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是一種傳統彈撥樂器,可以彈奏音樂,與枇杷讀音相近,而枇杷是一種水果,其果皮表面覆蓋着細小的絨毛,枇杷的花期在每年的十月份到十二月份,适合生長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中,在養護過程中需要提供為枇杷提供全天的光照,才能使其生長茂盛。
琵琶憑其細膩入耳的音色,成為古代中國樂曲演奏的重頭戲。一曲暫歇,聲尤不絕。從古至今,演奏琵琶的人不少,但它是何年何月出現在中原大地上的,卻少有人知。
入夏之日,驕陽似火,午後喘息片刻,某甲将平日裡擊鼓之器,名曰鼗鼓,張上腸弦,嘣嘣嘣,苦中作樂。是謂繃鼓張弦,此乃琵琶的雛形,稱“弦鼗”。
細君臨走前想帶走一件樂器聊以慰藉,長路漫漫,馬兒作伴,為适應馬上奏樂,又參考了弦鼗和琴瑟等樂器制成了後世所謂的“秦漢子”,“秦琵琶”。
你沒看錯,就是枇杷,因為從晉代以後,才從琴、瑟等字創造了琵琶兩個新字。
在魏晉時期那種紛亂雜陳、群魔亂舞的年代,偏有一股清流,别人炫富特意在院外晾曬绫羅綢緞,他卻用竹竿挑個圍裙,這正是竹林七賢之一阮鹹。
如此之人必然與當時之事格格不入,他寄情藥酒,任達曠放,加上其祖父阮瑀就善音律,常鼓琴撫弦而歌。叔父阮籍更有琴曲酒狂癫世之作,這大好的音樂基因造就了阮鹹不僅善于彈琴移調,且親自動手豐肥此器。
此時秦琵琶已制作考究,取丹澤北部之嘉桐,于每年春日裁三尺五寸,張柞蠶絲四弦,加以刻飾流離,阮鹹仍嫌其發音纖柔,無法訴盡生平志,經其對音箱和弦柱改良後流傳至今,被後世稱為阮。
阮鹹躲在竹林裡彈着琴,兩耳不聞窗外事,殊不知在千裡之外,由于連年戰亂,西北邊境少數民族開始向内地遷徙,琵琶的真身正從張骞開啟的絲綢之路上随着胡樂呼嘯而來。
目前的研究資料表明現世之琵琶,最早是源于波斯。它是至少在公元前就已經流行于中亞、伊朗或波斯等地區的一種琉特琴,它是印度烏德琴、琵琶和也門卡恩布琴的鼻祖。
波斯傳入新疆後,形成當地的龜茲樂,後沿着天山北麓、南麓地區随着戰争、民族遷徙一路到了中原地帶,與當地音樂風格形成鮮明對比,被稱為胡樂,主奏樂器就叫胡琵琶。
從北齊天子聘胡女為後到士大夫以彈胡琵琶為時尚,再到黎民百姓,都送禮隻送胡琵琶。就連隋唐宮廷樂師考核聘任,皆以胡樂風格的坐部伎、立部伎為榮,不達标的則去演奏雅樂,也就是本土的琵琶樂。
有長安大街多日未雨,人們竟以彈琵琶求雨,長安大街東市西市各請高人,長安莊嚴寺的和尚段善本,着女裝,戴假發,在長安大街西市彩樓上一曲移調的新翻《羽調六幺》,折服衆生,傳為佳話。
胡琵琶就是它自西域遠道而來,那裡多為畜牧狩獵、居無定所的遊牧民族在馬上奏樂。為了保持穩定,避免騎行項還是五弦曲項、直項,這些胡琵琶一直都是橫抱,或稍斜向下,以左手之腕力承擔樂器部分重量。
到了國力昌盛,天下太平的大唐王朝,起初多為宮廷之樂, 随着演奏環境的變化,為了減小琵琶頸部對左手的壓力,演奏者們更多的解放左手。于是斜上方抱持的姿勢逐漸普及開來,在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畫家所作《韓熙載夜宴圖》中可以看到琵琶已經是斜上方抱持。
後來技藝高超的琵琶演奏家越來越多, 為了充分發揮左手技巧和右手表現力,增加了琵琶的琴柱,使得左手有了更大幅度的演奏區域,由此琵琶徹底站起來了,呈豎抱演奏,彈琵琶的撥子也以指彈取代,被稱為搊琵琶。
長安莊嚴寺的段善本和尚不僅善于扮女裝搏頭彩,還用皮弦代替了絲弦,練就一套新内功,據說 聲如風雷,他人不能成聲。
此外,其他演奏家也開始增加琵琶的品柱,擴寬了琵琶的音域,以适用于更多音樂的合奏和伴奏,在形制和技法上也是盡心探求,務使彰明。
宋元以後,随着曲藝音樂的發展,琵琶快速的和民間音樂結合,大江南北市井僻巷,随處可見琵琶身影,成為了民間音樂中不可缺少的樂器之一。
到了明清,則廣泛應用于民間的器樂合奏,在北方以弦索十三套為代表,在南方以江南絲竹、彈詞為魁首,琵琶在民族器樂中異彩紛呈現。
聽一段琵琶,喝一杯熱茶,悠着點悠着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