寫短豎,頓筆折向右寫橫,再頓筆折向左下寫豎鈎。注意豎鈎既不能太直,也不能太斜,鈎要小,要出尖。如圖:
23橫折提
下筆寫短橫,頓筆折向下寫豎,再頓筆向右上寫斜提。注意提要短一些斜一些,要出尖。如圖:
24橫折折撇
下筆寫短橫,略頓筆折向左下寫短撇,不出尖,不要太長,再折向右寫—小短橫,最後折向下撇出,出尖。如圖:
25橫撇彎鈎
下筆寫短橫,轉折處略頓筆後寫短撇,接着筆尖不離紙寫小彎鈎,鈎的方向往左上。如圖:
26橫折折折鈎
下筆寫短橫,右邊稍高些,略頓筆折向左下寫短撇,不出尖,不要太長,再折向右寫短橫,再折向左下寫彎鈎。注意最後的彎鈎要稍有弧度。如圖:
27橫折彎
下筆寫短橫,略頓筆折向下寫短豎,再圓轉向右寫短橫,收筆較重。如圖:
28豎折撇
下筆寫斜豎,略頓筆折向右寫短橫,再頓筆向左下撇出,出尖。如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