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标GB4806系列的食品接觸材料标準中,塑料、橡膠、紙三種常見材質的食品接觸材料都涉及到一項重要指标:高錳酸鉀消耗量。
高錳酸鉀消耗量是指從食品接觸材料遷移到浸泡液中能被高錳酸鉀氧化的物質的量。被高錳酸鉀氧化的物質,大部分是遷移出來的有機物,包括聚合物單體烯烴等。
例如聚碳酸酯(PC)制品可能會遷移出雙酚A單體,會導緻内分泌失調、誘發性早熟;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制品中可能會遷移出丁二烯單體,長期接觸一定濃度的丁二烯會出現頭痛、頭暈、全身乏力、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惡心、心悸等症狀。
高錳酸鉀消耗量測試原理是把用蒸餾水浸泡所測樣品,所有容易溶出的有機小分子物質會溶解在水裡,形成混合液。
該混合液用強氧化性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滴定,有機小分子物質會全部被氧化,而水則不會參與化學反應,通過消耗的高錳酸鉀消耗量,表示可溶出有機物質的含量。
導緻高錳酸鉀消耗量超标的原因很多,例如溶劑殘留、表層油墨、粘合劑、薄膜的添加劑遊離析出等。
這就要求軟包裝企業在生産前加強對原料的檢驗,生産中加強對工藝的控制,以及生産完成後對産品質量的嚴格控制。
以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