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三國時期是劉備先稱帝還是曹丕

三國時期是劉備先稱帝還是曹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04:57:10

雖然說天無二日,國無二君,但東漢末年三國鼎立的局面存續了很多年。曹、孫、劉三方各自建立了割據政權,都認為自己是正統。今天我們來聊聊,劉備、曹丕、孫權三人的年号。

三國時期是劉備先稱帝還是曹丕(章武黃初黃武)1

曹丕——黃初

公元220年正月曹操去世,曹丕繼位為魏王,同年十月曹丕逼迫漢獻帝禅讓,自立為皇帝,國号魏,改元黃初,曹魏正式建立。因此220年既是建安二十五年,同時也是黃初元年。

三國時期是劉備先稱帝還是曹丕(章武黃初黃武)2

黃初這個年号也是有所講究的,根據鄒衍的五德終始說,朝代更替是有規律的。“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種德性。“終始”指“五德”的周而複始的循環運轉。鄒衍常常以這個學說來為曆史變遷、王朝更疊作解釋,夏、商、周的更疊就是證據。

曹丕為了名正言順的篡漢,按照秦朝尚黑屬水德,漢朝尚紅色屬火德。那麼,從漢朝手中得到政權的曹魏,由于是禅讓繼承而來,所以根據火生土的算法,魏國屬土德尚黃。所以選擇黃這個字,初剛剛好有萬物初始的意思,兩者結合年号為黃初。

三國時期是劉備先稱帝還是曹丕(章武黃初黃武)3

劉備——章武

公元221年四月,劉備在成都稱帝,國号漢,改元章武。劉備稱帝是默認一個前提——漢獻帝劉協被曹丕弄死了!所以劉備昭告天地,自己是繼承四百年大漢國祚,與曹丕逆賊勢不兩立,搶占政治制高點。

三國時期是劉備先稱帝還是曹丕(章武黃初黃武)4

至于劉備的年号章武,也是大有深意的。劉備在祭告天地的祭文專門提到了,西漢末年王莽篡漢,光武帝劉秀中興漢室的往事。而且劉備向來是以劉秀作為自己的榜樣,劉秀的谥号是光武帝,劉秀的年号為建武,所以看劉備用章武為年号就很容易理解了。

另外,取年号為章武,一是章字五行屬火,意為延續漢的火德,二是章通“彰”,寓含自己的理想,像漢光武帝一樣彰顯武力,統一天下,中興漢室。劉備駕崩後,谥号為昭烈皇帝,也是表明承接大漢火德的意思。

三國時期是劉備先稱帝還是曹丕(章武黃初黃武)5

孫權——黃武、黃龍

孫權這個就比較搞笑了,總感覺名不正言不順的。人家曹丕是通過“禅讓”,好歹算是有合法的程序;劉備更不用說了,漢室宗親稱帝有血統為依據。所以我們看孫權的年号,也非常有意思。

219年孫權派呂蒙偷襲荊州,為了避免兩面受敵,在曹丕稱帝後,孫權就派遣使者向曹丕稱臣。曹丕賜給孫權九錫,冊封其為吳王、大将軍、領荊州牧,節督荊、揚、交三州諸軍事。所以,孫權在網絡上除了“孫十萬”,還有個綽号就是“大魏吳王”,就是這麼來的。

三國時期是劉備先稱帝還是曹丕(章武黃初黃武)6

公元222年,孫權也給自己整了個年号,黃武。是不是看上去很面熟,黃初、章武、黃武,孫權這不是圖省事嗎,從曹丕、劉備的年号中各取一個字,就成了自己的年号!其實王是不能用年号的,但孫權這就是在試探,這個年号孫權一直用了八年。

公元229年,隐忍多年的孫權,在劉備、曹丕先後去世之後,在228年陸遜取得石亭之戰的勝利後,終于硬起來了,在武昌稱帝,改元黃龍。黃的意思不用多說了,孫權這是表明自己才是漢朝的真正繼承者,曹丕、曹叡父子是篡逆,龍就是表明孫權終于成為真命天子了。

三國時期是劉備先稱帝還是曹丕(章武黃初黃武)7

另外,據《吳主傳》記載“夏四月,夏口、武昌并言黃龍、鳳凰見”。所謂黃龍、鳳凰都是古代慣用的把戲,就是所謂的天降祥瑞。既然黃龍都出現了,所以用“黃龍”作為自己的年号,似乎也是順理成章的了。

中國人做事情,向來講究名正言順,所以黃初、章武、黃龍這些年号,看上去像是随意組合,其實大有深意,都是為了顯示自己的正統地位,都有着一定的寓意,希望自己的政權合理合法,能夠長治久安!

參考文獻:《三國志》裴松之注、何茲全《三國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