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者
書法永遠離不開漢字。在古代,文字首先是記錄信息公用,書體的演變與漢字書寫速度有極大的相關性。為了書寫速度,省略了漢字的部分點畫,結構更簡略,有的偏旁一筆帶過,不斷删繁就簡于是産生了草書。在漢代,抄寫文章,文書批閱,書吏階層都可以使用草書,如東漢的明帝、章帝都愛好草書,漢章帝還寫的一手好書法。漢代是隸書統領天下,為了工作需要的書寫在隸書基礎上快些,慢慢産生了帶有隸書筆意的草書——章草。章草是草書的古體,草法較為嚴格,因此成為書家習草書的門徑。在今天也一樣,若想打好草書基礎,而不是東摘西湊,深刻理解草書的還是要從章草學起。
漢代竹簡書法草書《神烏賦》
1993年江蘇東海縣西漢墓出土,屬于草書。點畫有明顯的波磔,字形寬扁,帶有章草的結體形式。
章草不僅保留部分隸書的特點,同時也含有草書的因素;在形體上,既有草書的連綿,亦有隸書的波磔。說到章草必須要提到《急就章》,漢皇象所書(傳)的《急就章》,是章草中的典型代表。皇象三國吳著名書法家,善八分,小篆,尤善章草。《急就章》是古代的識字課本,以皇象寫本為最早。前人對皇象書法評價甚高,唐張懷瓘曰:
“右軍隸書,以一形而衆相,萬字皆别;休明章草,相衆而形一,萬字皆同,各造其極。”
可見他創造了“相衆而形一”的書風,在書法史上有重要意義。
皇象《急就章》局部
為更好地臨習章草,我們以《急就章》為例,分析其書法藝術特點和藝術風格。
一、端莊靈動,平中見奇。
整體要上下連貫
章草不像心草筆畫萦帶連綿,而是個個字獨立,但整體要上下連貫。《急就章》結體端莊平正,但不失靈動,平正中見奇姿。由于保留了隸書筆意,點畫的波磔在平穩中不乏穿插、避讓,充滿情趣。字形體勢以方扁為主,書寫者考慮字與字之間的呼應對比,根據字形的長、扁的,協調變化,以達到呼應連貫。
二、用筆沉穩,急就不急
書法用筆在起、行、收,筆筆到位,既要保證起筆、收筆的方圓,還要注意運筆的方式。章草點畫普遍短促,忌書寫時甩筆。《急就章》不急,書寫用筆沉穩,點畫方圓結合,線條有一股甯折不屈的力度。結體扁而方,少有縱逸之筆,這是章草的典型特色。《急就章》筆畫帶既有楷書和隸書的方折筆意,也有篆書和草書的圓潤筆意。
《急就章》筆畫多有連續轉彎,如有轉彎筆畫多用圓筆,圓筆則圓轉沉毅,筋骨内蘊,注意手腕的力度,筆鋒保持絞轉動作,保持中鋒,保證線條力度、質感。。
三、隸書意蘊,古義盎然
宋代書法家黃伯思《東觀餘論》說:“凡草分波磔者,名章草。非此者,但謂之草。”章草《急就章》的結體發生了質的變化,打破了篆、隸嚴整的間架結構,但仍保持平正穩定如彜鼎之姿,十分渾穆古樸。筆畫有一定規律可循,運筆保留着隸書的某些重要特征,每字的起筆收筆還保留隸書用筆的方法。最典型的是橫筆的尾部寫成捺腳狀,并向右上方挑出,與隸書的波磔十分相似。
四、相向向背,開合有度
書法若字字工整,筆畫平行則狀若算子,單調呆闆。筆畫有“向背”“相向”關系,則顯靈活,尤其是相同的筆畫,如兩豎、兩橫、兩撇、兩捺等。《急就章》特别強調筆畫的向背對比,故生動活潑,變化無窮
中國書法講究布白變化,開合是布白中的一種,合處白少,開處白多。《急就章》中的“所”“第”等字上開下合之形,上部筆畫外放,下部筆畫内斂;同樣也會有上合下開的結體。“蔔”字雖為單體字,一點寫生捺畫,整體大開。
這幾個字的寫法充滿情趣
唐▪孫過庭雲:“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貴似。”這是臨摹法帖的圭臯。所謂“察”即看、讀;“拟”,即寫。臨摹字帖要達到的基本目标,不但要形似,還要神似,形神兼備,相得益彰才能掌握臨習法帖的骨、氣、韻、意,得古人之心,融于己之筆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