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會。曹慶 攝
8月20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教授朱明旗、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高級工程師曹慶等4人走進陝南佛坪自然保護區涼風垭一帶,開展真菌種類、分布格局調查。同時,也在陝西南部佛坪原始森林裡開始了一段“童話奇遇”。靜谧的原始森林裡光影搖曳,不計其數的喬木、灌木、苔藓、花草等錯落有緻地生長,各式各樣的真菌不時在樹幹、枯木、草叢中探頭探腦。
它們菌蓋、菌柄或象漏鬥、小傘、杯盤,或象鋼盔、珊瑚,呈肉粉、灰白、鮮紅、金黃等色彩缤紛,有的渾圓肥厚,有的樸素纖巧,有的如花似蝶,有的滄桑虬勁,不經意間就讓腐朽斑駁的樹幹煥發出美麗和生機,其中有的真菌曹慶也是第一次看到。
看着這些枯木生“花”、“彩虹”色調的蘑菇,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學生楊敏珏開心得直呼:“這裡的蘑菇就是‘魔’!”
光影中的“小傘”。趙建強 攝
如花似蝶。曹慶 攝
紅色的真菌。曹慶 攝
粉色珊瑚菌。趙納勳 攝
珊瑚菌又名“掃帚菌”;該菌體形俊俏,色澤秀美。珊瑚菌有很多的品種,顔色豔麗,有紅、黃、白等色。珊瑚菌科各屬含有不少質地脆嫩、别具風味的食用菌,是我國野生食菌資源中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珊瑚菌在世界很有名氣,被稱為野生之花,鮮甜爽囗,含有15種氨基酸,其中有6種人體必需氨基酸,還可以用藥,具有和胃現氣、祛風、破血緩中等作用。
黃色珊瑚菌。趙納勳 攝
枯木生花。趙納勳 攝
金蘑菇。曹慶 攝
金蘑菇,又名黃綠蜜環菌,黃環菌。“黃綠蜜環菌”産地極少,現僅知生長于北美某地和中國四川石渠縣草原。“石渠白菌”當地牧民賦予它一個高貴的名字--“色學”,即“金蘑菇”之意。綿綿祁連山下,每至夏日雨後,廣袤的草原上金燦燦如顆顆珍珠者便是此物。
森林“清道夫”密環菌。趙納勳 攝
密環菌是一種菌類,天麻無根無葉,主要靠密環菌供給營養。是一種寄生真菌,在自然界,能在600多種樹木或草本植物上生存。密環菌不僅在活樹、草根上寄生,而且能在死樹的根和莖幹上繁衍,靠分解木材中的纖維素、木質素獲得營養。同時,密環菌可将這些物質變為腐殖質,增加森林土壤的營養,又斷絕了一些森林害蟲孿生和越冬的場所,起到了森林“清道夫”的作用,為林地清理出有利于再生長的空間。
牛肝菌。曹慶 攝
牛肝菌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統稱,是野生而可以食用的菇菌類,其中除少數品種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外,大部分品種均可食用。主要有白、黃、黑牛肝菌。
樹幹上的“花朵”。吳燕峰 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