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多的民族緻使印尼的音樂文化絢麗多彩, 印度民歌的風格極為多樣,題材以表現愛情,熱帶風光為多。旋律緩慢、悠揚、富于抒情性。這些印尼歌曲的确是以優美的旋律、徐緩的節奏和獨特的風味,将人們帶進了夢幻般美麗的南洋風光中。
美麗的梭羅河
《美麗的梭羅河》(另譯為:桫椤河)是一首印度尼西亞民歌風的音樂作品,由印度尼西亞業餘作曲家格桑·馬爾托哈爾托諾創作于1940年。
這首歌曲的曲調和歌詞都氣勢宏大,立意悠遠,展現了熱帶人民熱愛自然與生活的精神風貌,以及河流表現出的旺盛生命力。風格來自當地的受葡萄牙音樂影響的Keroncong風民歌。
星星索
《星星索》(Sing Sing So)是一首印尼蘇門答臘中部地區巴塔克人(Toba Batak)的船歌。這首印尼民歌是無伴奏合唱曲,以固定音型“啊,星星索”作為伴唱。星星索是劃船時随着船槳起落節奏而發出的聲音。曲調緩慢、悠揚,略帶哀傷。唱法柔和松弛,表達了一種思念之情。
劃船歌
當年大街小巷都風靡的《甜蜜蜜》,印尼原版歌名為《Dayung Sampan》,即印尼民歌《劃船歌》,它是印尼萬登地區的民謠,主要描述了印尼萬登地區的人是以捕魚謀生的。
哎呦媽媽
《哎呦媽媽》(Ayo Mama)是經典的印度尼西亞民族歌曲,這是一首獻給母親的歌曲,旋律有明顯的南洋特色,歌詞的俏皮風格,至今都為世界各地廣為流傳。
寶貝
說到《寶貝》一曲,不得不提生活在印尼蘇門答臘西北部山區的馬達族人,具有獨特的文化現象,其文字、穿戴及崇尚牛角的習俗,類似我國西南的瑤族、苗族,有專家學者認為,他們的先人由中國移民到那裡。馬達族的民間歌曲委婉悠揚動聽,産生的優秀印尼革命歌曲《寶貝》聞名遐迩。
莎麗楠蒂
歌曲細膩地表現了青春期的少女怎樣在父母面前掩飾自己初萌的愛情。歌詞:莎麗楠蒂,親愛的姑娘,你為什麼,兩眼淚汪汪?親愛的爸爸,親愛的媽媽,是塵埃吹進了我的眼睛;親愛的爸爸,親愛的媽媽,是塵埃吹進了我的眼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