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驢以前曾是一種勞動工具,由于它的體型較小,一般隻能用于拉車、磨面等勞動強度不高的農活。現在随着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在農村已經很難見到各種牲口,更不用說用途不太廣泛的小毛驢了。然而近日在農村,“草根影像”卻有幸見到一對養殖小毛驢的夫妻。
大叔姓孫,皖北地區農村人,很多年前就靠養殖為業,通過數年來的發展,養殖事業也是越做越大。孫大叔介紹:“天上龍肉,地下驢肉,在安徽、河南等地,一直有吃驢肉的傳統,在不遠的地方還有一個叫麥仁的集鎮,賣驢肉的就有數十家之多,生意好到當地竟無驢可供食用。”
為了滿足顧客的需求,一些從業人員不得不遠赴甘肅、山東等地采購小毛驢,然後拉回來處理。孫大叔看到這其中的商機,就從始從事毛驢養殖行業,圖中這些小毛驢就是從内蒙古采購過來的,現在才幾個月的年齡,還沒有到出售的時候。
再經過半年多的喂養,一頭驢子可以長到600斤左右,這時就可以出售了。大媽介紹:“這種喂養的驢子基本上以食用為主了,如果整頭出售的話,現在的價格為每斤18元左右,一頭成年的毛驢可以賣到9000-10000元。”
不過驢子的食量比較大,吃的基本上跟牛差不多,其主要飼料為秋天時青儲的玉米稭稈,再加入一定的麥麸和顆粒料。去掉養殖成本和每頭3000元左右的購買成本,一頭成年毛驢出售之後大約僅能獲得1000元左右的利潤。
如果遇到驢子生病甚至病死的情況,那損失可就大了。好在這種肉驢的适應性強,剛運輸回來的時候不會像牛那樣出現應激反應,在溫度特别低的時候做好保暖工作即可。大媽介紹,他們一年大約可養殖100頭毛驢,盈利在十萬元左右,比兩個人外出打工強一點,不過付出的勞動卻要比打工多得多。
這是孫大叔養殖場青儲的玉米稭稈,可長期供驢子和黃牛食用。這些稭稈是秋天時收購過來的,每斤的價格在1毛錢左右,用稭稈粉碎機打碎之後存儲在這個池子裡面發酵,上面用塑料布蓋嚴,可以一直吃到夏天,然後再補充一些新鮮的草料。
談到銷路問題,孫大叔自豪地表示:“隻要你能養得出來,有多少都能賣掉,而且不用走出家門,有專門的經紀人上門來拉,所以銷售根本不成問題!”原來,當地人吃“鬼子肉”(對驢肉的一種蔑稱)的比較多,而從事養殖的農戶又特别少,飯店的主人都設法打聽哪兒有小毛驢,在存貨用完之前都會主動訂購一頭。
說起驢血為什麼是白色的,孫大叔笑稱:“其實驢血也是紅色的,白顔色的是驢的血清,據說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經常有來自省城合肥的客人到他這裡從驢身上采取血清呢,具體有什麼用途,咱也說不清楚。”你知道驢血清有什麼用途嗎?歡迎關注交流,更多農村緻富故事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