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内關于釣魚方面立法越來越完善,各種禁釣釣點、各種采捕标準、各種保護魚類,也就是說:釣友們需要學習的地方越來越多,尤其是對魚種認識方面需要急切加強。年輕的釣友其實還好,有些老年釣友可能真的有點兒吃力。
奇怪的魚很多
要不然釣到幾條保護魚種或者低于采捕标準的魚吃了又發了朋友圈的話會很煩:贈送白金手镯,當然一般不售賣的話沒有什麼大問題。而我們的很多釣友大部分都生活在城市,一年到頭也野釣不了那麼幾次,更何況去把一二級保護魚類以及各種采捕标準的魚認個遍?關于這一點,蓑笠哥支個招:把當地或者要去釣的地方有哪幾種弄清楚就可以了,也可以凡事不認識的一律放流。
今天蓑笠哥來盤點幾種經常釣友們認錯,而且有是保護魚類的說一遍,然後最新采捕标準上面容易混淆的盤點一遍。以免你釣到這種魚不小心帶回家吃了,還毫不知情地廣而告之,從而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普通魚沒有關系
華鳈和幼年胭脂魚
胭脂魚可是釣友們遭的“重災區”,幾乎每年都有人因食用、售賣胭脂魚被抓,判刑最高的是一對夫妻:七年(長期抓捕、售賣胭脂魚)。但是成年胭脂魚和幼年的胭脂魚長相區别很大,很多人把幼年的胭脂魚當做華鳈魚,兩者真的長得挺像。
區别:胭脂魚的背部要高一些、身體寬一些,至于花紋幼年期的很像。
小胭脂魚大多體色很暗
馬口和溪哥
馬口到目前為止還不是全國性的保護魚類,隻是在北京禁止食用這種魚。在北京之外的釣友沒有必要仔細區分,但是在北京的釣友要好好認清楚哦。兩者也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共同點:都是極為好吃的魚。
左溪哥右馬口
花鳅與泥鳅
這兩種魚都不是保護魚類,花鳅是很多養原生魚朋友喜歡的一種魚:身體很漂亮且小巧活潑。花鳅在除開西藏之外的地方廣泛存在,隻不過比起泥鳅來說要少很多,洞庭湖一帶特别的多。至于味道嗎,其實兩者麼有什麼明顯區别,今年還在菜市場買泥鳅的時候看到過(如果菜市場賣的泥鳅裡面一條花鳅都沒有,這是養殖的無疑)。
花鳅很漂亮
多鱗白魚和白甲魚以及麥穗魚
前兩種魚是保護魚類,後面最後一種是入侵物種(書上這麼說的,但是從小就釣)。隻不過保護的級别是二級以及僅限野生品種(就是說養殖的可以吃)。
白甲魚是保護動物
鋸齒倒刺鲃和泰鱗以及軍魚
鋸齒倒刺鲃可能很少人聽說過,不同的地方名字不同而已,魚還是這種魚。它在自然界分布得不多,但是也會有釣友經常在原産地釣到。它是國家二級保護魚類,很漂亮,釣到不要把它當泰鲮吃了然後發朋友圈。
不要認錯哦
蝦虎魚和松江鲈魚
事實上這兩種魚長得雖然像但是體型實在相差過大,絕大多數的釣友都不會把它認錯,而且松江鲈魚很少釣到。但是前年和一個釣友去一個山頂水庫釣魚的時候,他釣了一個大點兒的蝦虎,結果這貨死活說是“沙塘鳢”或者“松江鲈魚”的幼崽,廣東怎麼會有野生松江鲈魚?
體型上有很大區别
金線鲃和鳑鲏
前者是保護動物,後者是釣友們痛恨的魚種:鳑鲏不好吃就算了,嘴巴還小鬧窩還兇。它們長得挺像,隻不過鳑鲏寬一點薄一點,都是特别漂亮的魚。金線鲃分布廣泛,在兩廣地區的小溪裡面特别的多,不要把它當鳑鲏一起吃了我,你要罵過它的話就冤枉它了。
下面是牢底坐穿魚
花骨魚和重唇魚
兩種都不是保護動物,花骨魚比重唇魚漂亮,且重唇魚的體型一般比花骨魚大,至于味道花骨魚要好一些。原産地在黑龍江,現在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布,隻不過需要流水和特别的天氣才比較好釣。
花骨魚和重唇魚
白鳝和花鳗鲡
花鳗鲡是二級保護動物,蓑笠哥自己這輩子還一條都沒有釣到。但是白鳝就不是了,我自己也釣到過也看朋友釣到過,它比較喜歡濃腥,用活餌釣比較好,尤其是小河蝦。花鳗鲡很明顯要漂亮(姑且算)一點,白鳝肚子是白色背部是青色,它們都是一個科,算是親戚吧。
花鳗鲡和白鳝
最後,願各位釣友大鲫大鯉,不被這些“牢底坐穿魚”所累,期待喜歡釣魚的你點個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