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腫瘤中心廖正銀教授回鄉探親時,免費給鄉親們看片并提出診療建議的視頻,引發關注。據視頻拍攝者介紹,逢年過節,廖正銀每次回家後,許多鄉親就會請他幫忙看片。不少網友為廖正銀的善舉點贊,但也有少數網友質疑其是否在非法行醫。我國實行較嚴格的醫師執業注冊制度,通過考試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可以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申請注冊;未注冊取得醫師執業證書,不得從事醫師執業活動。醫師經注冊後,可以在醫療衛生機構中按照注冊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别、執業範圍執業,從事相應的醫療衛生服務。網友的質疑在于,廖正銀教授在家中給鄉親看片,并沒有在其注冊的地點執業。
在此,我們需要明确的是,“行醫”是指有明确規範的醫療行為,從挂号分診、查體診斷、病曆書寫到最重要的病情處置,都遵循臨床診療路徑。患者支付對價,以獲得相應的醫療服務。由于醫療行為的特殊性,所以對執業主體、執業地點均有嚴格要求。醫療衛生機構未經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審批,不得從事超過執業範圍的診療活動。
在審判實踐中,遇到的非法行醫情形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參加臨床教學實踐的醫學生在沒有執業醫師監督、指導下參與診療活動,造成患者發生醫源性損害後果;另一種是美容院、養生館等不具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機構,為牟取暴利,開展某些醫療行為,造成較為嚴重的後果。這些都需要依法嚴肅處理。
而廖教授在回家探親期間,免費給鄉親看片、提出診療建議,是無償性、公益性行為,也是醫生的職責所在。
《中華人民共和醫師法》第三條規定,醫師應當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職業精神,恪守職業道德,遵守執業規範,提高執業水平,履行防病治病、保護人民健康的神聖職責。《醫師法》第二十三條規定,醫師在執業活動中應宣傳推廣與崗位相适應的健康科普知識,對患者及公衆進行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導。
因此,廖教授的行為一方面向公衆普及醫學知識,一方面以更靈活的方式,及時給予需要幫助的患者就醫指導和建議。
《醫師法》第十八條規定,醫師參加規範化培訓、進修、對口支援、會診、突發事件醫療救援、慈善或者其他公益性醫療、義診,可以不辦理相關變更注冊手續。這當然也是鼓勵醫師參與義診活動,讓更多患者受益。
腫瘤患者需要定期複查,并拍攝影像學片以評估占位病變是否增大,是否發生淋巴細胞浸潤或轉移。可想而知,面對這類疾病時,患者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也更加希望能盡早聯系到權威的醫學專家提供專業建議。廖教授免費為鄉親看片,并給予醫學建議,非但不屬于非法行醫,反而是值得肯定的良醫善舉。
當然,如果從更深層次思考,我們應客觀地認識到,我國城鄉醫療資源分配存在差異,盡管農村地區的醫療設施硬件已得到極大改善,但是高素質的醫學人才隊伍還有巨大的缺口,無法提供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一線城市的三甲醫院仍然擠滿了慕名求診的患者。廖教授的行為值得稱贊,但未來我們更希望借助網絡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升級醫療衛生機構的設備,通過AI影像讀圖、遠程會診等,讓更多的專家可以坐在診室内,以多學科問診的方式,為遠方的病患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文: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民事審判一庭 林濤
編輯:管仲瑤 肖薇
校對:馬楊
審核:徐秉楠 闫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