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一鏡到底?
個人認為是通片一個鏡頭,從開機跟拍到結束一次完成,沒有切換沒有剪輯。
一鏡到底在整個電影曆史中,都是嘗試的多成功的少。因為這對演員有很高要求,台詞和演技不能卡,一卡毀一長短。
特别是群演的時候,走位台詞不能出現任何失誤,如果演的是追逐戲,對攝影師的要求就更高了。
下面一起來看看,被嚴重低估的15部一鏡到底電影吧。
(以下不分排名,按上映時間由近到遠)
Top1
1917
2019年丨豆瓣評分:8.5
一鏡到底的戰争片神作,超強代入感和沉浸感,第92屆奧斯卡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獲獎作品。
針對是一鏡到底還是僞一鏡到底,正反兩派都争論很多,但我覺得人家整合的确實很絲滑。
演員與攝像機需要持續穿越,多個戰壕、農場、廢墟、河、樹林等近六七個主要場景,配合後期剪輯、特效公司背景置換、數字化處理,将十幾個鏡頭整合成“一個”長鏡頭。
據幕後解釋,光劇組演員編排的時間就達到了半年之久。
Top2
維多利亞
2015年丨豆瓣評分:7.1
完全的真實拍攝,全片都是在一天内完成,盡管隻有一個鏡頭,整部影片卻并沒有削弱戲劇的情節。
Top3
路邊野餐
2015年丨豆瓣評分:7.9
中國導演畢贛憑借一個41分鐘的長鏡頭,抓住了電影節觀衆和評委的心,征服金馬獎。
電影用了艾麗莎、佳能5D3和佳能550D,長鏡頭一共拍了三條,其中包括用DV拍的一條。
Top4
鳥人
2014年丨豆瓣評分:8.0
這是一部僞一鏡到底的傑作,由十多個長鏡頭組成。
主要創作人員巧妙地使用了,特殊效果以及拍攝和編輯技術,使觀衆無法輕松感知剪輯點。
這部電影獲得了第87屆奧斯卡最佳影片以及最佳攝影獎。
Top5
地心引力
2013年丨豆瓣評分:7.9
開場運用了無法想象的科技技術以及攝影機運動,呈現太空的無邊無際以及恐怖的災難感。
影片中選擇用單個鏡頭來陳述事實,攝影機連續重複拍攝、旋轉、翻轉,再移到視點鏡頭的方式,和電影裡過山車一樣的失重感非常吻合。
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憑此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
Top6
大空港2013
2013年丨豆瓣評分:8.3
本片拍攝一共6天,每天早晨租用松本機場4小時。化妝布景提前開始,最後進行拍攝,每天隻拍一條,每條100分鐘。
可以想象一下導演扛着攝像機,在小小的機場裡跑足了一百分鐘,這是何等吃力的事情。
聽導演回憶說,當天拍攝完成卸下攝影機之後,就直接累倒在機場上,躺在地上一直喘氣。
Top7
人類之子
2006年丨豆瓣評分:7.6
導演卡隆是以獨特的長鏡頭和場面調度而蜚聲國際的。此片毫無懸念的入圍,2006年讓觀衆目瞪口呆的一鏡到底幾乎也為了影史教科書。
劇組特别研究設計了一個360度的攝影腳架,與車輛結合。
這顆鏡頭除了一鏡到底的難度外,在狹小的車内能夠呈現這樣的張力、演員的表演也配合的完美無瑕。
Top8
九條命
2005年丨豆瓣評分:7.6
本片時長115分鐘,是由9段獨立成章的故事組成的,每個短片都是一鏡到底。
Top9
大事件
2004年丨豆瓣評分:6.8
導演杜琪峰憑借開場的7分鐘長鏡頭,足以讓他拿下金馬獎最佳導演。
這場戲困難在于每個角色的配合、場面調度和攝影機運動,每一個環節都必須非常緊密,幾乎不能失誤,最終的成果也保有電影的緊湊和動作場面。
Top10
老男孩
2003年丨豆瓣評分:8.2
韓國導演樸贊郁的經典“複仇三部曲”之一,是國際影史經典。
扭曲的劇本以及精彩的暴力美學,絕對影響了近十年的黑幫電影,其中一場主角與幫派的“走廊大戰”更是以一鏡到底呈現。
樸贊郁刻意打破窄小走廊的空間感,以水平移動的方式拍攝這場大亂鬥,除了運鏡上面的困難外,每個演員也都必須貨真價實的“對打”。
Top11
俄羅斯方舟
2002年丨豆瓣評分:7.6
本片總共嘗試了四次,前三次都因為技術問題失敗了,第四次才拍攝成功。
影片全長99分鐘,遠算不上最長的單鏡頭影片,但從藝術水準上來說,無疑是最優秀的一部。
Top12
時間編碼
2000年丨豆瓣評分:7.3
确切地說,這就是一部試驗電影,整部電影從頭到尾平均分為四個畫面。每一個畫面都是一個超過90分鐘的長鏡頭。
這四個框架在情節中相互補充,并有機地控制了不同框架的聲音效果,從而完全取代了之前電影叙事中的蒙太奇角色。
Top13
辣手神探
1992年丨豆瓣評分:7.9
如果說吳宇森是執導槍戰的高手,我想沒什麼人會反對,尤其他在影片中一場醫院的一鏡到底堪稱影史經典槍戰之一。
周潤發和梁朝偉兩人從醫院殺進殺出、非常帥氣,但其實需要非常精密的人物安排,以及道具擺設才能完成這樣的鏡頭。
Top14
大決戰系列
1991年-1992年丨豆瓣評分:8.4
淮海戰役黃維兵團的行軍鏡頭,是中國軍影史上最牛最經典的長鏡頭,沒有之一。
全長近3分鐘,一鏡到底,氣勢恢宏,場面壯觀,還原曆史,親身經曆般目睹了一次戰争年代的行軍場面。
Top15
奪魂索
1948年丨豆瓣評分:8.1
導演希區柯克首部彩色電影,整個故事都發生在一間房子裡,靠演員背影黑幕轉場造成連續畫面,來制造觀衆視覺連貫的假象。
有争議說這是僞“一鏡到底”,但我覺得1948年技術有限,膠片就那麼長,大師一鏡到底的能力毋庸置疑。他用轉場換鏡的手段,完美彌補了技術缺陷,更能體現大師的手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