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幾個年俗文化?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 題:這是春節新的打開方式——數說年俗四大變,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春節的幾個年俗文化?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 題:這是春節新的打開方式——數說年俗四大變
新華社記者于佳欣、周蕊
正月十五鬧花燈。“親手做個花燈,迎接十五,也告别春節。”北京市民王女士說。熱鬧元宵節的到來,也宣告狗年春節的“閃亮”結束。
歲歲“年”相似,年年“俗”不同。古老的中國年,在科技進步和理念更新的推動下,正悄然改變。年俗,正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300%——從狂囤年貨到随時吃鮮
吃,是過年的頭等大事。以往,雞鴨魚肉囤一冰箱;如今,各種生鮮随吃随買。
“一到過年就忍不住到超市瘋狂采購,到最後不少食物吃不掉,成了‘垃圾’年貨。”老家在山西的張女士說。不過狗年春節,她一改“甯可剩下,也不省下”的想法,春節期間才下單,因為“更快、更新鮮”。她的采購清單上,大多是鮮奶、火龍果、帝王蟹等生鮮産品。
以往因為快遞問題,生鮮産品很難在春節期間成為“寵兒”。但今年春節,不少電商和物流企業推出“春節不打烊”活動,并且承諾春節期間也能随用随買,一天送到家,讓“鮮味”在春節“一鮮到底”。根據天貓春節“照常買”的統計,春節期間,進口生鮮成交額同比增長近300%。
從扛着年貨包回家,到貨比人先到家,再到春節期間“随時買”,人們吃的方式的變化,既是對美好生活和品質消費的需求使然,也折射了網購和快遞行業的與“食”俱進、快速發展。
3.86億人次——從回家團聚到全家出遊
每次春節,老家在山西的韓女士和老家在江西的愛人都為去誰家過年争論半天。今年這個問題有了全新的解決方案——倆人選擇帶上老人和孩子一起飛到廣西去感受春意。“隻要家人在一起,在哪都是過年,也讓父母散散心。”
回家,曾經是春節的核心。如今,春節也可能是與親友團聚的一次旅行。“父母在,不遠遊”變成了“父母在,一起遊”,團圓的觀念正在發生變化。
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心的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全國共接待遊客3.86億人次,同比增長12.1%,實現旅遊收入4750億元,同比增長12.6%。而度假休閑超越景點觀光成為居民春節假日出遊的第一動機。
春秋旅遊反饋,在國内遊中,家庭遊客占所有遊客比重五成以上。攜程旅遊網數據顯示,“70後”“80後”遊客攜全家老小出國過年,是春節出境遊的主力軍。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說,我國旅遊消費已進入快速發展通道,旅遊過年的火爆,既是人們收入提升、消費結構變化的體現,也折射出人們對于團圓理念的變化。
57.23億元——從K歌搓麻到詩和遠方
就在10年前,大年初一還是大多數電影院、書店、博物館的例行休息日。而如今,與家人一同觀影、逛書店、看展覽過年,成為春節長假的熱門文化活動之選。
據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統計,春節黃金周期間,中國電影票房為57.23億元,同比增長66.94%;正月初一的票房達12.68億元,成為我國電影市場單日票房冠軍。
回望春節電影市場,大量人群返鄉,三四線城市居民成為觀影主力。根據貓眼電影數據,近幾年春節檔電影,三線及以下城市的票房收入占比和觀影人次占比均有大幅提升,從2015至2018年均提升了10個左右百分點。
而與以往相比,春節影院裡也湧動着“白發浪潮”。淘票票數據顯示,僅大年初一,單場購票三張及以上的用戶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90%。再次印證,過文化年已經成為一家人的新年俗。
過年的娛樂活動,從曾經的K歌搓麻,變成了現在的泡影院、逛書店、看展覽。“我國的文化消費潛在規模為4.7萬億元,實際消費缺口逾3萬億元,随着從物質向精神消費的轉型,文化消費将迎來廣闊空間。”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說。
370萬人——從一票難求到搭順風車
移動互聯網時代,共享經濟正慢慢滲透進人們的衣食住行。在共享經濟浪潮下,過年也有了新變化。
坐個順風車回家,約個大廚上門做飯,出門遊住個共享民宿……在互聯網行業工作的張先生今年春節過的也是互聯網範兒十足。
對于一票難求的春運來說,順風車的方式解決了不少人春節回家的燃眉之急。滴滴順風車公布的春節跨城大數據顯示,春節黃金周期間,約有370萬人乘坐順風車完成跨城出行,且訂單數量在不斷增長。
在全球共享住宿平台愛彼迎上,大部分中國遊客傾向于選擇共享住宿,與境外民宿房東同住一片屋檐下。
共享經濟在利用閑置資源促進綠色經濟的同時,也讓人們在“擁擠”的春節有了更多樣化和舒心的選擇,為年俗帶來了不一樣的味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