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于什麼值得買平台請關注本賬号獲取更多好文,作者:境界的家族
2012年,内置HiFi芯片的vivo x1發布,這是HiFi手機第一次進入人們的視線,之後的幾年裡,HiFi手機這個概念逐漸流行開來,各大廠商的旗艦機型都會内置HiFi芯片,并以此為賣點,甚至出現了内置雙es9028 3opa1612的vivo xplay5s這樣的堆料天花闆。然而,2016年iPhone 7發布,正式宣布取消3.5mm耳機孔,各大手機廠商紛紛随之效仿在各家旗艦機上都取消了3.5mm耳機孔,沒有了3.5mm耳機孔,手機内置的HiFi功能也就随之取消,現如今,僅有vivo的iqoo Pro、nex3、紅米 k20等幾款手機還保留有HiFi芯片,但大多素質都已無法撐起HiFi手機這個名号。今天就讓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對于3.5mm耳機孔HiFi手機的見解。
第一款搭載HiFi芯片的HiFi手機
HiFi手機的天花闆vivo xplay5
首先說一說3.5mm耳機孔。關于iPhone 7上耳機孔的取消,當時庫克給出的原因大緻上是:為了降低手機的厚度,為了手機防塵防水性能的增強,為了強制消費者購買自家的新産品AirPods。關于第一條,降低手機厚度,結果大家有目共睹,自從3.5mm耳機孔取消後,包括蘋果在内的各大廠商的手機厚度并沒有減小,反而在增加。vivo x5 max,機身厚度僅有4.75mm,而且自帶耳機孔,事實證明,3.5mm耳機孔并不能決定手機的厚度。關于第二點,增強手機的防水性能,帶有耳機孔的三星s7擁有ip68防塵防水工藝,遠遠高于現在市面上沒有3.5mm耳機孔的手機,因此,3.5mm耳機孔的取消與防塵防水也并無太大關系。事實上3.5mm耳機孔的取消,完全是為了促使消費者們購買Airpods。
取消3.5mm耳機接口的iPhone7
當年槽點多多的iPhone發布會以及槽點更多的AirPods
的确,AirPods是一款出色的産品,其便攜性高于有線耳機,使用的簡便性也遠高于市面上其他真無線藍牙耳機。其他各大廠商看到AirPods如此之火爆,紛紛效仿蘋果,取消了3.5mm耳機孔,并推出自家的真無線耳機,然而,這些耳機的穩定性、簡潔性以及外觀等各個方面都遠遠不及AirPods,AirPods的工業設計感以及對自家生态系統的兼容性,都是其他廠商所無法匹敵的。甚至以工業設計著稱的sony大法,都在真無線耳機上遭遇到了滑鐵盧。因此對于消費者而言,真無線耳機除了AirPods以外好的選擇并不多。而安卓對于AirPods的兼容性并沒有那麼好,因此安卓用戶大多隻能選擇使用圖tupy-c接口的耳機或者使用轉接頭,這樣一來,充電不能聽歌,聽歌不能充電也就成了一個令人十分崩潰的問題。
真無線耳機的業界标杆AirPods
Sony大法的滑鐵盧,wf 1000x
對于消費者而言,取消耳機孔确實帶來了不小的影響,相較于之前而言,耳機使用不再便利,每次使用都需要挂上一個轉接口,而且轉接出來的音質着實不敢令人恭維,關于音質問題後面會詳細講述。若是不使用有線耳機,那麼真無線耳機的選購與使用又是消費者的一大難題。拿業界标杆AirPods來說,确實,體積小,連接速度快等各項優勢使得這款耳機十分受歡迎,這款耳機的音質确實差強人意,其音質大緻等同于自家手機中自帶的耳機,也就是說消費者用一千多元的價格僅僅隻是買到了帶有藍牙功能的蘋果耳機,對于這一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藍牙耳機因為受到傳輸能力、 腔體大小等諸多因素的限制,音質始終難以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即使安卓手機普及了sony大法的ldac技術,但是支持的耳機并不多,即使帶來了提升,但也依舊難以達到有線耳機的素質。
對比測試:800元 powerbeats 3 對比 300元 飛傲fh1
使用的設備為搭載有es9018k2m HiFi芯片的魅族mx4 pro
對比測試
首先說說有線模式的飛傲fh1的表現。不得不說,雖然魅族的手機做的很爛,但在音樂上真的是可圈可點。在高增益模式下,推力足,各方面的細節表現的不錯,而且沒有任何底噪,三頻上,高頻中頻部分并無亮點,但是低音很不錯,有下潛有質感。耳機本身的解析力并不強,但因手機自帶有解析芯片,因此彌補了這項不足,整體聽感十分不錯。
反觀powerbeats 3,差距與飛傲還是很明顯的。首先,底噪是個大問題,同時這也是藍牙耳機的通病,就算是上千元的sony大法也難逃底噪的魔咒。至于解析、動态都與飛傲相差甚遠。三頻上,中高頻表現平平,而beats自身引以為傲的低音,也被飛傲結結實實的按在地上摩擦,若是将飛傲的低頻比作敲鼓,那麼powerbeats 3 的低頻就如同在鼓上墊了一層海綿墊,有種怎麼用力都砸不出聲的感覺。
由此可見,即使價格差距兩倍,藍牙耳機的音質也無法追趕上有線耳機,甚至相差甚遠,隻能用“藍牙耳機聽個響”來形容這次的測試結果。當然beats的“b”字使得這款耳機嚴重溢價,而且是主打運動的一款耳機,對于音質也不能有太高的要求。然而事實上,同等價位的有線和無線耳機的差距的确很大。
因此,對于音頻設備的選擇上,就涉及到了一個取舍的問題,犧牲便捷,提升音質,還是犧牲音質,換取簡便。若是有邊走邊聽的習慣,或者是通勤時間較長,那麼藍牙耳機是不錯的選擇,畢竟戶外環境聲較大,緻使耳機的底噪聲可以忽略不計,而且在嘈雜的環境中,就算是耳機音質再好聽感也勢必會有損耗,因此,在戶外使用耳機并不需要挑選性能非常好的耳機,隻要便攜、夠用即可。
藍牙耳機在音質和底噪等諸多方面上可以說并不是完全成熟的,而有線耳機和3.5mm耳機孔經過了數十年的洗禮,可以說是非常成熟的模式了,的确,使用普通手機的3.5mm耳機是會有底噪聲,但至少完全不會因為信号連接中斷而影響使用體驗,而且大多數HiFi手機的基本上都是存在底噪的,因此,各大安卓廠商在藍牙耳機并不完美的情況下,效仿蘋果取消了3.5mm接口,确實降低了消費者的體驗,甚至現在有不少消費者購買時,專門挑選帶有3.5mm耳機孔的手機。不幸的是,能夠堅守住3.5mm耳機孔的手機廠商已經非常少了。近期發售的vivo nex和iQOO Pro以及紅米k20、k20 pro都還保留有3.5mm耳機孔,同時自帶HiFi解碼芯片,雖然都是入門級的,而且沒有運放,但又總比沒有好,至少底噪壓的住,而iQOO、魅族16th等手機僅僅保留了3.5mm耳機孔,并沒有HiFi芯片,音質很難得到保障。至于HiFi手機到底強在哪,容我等到下期再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