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陶淵明的思想人格與文風

陶淵明的思想人格與文風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6 00:44:12

陶淵明的思想人格與文風(學者範子烨談陶淵明)1

範子烨 高凱 攝

範子烨 高凱 攝

中新網北京5月28日電 (記者 高凱)“陶淵明的作品絕不僅僅描繪田園之樂,更絕非‘精神雞湯’,事實上,他是一位對人類生活充滿憂患感的詩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首席研究員範子烨日前在相關活動上談及陶淵明作出上述表示。

“名家講經典”總第十七場講座日前在十月文學院舉辦。講座邀請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首席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系教授、中國古典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範子烨,為文學愛好者講解中國古代著名詩人陶淵明的詩賦與晉宋政治。

陶淵明,字元亮,又名潛,世稱靖節先生,浔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隐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鐘嵘稱為“古今隐逸詩人之宗”。陶淵明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被後人編為《陶淵明集》。

在當天的講座中,範子烨從政治史的角度重新解讀了陶淵明及其文學創作,站在陶淵明的角度和陶淵明的高度,也更能看清晉宋易代之際的社會、曆史和人性。

範子烨指出,傑出的詩人,從來都是抒寫心靈世界的高手。由自我心靈的幽曲隐微,彰顯具有普适意義的曆史情懷和人文精神,也是一首詩成為不朽的文學經典的必由之路。“寫心”是陶淵明在詩歌創作方面的自覺追求。《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桃花源記》和《贈羊長史》等作品都是詩人心靈的自由書寫,同時與晉宋易代的曆史變遷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範子烨認為,陶淵明對時代的風雲變幻是密切關注的,他的詩筆也是與時代同步的。他的作品并不是外部世界的直接投影,詩人也絕不是時代風氣的奴仆。人道主義的具有當下意義的博愛與個體主義的超然世外的情懷完美結合,使這些作品成為不朽的經典。

“陶淵明的基本品格,所謂的安貧樂道,這是他的做人原則。他個人強調‘道’,道就個人的行為來說是品德是節操,從哲學的角度來講相當于我們現在所說的真理,他是捍衛真理的人。這是他一貫的追求。”範子烨說。

範子烨指出,政治是推動陶淵明運轉其文學世界的軸心推動力之一。陶淵明的文學成就與他一生五次為官的政治閱曆也是密不可分的,因為一個不懂政治的人永遠不會超越政治,一個沒有政治情懷的人也永遠不會有回歸田園的夢想,陶淵明能夠成為“古今隐逸詩人之宗”,能夠創寫田園詩,也是由其政治閱曆和政治素養所決定的。

範子烨認為,崇尚自然是陶淵明對于人生更深刻的哲學思考,陶淵明筆下的自然有兩種情況,一個是指大自然、自然界,另一個是哲學理念,本來如此、原來如此、應該如此的一種狀态稱為自然。

“陶淵明希望自己适應自然的狀态和變化,抱樸含真,保持自己的本真也就是保持自然,保持自己天真的性情,他在詩裡寫‘久在樊籠裡,複得返自然’,這個‘返自然’不是返回大自然,而是返回到本來如此、原來如此、應該如此的狀态,這種狀态陶淵明稱之為‘自然’,這是一種哲學的理念。”範子烨指出,陶淵明的這首詩很有現代性,“我們在現代社會當中如何保持一個本真的自我、一個純真的自我,而不會受到社會的異化,這對現代人來說也是重要的課題,陶淵明在這方面已經做了很深的思考。”

據悉,作為北京出版集團十月文學院的公益性文學品牌活動,“名家講經典”系列講座自2017年4月開辦以來,以“名家講堂,雅俗共賞”的形式,每期從古今中外的文學經典中精選出一部名作,邀請著名專家學者、作家與文藝家,以淺顯易懂、貼近大衆的語言,細膩解讀作家和作品的藝術成就和精神内涵。(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