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副院長、神經中心主任醫師 王 勁
最新的神經科門診調查顯示,約1/3病人的症狀不能用現有醫學知識解釋,包括震顫、抽搐、癱瘓、昏迷等,多見于女性,但不分種族及年齡。這類“怪病”最早可追溯至3000多年前。土耳其古赫梯人的國王在一場駭人的雷電風暴後出現了言語障礙,雖然症狀逐漸緩解,但數年後,他夢到了雷電風暴,症狀複發了。國王的仆人把這歸結為暴風雨神在發怒。曆史上許多民族碰到此類“怪病”時,都将其歸于神的旨意、巫術或鬼魂附體。
回顧曆史,第一次科學記載此類“怪病”大約是在公元前400年, 西方醫學奠基人、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将其命名為“歇斯底裡(希臘語為hysteria)”,認為是子宮(希臘語為hystera)在體内遊走所緻。 如今,歇斯底裡一詞通常指情緒激動、舉止失常,常常用于女性。
歇斯底裡的發病在19世紀達到高峰。人們逐漸意識到,該病并非子宮所緻,而是大腦。法國神經病學之父讓—馬丁·夏爾科詳細描述了歇斯底裡的臨床症狀,病人去世後,他還會對其大腦進行屍檢。夏爾科研究指出,歇斯底裡在男性中并不少見,隻是沒報道出來而已,法國國家鐵路公司很多工人在受到輕微工傷後就出現了歇斯底裡症狀。夏爾科的發現激勵了不少後來者投身到“怪病”的研究中,包括神經病學大家巴賓斯基、簡奈特和弗洛伊德,但他們認為歇斯底裡是心理疾病而非神經疾病(大腦疾病)。
弗洛伊德認為,歇斯底裡患者大多在兒時遭受過虐待,心理創傷轉化為軀體症狀,因此他稱之為 “轉換性疾病”,後來不少醫生認為這個診斷名稱很難被患者接受,将其改為“功能性神經病”。從此,該病從神經病學中剝離出來,劃到了精神疾病範疇。弗洛伊德這一理論在20世紀初曾紅極一時,後來臨床上“轉換性疾病”的診斷日趨減少,有些人便認為它隻是維多利亞時代的特殊産物。
不過,1990年,瑞典某醫院急診室先後接收了數例重症患兒,他們四肢不能動、不能講話及進食,患兒數月甚至數年都處于這種狀态。他們的共性就是來自難民家庭,并且家庭中有鮮明的種族和宗教背景。專家猜測,患兒家庭申請政治避難被拒可能是誘因之一。2000年後,又出現了數百例類似病例。2014年,瑞典正式認定這是一種新的病症,并将它命名為“絕望放棄綜合征”。有人認為,該病本質就是歇斯底裡。
曆代醫生極力尋找歇斯底裡的病因,絕大多數以失敗告終,不少醫生便懷疑它是患者沒病裝病或臆想出來的病。這種态度使得該病沒能得到社會應有的關注,再加上大部分醫生并不熟悉如何診斷,患者往往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如今,在不少醫生的共同努力下,這一狀況略有改觀,診療功能性神經病的門診越來越多。近十幾年,功能核磁共振研究使醫學界對該病的發生和治療有了新的認識。研究人員發現,功能性神經病患者的腦功能核磁共振圖像與裝病者完全不同,前者控制運動的大腦皮層區域和控制情感的大腦區域有異常密切的關聯,至少在部分功能性神經病患者中“其大腦的情感通路綁架了運動系統”。這些發現證明功能性神經病的症狀不是患者自己可以控制的。
人們逐漸意識到,功能性神經病和多種因素有關,易感因素包括兒童時期的創傷經曆、受過軀體損傷、情緒異常和焦慮症等;誘發因素包括軀體損傷、生活中的精神壓力;維系因素包括患者無法及時獲取有效的診斷和治療、對該病的反應和認知等。然而,至今沒有一個緻病機制假說能被衆多學者認可,人類仍無法解釋這些因素是怎樣互相作用,從而導緻功能性神經病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