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8月22日訊(記者高喜明)“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顔。”8月17日,“沿着長江讀懂中國——湖北千裡長江行”武漢都市圈探訪團走進黃梅縣東山問梅村,黃梅縣戲劇二團的演員們給大家表演起了黃梅戲經典曲目。
演員給探訪團表演黃梅戲。熊松 攝
“黃梅戲原名黃梅采茶戲、黃梅調,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與京劇、越劇、評劇、豫劇并稱‘中國五大戲曲’。”黃梅縣戲劇創作室主任陳章華介紹,黃梅戲發源于湖北黃梅縣,萌芽于明萬曆年間,形成于明末清初。史書記載,黃梅歌風很盛,尤以采茶歌為最,黃梅北部山區盛産茶葉,每年清明谷雨前後,成群結隊的青年男女上山采茶,他們用山歌小調或叙事民歌的形式,或獨唱抒情,或彼此唱和,形成了黃梅采茶戲。
東山問梅村天天有沉浸式黃梅戲演出。熊松 攝
陳章華介紹,黃梅地處長江北岸,舊時大部分地勢低于江岸,自然災害頻繁,水災更為突出。災民為了謀生,逃荒到安徽安慶等地,黃梅采茶戲由此在當地廣為傳唱。“徽商有錢,留住了黃梅過來的戲班。”陳章華說,經過當地不斷改良加入弦樂等元素後,黃梅戲唱腔變得更加溫婉,格調明快抒情,更加通俗易懂,具有豐富的表現力。1955年,黃梅戲《天仙配》拍成電影《天仙配》播出後,在全國觀衆中引起轟動。随着“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顔”優美旋律的飄揚,黃梅戲藝術一時風靡大江南北。
“所以,黃梅戲是發源形成于湖北黃梅,壯大繁榮于安徽安慶的地方戲曲。黃梅戲是大家的,也是長江文化交流融合的成果。”陳章華說。
探訪團欣賞黃梅戲表演。熊松 攝
如今,在黃梅戲的發源地,依然可以看到“一去二三裡,村村都有戲”的盛況,而且在傳統戲曲基礎上求新求變,譬如東山問梅村緻力于打造非遺文旅景區,天天有沉浸式黃梅戲演出;小池鎮正在籌建戲曲文化小鎮,該項目總占地面積4300畝,核心景觀區占地面積2800畝,預計2025年完工,将打造戲曲文旅IP,孵化戲曲關聯産業,打造全國最大的黃梅戲文創産業園,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提升黃梅美譽度。
了解到黃梅戲的發展曆程,探訪團成員、武漢工商學院文法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大三學生周楚堯感慨道:“長江文化真是開放包容,黃梅戲竟然是湖北、安徽兩地戲曲融合的結果。”
【編輯:鄧臘秀】
更多精彩内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