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家長問我對中外合作專業怎麼看?四年多花幾十萬是否劃算。我一貫的态度就是能不選中外合作盡量不選,除非你家有礦。如果要論投入産出比,中外合作的産出比實在是太差了。我的學生裡面有一個掏空家底讀了某211大學中外合作專業,現在父母也感覺當初的決定草率了,家底掏空不說孩子自己壓力也很大。
2014年小李同學參加高考,成績還不錯超過一本線22分,讀個普通一本還是沒啥問題的,小李同學的媽媽是個争強好勝的女人,總想讓孩子讀個名校。翻看學校資料的時候發現中外合作專業分數低畢業證跟普通專業是一樣的,而且還能拿外國畢業證。覺得這就是一舉三得。雖然學費是比普通專業一年貴2萬5,但是孩子将來能有個好前途也值得。小李媽媽其實對中外合作專業了解得太少,中外合作可不僅僅是學費貴一點的問題,而是啥都貴,最關鍵的一點大四要去英國,小李媽媽以為去英國不用額外交學費,等錄取通知下來才知道英國期間學費按照英國标準另外付費。但是已經錄取了的家裡人也隻好認可。所以小李同學如願以償地進入了北京某211大學,李家人也在親戚朋友面前很有面子。
小李同學四年讀書花費42萬,大四在英國一年就花了18萬。李家當然不是窮人,但也不是什麼大富大貴,就是普通工薪階層。前三年還好,靠着父母的積蓄還能安心讀書,大四一年在英國嚴重超出預算,最後三個月父母透支各種卡7萬才讓孩子安穩畢業。
很快小李同學大學畢業了,找工作的時候才發現中外合作專業沒有什麼超出普通畢業生的優勢,自己讀的是管理類專業,專業性本身不強。何況還有那麼多海歸也在就業市場找工作。自己拿個英國文憑也沒幫到自己,畢竟學校沒啥名氣在英國都沒幾個人知道,何況在中國。最終在北京找了一個普通外企,月收入扣完五險一金不到6000塊,和那些普通專業畢業生一樣的待遇。小李比較孝順,感覺自己花了四十多萬讀書,啥時候才能回報父母,父母面對幾萬塊的債也是節衣縮食消費降級。
中外合作專業的水很深,裡面分出國和不出國,分雙證書和單證書,如果真的要報考一定要研究清楚再報考,否則很多事情要等到你報道的時候才知道,那就晚了。有一位同學在福建某大學讀的中外合作專業,四年學費16萬結果畢業隻發本校畢業證書。
最後還是要奉勸各位父母,望子成龍之心可以理解,但是切莫用力過猛,工薪階層還是要量力而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