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細菌性痢疾可以吃什麼?夏季天氣炎熱,各種病原菌都活躍起來,細菌性痢疾就是其中一種今天為您科普細菌性痢疾的相關知識,做好預防,防止細菌性痢疾纏身,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急性細菌性痢疾可以吃什麼?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夏季天氣炎熱,各種病原菌都活躍起來,細菌性痢疾就是其中一種。今天為您科普細菌性痢疾的相關知識,做好預防,防止細菌性痢疾纏身。
細菌性痢疾在我們雲南省的居民中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特别是在夏天。細菌性痢疾是痢疾中的一種,此外還有阿米巴痢疾。細菌性痢疾是帶有痢疾杆菌的病人或者帶菌者的大便,經過病人的手或蒼蠅等污染的食物,被人食用後進入了消化系統。如果食用者此時的胃功能較弱,所分泌的胃酸不能夠殺滅痢疾杆菌,這些病菌就會到達結腸(大腸)的下部,導緻發病。
細菌性痢疾發病的潛伏期大約為2—5天左右。開始的時候,病人有疲倦感和食欲不振,接着會突然出現畏寒、高熱,體溫在38℃—39℃。在此期間,病人還會出現下腹部疼痛和腹瀉。腹瀉開始的時候為水樣便,緊接着出現蛋清樣的粘液和血液混合的大便,再發展為膿血便。病人的腹瀉一天可達數次,多者可達20—30次。患者總感到排便不盡,總有便意,排便的量也很少,造成所謂“裡急後重”的感覺。此外,腹部絞疼、惡心口渴、舌苔發白變厚等是此類病人的特有症狀。也還有一些輕型細菌性痢疾的病人,其表現卻是不那麼典型的,他們可能沒有發熱,也沒有便血和腹瀉,腹瀉的次數也不多。此類病人單憑症狀是不容易确診的,而是要依靠實驗室的糞便培養來幫助診斷。否則,輕症可以轉化為重症,同時還存在着隐性傳染源的風險。
細菌性痢疾是一類法定報告傳染病,需要在傳染病醫院(或者隔離病室)進行治療。在規範的治療下,病人可以在幾天内進入康複期。患者在治療期間,經過糞便培養确證沒有痢疾杆菌後,方可出院。
病人出院以後,要在衛生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對家庭内的器具、被褥、房間和廁所進行全面的消毒,其家庭成員也需要到醫療機構進行糞便培養檢查,如果發現帶菌者,即使沒有症狀,也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接受治療。
預防細菌性痢疾的發生
一是要加強環境衛生設施的建設,管理好糞便,消滅蒼蠅。
二是要做好餐飲業的衛生管理,強化執法力度,特别是旅遊區的餐飲業和從業人員,更要提高執行《食品衛生法》的自覺性。
三是作為個人來說,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衛生,不進食生冷變質的食品和飲料,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為和習慣。
(來源:雲南省人口和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