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一副對聯勾起小時候的記憶

一副對聯勾起小時候的記憶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2 19:05:17

2018-08-22 06:48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芭蕉綠了

時光沉靜無言,倏然間,江山中學迎來了自己的八十華誕。誕生于1938年烽火連天之際的江山中學,從建校之日起一直是這座小城的一個地标,是備受邑人關注的地方,一任須江奔流,歲月遞嬗。

一副對聯勾起小時候的記憶(記得開學典禮上的三副對聯嗎)1

作為本輪校慶重頭戲的《江中故事》,已經編到六十多期了。許多朋友鼓勵我,說我從做學生到當老師,後來還兼做了幾年校長,應該留下關于江中的吉光片羽,不寫幾句,好像就有些對不住江中的八秩風華了。可到底講什麼呢?想來想去,還是講一講江中三個開學典禮上三副對聯的故事。

第一副對聯:那是一場風波之後,對全體師生的殷殷期盼和相互勉勵

2012年9月1日,這是一個中小學傳統的開學日子,江中校園内彌漫着早桂淡淡的芬芳。早上七點,江山中學新學年開學典禮在悅耳的樂曲聲中開始了。這些與以往沒有太大區别,但師生和家長們發現,作為露天主席台背景的科技樓碩大門楣上,挂上了一副隸書長聯,倒有些引人注目:

做一個無憂的魅力學子,拒絕悲催,不靠不暈,學海千重看我江中才俊飛舟橫渡

當一名有型的陽光教師,驅散浮雲,為師為範,書山百仞有我江中師長引領攀登

橫批:江中加油

一副對聯勾起小時候的記憶(記得開學典禮上的三副對聯嗎)2

在開學典禮上,面對近三千名師生和家長關切的目光,作為新校長的我作了第一次開學緻辭。在緻辭的最後,我就是以這副長聯作為結束語的,讓我沒想到的是,這竟然赢得了長時間的掌聲和歡呼聲。

江中人大都知道那年江中的情況。部分教師内心累積多時的想法,在那個春天終于出現了浮動。教師的情緒必然要傳導給學生,緻使學校長期形成的教學節奏和自身平衡被改變。那一年許多高中學校都不平靜,由于實施績效工資,外地一些學校甚至出現了“集體散步”等現象。江中倒沒有休課,但也發生了個别教師“怼上”學校領導的事件。

一副對聯勾起小時候的記憶(記得開學典禮上的三副對聯嗎)3

在這樣的背景下,當年六月底,市裡決定讓我兼任江中校長。我知道,自己這一回是站在懸崖邊上沒有退路了。作為良師益友,胡君韶良兄得知此事後也為我捏了把汗,以玩笑的口吻警示我:有一個江湖傳說,江山唯三個地方的官最難當,即江泥,江中和江醫也。

當時我還有些天真地想,這個非常規的兼任是暫時的,短則幾月,長則半年,校長物色好了,我就“暫時”好了。沒想到這個“暫時” 居然持續了五個學期,大大超出了我的預期。當然,這是後話。

再度回到江山中學,江中人對江中有一種天生的歸屬感。7月4日上午,趕在暑假前的全體教師大會上,我與大家作了一次既倉促又誠懇的交流,這就是後來許多人知道的“三有三沒有”、 “三問三不問”和“三要三不要”,最後,還用馮友蘭先生的兩句詩“ 智山慧海傳真火,願随前薪作後薪”與大家共勉。或許是故人歸來,或許是調子不高,會議氣氛總體是溫婉平和的,老師們帶着“聽其言,觀其行”的心态,開始了暑期生活。

七月流火,那是激情之火,使命之火。學校管理層基本上是少有假期的。經過組織調整,江中新的領導班子提前開始了新學年的籌備工作。王彥書記老成持重,肩負着“傳幫帶”的重任;常務副校長夏飛華老師主持日常工作,開啟了負重緻遠的全面曆練;班子成員楊志明、趙春才、鄭利明、鄭招浩和姜軍等老師均進入各自角色,活力滿滿,學校中層肯幹也面貌一新,躍躍欲試。

然而,經與部分老師的接觸交流,還有江中貼吧的師生言論,“悲催了”、“神馬都是浮雲”和“我靠我暈”之類的網絡語言仍充斥其間,這說明少數師生仍未從“杯具”的陰影中走出來。

要開學了,學校準備組織一個别開生面的開學典禮,迎接新老師生的到來。那麼問題來了,如何讓人感覺形式别緻、耳目一新呢?結合典禮的主題和部分師生的情感,開學前兩天我突發奇想,是否做一副抓人眼球的對聯,内容要切中肯綮,诙諧幽默接地氣,既引人深思,又催人奮進。

一副對聯勾起小時候的記憶(記得開學典禮上的三副對聯嗎)4

琢磨了半天,拟出了上述的這副對聯。因為是長聯,加上時間緊迫,也沒太講究對仗格律,橫批還是後來補上去的,就讓校辦徐敏老師去安排制作懸挂了。會前會後,竟然有許多人紛紛拍照轉發,從師生家長們的反映來看,我們的策劃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當時我們想,抱着積極樂觀的心态,不畏艱難險阻地去努力,或許一個轉身,說不定就撞上機遇了。

第二副對聯:那是空前大難之後,來自我們心靈深處的嘶啞呐喊

新學年開學以後,随着丹楓慢慢地紅透,金秋盡展時令的多姿多彩,學校也漸漸地進入了正常軌道。

學校厘清了當前的工作思路。一是迅速恢複正常的學校秩序,讓教師心無旁鹜地教,讓學生張弛有度地學;二是全力開啟高三沖刺模式,因為高考成績如何,仍是衡量學校是否優秀的顯性指标;三是豐富江中的文化内涵,在秉承“人文和諧,自主成長”的基礎上,着手實施“嚴謹治校、質量立校、名師強校、科研興校、文化潤校”五項提升工程。

2013學年發生了許多故事,難以一一細述,這裡就說幾個教學外的小故事。

故事之一:那一年八月,适逢韶良兄第三部自稱“拙著”的《無心栽瓜》問世,為表示對我和江中的支持,向江中師生傾情捐書數百冊。我理解其中可能還有些寓意,即希望江中用心栽花,插柳成林,立德樹人。

那年的深秋時節,韶良兄還在政協副主席的位置上,“謙遜”了幾回後,終于“應邀”前來江中,一方面是贈送書籍,同時為江中全體教師作了一次“交流性講座”。我明白,這是用他的方式來為我呐喊加油來了。他講座的題目叫“透過麻雀侃樂幹”,身份是江中學生家長和“拙著”作者,沒有說教,沒有“指示”,卻讓我們江中這些為人師者在“打麻雀”的輕松快意中,明白了什麼叫山外有山,什麼叫師外有師,什麼叫實幹樂幹。

一副對聯勾起小時候的記憶(記得開學典禮上的三副對聯嗎)5

故事之二:這一年的春節前夕,回江度寒假的江中老校友徐先友老師前來看望我,他現是杭州學軍中學“最牛信息學奧賽金牌教練”,其得意弟子進清華北大似乎猶如探囊取物。我請他為江中好好把脈出點子,他當即表示樂意在信息學教學和學軍江中的合作上竭盡全力。

于是,我馬上與飛華聯系,請他與徐老師見面并保持常态聯系。通過徐老師等的牽線搭橋,兩年多後終于水到渠成,學軍中學在江中辦起了“學軍班”,成就了兩校結緣的一段佳話。這件事,徐先友、夏飛華兩位老師厥功甚偉。

一副對聯勾起小時候的記憶(記得開學典禮上的三副對聯嗎)6

故事之三:兼任校長後,直覺告訴我有一座大山正向我撲面壓來,這座大山就是教師物質待遇的改善問題。記得有一天與徐敏主任等幾位課餘去學科組與老師談心交流,有一位老師直言不諱地說對新班子不滿意,因為老師關心的待遇問題,幾個月過去了為什麼依然濤聲依舊?語氣頗為不敬,場面很是難堪。是啊,在當時的機制條件下,學校管理者在物質調配、獎懲激勵問題上是力不從心的。

一副對聯勾起小時候的記憶(記得開學典禮上的三副對聯嗎)7

這個時候,江中的一個“貴人”閃亮登場了,他就是江山虎集團的徐老總,一位在江山德高望重的資深企業家。在一次與一位老領導的聚會上,他說你做江中校長了,我要幫幫你。我知道,徐老總要伸出援助之手了。經過市慈善總會會長、江中老校友陸會長的精心運籌,為期五年、以江中為重點的“振興杯”獎教助學金問世了,盡管不是老師人人有份,但工資外的激勵機制建立起來了。後來,國鑫房産盡管當時自身過得也不滋潤,但程總毅然慷慨解囊,專為江中建立了“國鑫杯”獎教金。一縷縷陽光,一陣陣溫暖,江中人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殷殷期肦。

故事之四:春夏之交,正是當年高考備戰的最關鍵時期,高三師生枕戈待旦,秣馬厲兵。但我從飛華、春才和益信等老師緊鎖的眉頭上,嗅到了緊張和不安的味道。按理說,校長的崗位就在學校裡,可當時作為“兼任”的我,其實是很難做到的。當時段齊敏校長正在城南小學探索“挑戰三零”的實踐,據說,同一件簡單的事如每日登一次老虎山,風雨無阻地堅持三十天,對意志力也是一個很大考驗,對這個養成探索我是支持的。受此啟發,從四月中旬開始,我也給自已定下了一個“小目标”:到六月上旬高考前的這些天,無論多麼繁忙,我要堅持每天都抽出時間到學校去。我想,盡管自己來了不一定有什麼用,但作為學校的符号我要用行動告訴師生:你們的辛苦付出,我都看在眼裡;你有什麼問題,我一直都在這裡。說實在的,五十多天能持續堅持下來,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

一副對聯勾起小時候的記憶(記得開學典禮上的三副對聯嗎)8

這一年,江中人也是蠻拼的,好像一切都在向人們預期的目标方向前行。然而,正應了那句話: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說好的付出必有收獲,好人一生平安,可那一年的江中偏偏嚴重偏離了正常軌迹,發生了讓人猝不及防、猶如五雷轟頂的重大災難。

先是2013屆高考的結果與期望大相徑庭,對此大家還沒有緩過氣來,沒過幾天,更大的打擊又接踵而至。7月7日淩晨,“韓亞航空事件”在舊金山不幸發生了,機上包括我校參加夏令營的34名師生共有307人, 3名遇難辭世的學生偏偏是我校的。這個事件,連國家最高領導人都有明确指示,外交部等多個部門介入處置。造化弄人,人奈天何?那些日子也不知是怎麼扛過來的,隻是按照市領導的安排,沒日沒夜地處理善後事項,安撫涉及家屬,應對媒體輿情。記得當時局辦主任葉慧慶、副校長鄭利明、校辦主任徐敏和李益利老師等一班人,拼了命似地與我一起忙碌着。李益利家中夜裡還進了小偷,把一台存貯許多資料的手提電腦等順走了。

一副對聯勾起小時候的記憶(記得開學典禮上的三副對聯嗎)9

盡管這是一件非人力所能為的災難,但這些年來,還是對涉事師生特别是失去女兒的三個家庭懷有愧疚之心,對指導和參與處理事件的上級領導、兄弟部門和局機關、江中同事心存感激之情,特别是王旭常委、姜勵部長、項深主任和飛華校長等赴美處置工作組的成員們,他們排除萬難,成功平安地帶回了滞留的所有師生。在異國他鄉處置這類事件,其艱巨性和複雜性非親曆者是難以想象的,這一點王旭常委和舊金山領事館的袁南生總領事均撰文作了詳盡的叙述,而且他們的标題不約而同地使用了“日日夜夜”這四個字。

這篇文字碼到這裡,正好是此事件五周年傷感日。年年的這個日子,每每念及,悲從中來,一種莫名的情感就會湧上心頭。就是今天,我也沒有心情更詳細地展開這個故事,因為,說多了都是淚,想多了都是夢。

一副對聯勾起小時候的記憶(記得開學典禮上的三副對聯嗎)10

很快開學季又到了。2013年9月1日早晨,同樣的日子,同樣的場所,但是開學典禮換了一種氛圍,蒙上了一層傷感、凝重和悲壯的色彩。科技樓的門楣上,也換上了這樣一副“平起仄收”的對聯:

驚破了天,感動了地,曆盡磨難也從容,百年老校百折不撓蘊積百代風華

聚集好人,收拾好心,時不我待莫等閑,千名師生千鈞重負創就千秋偉業

橫批:同一個江中,同一個夢想

一副對聯勾起小時候的記憶(記得開學典禮上的三副對聯嗎)11

明天和意外,有時真的不知道是誰會先來臨,但詩和遠方還要追尋,生活和夢想還得繼續。這就是第二副對聯故事的要義。

第三副對聯:那是小有成就之後,洋溢在師生心中的喜悅和豪情

多難興邦,磨難興校;斯是大難,誠為校殇。事件前後,江中全體師生、海内外江中校友,把團結一心、衆志成城、自強不息、大愛無疆的精神體現得淋漓盡緻。

又一個學年開始了,江中人站起來擦擦眼淚,拍拍塵土,繼續向前行走。這個學年,有幾個片斷至今仍記憶猶新。

片斷一:2013年8月19日,新高三教師暑期學習會如期舉行,學校領導全員到場。不用太多的動員,與會的每一個人内心都明白,這次會議的主題是什麼,這屆高三的份量有多重。

我感覺到了,大家的目光是堅毅的,内心是強大的。事先我個人請慧慶主任幫了個忙,為全體高三教師每人準備了兩件小禮物,是一隻手電和一把傘。最後,屏幕上打出了這樣幾行字:

一把傘,撐起頭上的一片天,

一束光,照亮前行的一段路;

意義非凡的2014,

風雨路上我們攜手同行!

片斷二:那一年,教育局大抓校園文化建設,其中要求各校整合“一訓三風”,制作校徽,創作校歌。江中由王彥書記主抓這項工作,我們一起對辦學理念、辦學目标和“一訓三風”等作了一次系統的整理闡釋。可新校歌遲遲沒見人動手,他們半開玩笑說:這事是局領導部署的,難度有些大,是否就由校長親自操刀了?

于是,我絞盡腦汁寫了名為《夢想的搖籃》的歌詞,由艾鵬飛老師精心譜曲。其實歌詞寫得一般,其中“仰止亭前思憶先賢,夕香湖畔續寫文脈”等句,倒也符合江中曆史和當時情況;曲調旋律卻優美婉轉,聽之令人蕩氣回腸。

一副對聯勾起小時候的記憶(記得開學典禮上的三副對聯嗎)12

片斷三:轉眼又是春意漸濃,校園裡一派姹紫嫣紅。常規的50天高考沖刺動員勵志活動,在學校所謂的藝術樓大廳莊重舉行。台上,勵志老師激情四射,分管校長慷慨激昂;台下,高三學子看似目光如炬,實則一臉茫然。因為,他們實在聽不清楚老師們在說些什麼。唉,江中的基礎設施太簡陋了,你看這會場空空蕩,房屋是鋼構梁、水泥地,毫無隔音吸音裝置,連音響設備也是老爺式的。

其實,這兩年學校已經想方設法争取項目、籌措經費,分輕重緩急對教學樓走廊、宿舍樓欄杆、走班課堂、教室櫥櫃以及食堂等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此後,藝術樓修繕、西操場塑膠化和體育館防漏等項目都相繼上馬。别的就不說了,一所學校擁有一個大型體育館、兩個400米塑膠運動場,這就足夠從江中走出去的學子炫耀一番的。對這些,江中人忘不了各級領導、市财政、住建和規劃等部門單位,以及社會各界一直以來對江中的關心關愛。

六月來了,惠風和暢,校園的枙子花欲謝還香,又一批學子離校了,他們是帶着微笑、挺着胸脯告别母校的。他們當中,有300多人超過了家長和社會非常看重的高校一本線,江山中學也兌現了首次突破“三百線”的承諾。揭榜後的6月27日,《今日江山》刊登了姜偉鋒、王石良采寫的一篇通訊,題目為《緻敬,江山中學2014高考》,當中提到了徐秋英、姜式軍、毛芝軍、餘烨斌、周愛娟和姜發水等老師的名字。其實,值得一提的人物何止這些,他們是一個集體群像,甚至包括後勤、門衛和食堂等的師傅們,也包括局機關、教研室和兄弟學校的諸多無名英雄。文中還有兩句話令我印象深刻:世界以痛吻我,我回報以歌;隻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一副對聯勾起小時候的記憶(記得開學典禮上的三副對聯嗎)13

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為教育殚精竭慮的毛副市長等都到學校進行了慰問;一直熱切關注江中的衢州市教育局徐局長、朱副局長,以及江中的老校友、市教研室徐主任等均緻電祝賀。教進校鄭校長說了句話,他說江山教育的一口氣終于緩過來了。

2014年的秋天,江中校園的那棵百年金桂,今年的花開得特别早,香氣特别濃郁。9月1日的開學典禮又如約而至,于是,有了這還是不大合乎格律的的第三副對聯:

筚路藍縷,逆襲終有成功日,幾載風雨同舟共濟鋪就千重錦

夕厲晨兢,乘勢而上正當時,三千師生衆志成城再登萬仞山

橫批:學在江山,成于江中

一副對聯勾起小時候的記憶(記得開學典禮上的三副對聯嗎)14

風華是一指流砂,蒼老是一段年華。江中的重新崛起,不僅僅是指高考成績的提升,更是心靈的歸依、文化的傳承和學校的全面成長。對聯中“筚路藍縷”、“夕厲晨兢”是江中百折不撓、一往無前的真實寫照。

這年底,又有捷報傳來,我校成功創建省一級特色示範高中,第一批全省不到50所學校。這年底,我的“暫時”校長生涯終于結束了,日臻成熟的飛華終于接過了這枚沉重的“帥印”。在告別儀式上,我用“桐花萬裡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兩句詩相贈勉勵。

一副對聯勾起小時候的記憶(記得開學典禮上的三副對聯嗎)15

江山中學在經曆了更多坎坷、積澱了更深底蘊後,終于迎來了自已的又一個黃金發展期。此後至今,學校連續五年順風順水,一路凱歌,成績斐然,為八十華誕慶賀平添了許多喜氣和底氣。

江中的八十年是一條汩汩流淌的河流,我們有幸成為過程中一朵小小的浪花。一旦離别,又有缱绻。是啊,歲月深處,江山中學始終是江中人不舍的眷戀。作為我個人來說,江中的同事和同學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我遇見了你們,而是因為有你們在這裡,我才有了最難忘的時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