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節律是生物體内的一種無形的“時鐘”,是生物體适應地球環境,并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生命特征。生物節律(生物鐘)具有“内源自主性”,人類和一切生物都要受到生物節律的控制與影響。
以接近24小時為周期的晝夜節律參與調控人體很多重要的生理過程,掌控着人類每日的睡眠、覺醒、進食、體溫、激素分泌和新陳代謝等各種生理活動的周期循環。
生物鐘一旦紊亂,将嚴重威脅人們的身心健康,包括生理影響如降低睡眠質量、降低免疫力等;病理影響如出現内分泌失調、消化系統疾病、心理疾病,部分可能誘發器質性病變。
研究發現生物節律同時也接收外界環境刺激信号,被影響和重置,與環境同步化。正如時間生物學奠基人科林·皮特裡格(Colin Pitterndrigh)提出的“生物鐘可以被周期性的環境信号所牽引”。而這個具有牽引作用且可以使節律與環境同步化的環境信号被稱為“授時因子”。
2017年,來自美國的三位來自美國的三位遺傳學家傑弗理·霍爾(Jeffrey Hall)、邁克爾·羅斯巴希(Michael Rosbash)和邁克爾·楊(Michael Young)因“發現控制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在進食時間、環境溫度、社交活動、藥物調節等諸多因素之間,光照是在生物鐘同步化過程中最強有力的授時因子。光的節律效應打開生命時鐘,人們嘗試利用人工光和自然光來促使紊亂的生物節律回歸正常。
那麼,光照是如何調節人體生物節律的呢?
簡單地說,光通過人眼的非視覺通路(人眼有視覺通路和非視覺通路),通過視網膜刺激自主感光神經節細胞(ipRGC),将光信号傳遞至視交叉上核(SCN)即節律中樞,SCN再以自主神經調節和激素分泌的方式輸出節律信号,同步其他組織器官的外周時鐘系統,完成生物節律的“校時”,實現對晝夜節律的調控,讓生物節律與環境24小時光暗周期保持同步。
在光健康應用領域,由蘇州瑞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能量光盒小安光照儀就是采用了光的健康機制,以達到通過光療調節生物節律、助眠安睡、舒緩情緒等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