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藍夢島主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君子”和“小人”是儒家思想中兩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對于二者的區别,《論語》一書中論述頗多,标準明确,佳句輩出,每一句都是至理名言。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第一,胸懷不同。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出自《論語·述而》,意思是君子心胸開闊,能夠包容别人,小人愛斤斤計較,患得患失。
第二,價值觀不同。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出自《論語·裡仁》,意思是君子行事必辨其是非,小人行事必計其利害。(同義句是“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出自《論語·憲問》。)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第三,韌性不同。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出自《論語·衛靈公》,意思是君子即便陷于困境,也能固守自己的志向,堅持自己理想,而小人一旦遇到苦難,就會肆意妄為。
第四,公私态度不同。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出自《論語·為政》,意思是君子以公正之心對待天下衆人,不徇私護短,而小人則有預定的成見及私心。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第五,善惡标準不同。
“君子成人之美,小人成人之惡”,出自《論語·顔淵》,原句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意思是君子成全好人做好事,不幫助壞人做壞事,小人則恰恰相反。
第六,戒驕能力不同。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出自《論語·子路》意思是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驕傲,小人則容易驕傲自滿,做不到泰然自若。
(孔子訓道)
第七,敬畏心不同。
“君子有畏,小人無畏”,出自《論語·季氏》,原句是“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意思是君子敬畏天命,敬畏德行高的人,敬畏聖人的教誨,而小人卻無所畏懼,不敬畏天命,不尊重德行高的人,甚至輕侮聖人的教誨。
第八,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出自《論語·衛靈公篇》,意思是君子遇到問題時首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小人隻會從别人身上找原因。這句有點類似于“君子常錯,小人無過”。
(孔子)
第九,擔當不同。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出自《論語·衛靈公》,意思是君子不可以用小事來察知,卻可以接受重任;小人不可以承擔重任,卻可以用小事來察知。
第十,獨立性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自《論語·子路》,意思是君子既能融入大環境,又能保持自己的獨特見解,而小人則隻會人雲亦雲,盲目附和,并不是真正的和諧貫通。
(君子第一要義:坦蕩)
以上便是《論語》給出的君子與小人的十大區别。也就是說孔子認為,真正的君子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心胸寬廣;第二,重義輕利;第三,堅持理想;第四,大公無私;第五,明辨善惡;第六,不驕不躁;第七,心存敬畏;第八,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第九,小事不計較,大事不糊塗;第十,保持思想獨立,不可随波逐流。
以上十條,隻要有一條做不到,就不能稱作真正的君子,但若要全部做到,又談何容易?你我凡人,要麼“長戚戚”、要麼“喻于利”、要麼“比而不周”、要麼“同而不和”,要麼“驕而不泰”,要麼沒有是非觀念,要麼沒有敬畏之心,要麼難當大任,要麼人雲亦雲,要麼遇到困難就退縮,一個不小心,很容易就會淪為孔子口中的小人。
所以,路漫漫其修遠兮,在成為君子這件事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文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