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疾病
随着體檢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項必備項目,越來越多的人發現自己甲狀腺存在着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結節、甲亢、甲減,這些情況如何處理,這個系列科普告訴你答案。
甲狀腺系列科普二
甲亢與甲減有什麼不同?
1、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甲亢和甲減分别是指什麼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甲亢)是因甲狀腺腺體産生過多的甲狀腺激素引起的以焦慮、易怒、失眠、心悸與腹瀉等症狀為表現的神經、循環、消化等系統興奮性增高和以多食消瘦、怕熱多汗為表現的代謝亢進綜合征。男、女均可發病,女性多見(約是男性的4-6倍)。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甲減)是因甲狀腺激素合成和分泌減少或甲狀腺素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而出現畏寒、情緒低落、心率減慢、便秘等全身代謝減低綜合征,我國臨床甲減發生率約1.1%,亞臨床甲減(無或輕微的甲減症狀表現)約16.7%,女性多見(約是男性的5-10倍)。
二、兩者的典型表現(因人而異,并非一定存在)
三、治療
1.甲亢的治療
(1)碘-131治療
優點:甲狀腺對碘有主動攝取作用,導緻碘離子在甲狀腺組織中聚集,利用這種“聚碘性”和碘-131對甲狀腺組織的輻射破壞作用,該療法具有療效确切、經濟、方便、無藥物的不良反應等。
缺點:碘131為放射性物質(它隻是核輻射污染物的一種成分,并不等同于核輻射)。該療法存在一定的輻射暴露風險,在兩周内需要注意與10歲以下兒童和孕婦保持2米以上距離,在治療後女性應該在一年内、男性在六個月需要避孕,超過時限對生育是安全的。碘131治療甲亢後的主要并發症是甲減。
(2)抗甲狀腺藥物治療
優點:該類藥物通過抑制甲狀腺功能發揮治療作用,無手術風險或輻射暴露風險。
缺點:常用藥物包括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均存在較多副作用(約30%的患者可發生白細胞減低、肝功能損害及皮膚過敏等),經常需要服用别的藥物控制副作用,治療周期長1.5~2年,複發率高。
(3)手術治療
優點:切除部分甲狀腺組織,迅速控制甲狀腺毒症,無輻射暴露和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的不良反應。
缺點:存在手術麻醉、喉返神經損傷(造成聲音嘶啞)、誘發甲亢危象、術後出血、傷口感染、甲減等風險。
(4)飲食
甲亢病人應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低鹽飲食,忌碘,适量補充鈣、磷、鉀,以糾正因代謝亢進而引起的消耗增加,改善全身症狀。
2.甲減的治療
(1)藥物治療
相比甲亢的多種不同治療方案,補充适量甲狀腺素的“替代治療”是甲減的主要治療方式,可迅速控制病情,獲得滿意的療效。藥物包括甲狀腺片和左甲狀腺素鈉片(常用),監測甲狀腺功能調整合适治療劑量,較為安全。
(2)飲食
甲減病人飲食上應補充适量碘(日常食用每千克含20克碘化鉀的普通加碘鹽即可),限制脂肪和富含膽固醇的飲食,補充蛋白質,供給豐富的維生素。
概括來講,甲亢是甲狀腺功能過強,發病率較高屬于常見病,隻要根據個體情況選擇規律的藥物治療、碘131治療或手術治療後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甲減是甲狀腺功能不足,它的治療以補充甲狀腺素的“替代治療”為主,合理用藥下安全性較高。甲亢和甲減均需要積極、正規治療,防止發生嚴重并發症。
(由“問藥師”團隊宋金方藥師供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