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鐵軌,為什麼火車鐵軌的下面會鋪着很多碎石子,而高鐵的鐵軌下面卻沒有呢?首先在鐵軌下面的粗砂礫或碎石被稱為道砟,一般為特級花崗岩,因此鐵軌下面有鋪碎石子的稱為有砟軌道。沒有鋪碎石子的就被稱為無砟軌道。普通火車之所以選擇有砟軌道,
原因有,一可以減少振動與分散壓力。由于火車的重量大,在火車行進過程中,鐵軌會因為突然的施壓而出現微小的彎曲變化,但由于碎石子之特級花崗岩硬度高,抗壓強度大,加之碎石子之間存在縫隙,這樣在列車通過時就會分散其所産生的巨大壓力,能夠承受住貨車的超大重量,避免對鐵軌造成嚴重性的破壞,延長鐵軌的使用壽命。同時道砟還具有彈性,之間還會互相進行摩擦,也能一定程度上減少列車所産生的振動與噪音。這樣不僅使路基可以得到保護,而且車上的乘客在乘坐火車時也可以感覺到舒服一些。
二散熱好、排水快,在火車快速駛過鐵軌時會與鐵軌之間劇烈摩擦,産生巨大的熱量。這些石子吸熱特性會把一部分的熱量吸走,然後發散出去,起到散熱的作用。由于碎石之間還有很多的縫隙,在降水天氣中,水可以從這些縫隙中流走,起到快速排水的作用,不會造成嚴重的積水,從而可以很好的保護路基,确保鐵路運行的安全。
不過有砟軌道也存在着缺點,他需要經常去維護,因為列車經過時依舊會産生振動,道砟會混入泥土,列車産生的壓力也會使道閘有一定的位移,導緻軌面下沉不平,容易發生列車脫軌。所以需要經常進行換砟、清篩和修正鐵軌位置,而且道砟之間存在的縫隙會令鐵軌上出現雜草叢生的現象。最值得注意的是,還有可能會出現碎石子濺起的情況,威脅到列車的安全。
高鐵鐵軌之所以大部分是無砟軌道,原因有一,維護簡單,穩定性好,無砟軌道用整體混凝土結構代替軌枕和碎石在鋼筋混凝土闆上直接鋪上鐵軌,這樣可以減少維修的次數,使用壽命也得以延長。同時,他的平順性和穩定性也很好,鐵軌斷裂下沉的情況少,而且高鐵的速度是很快的,能夠達到350千米每小時以上。如果在鋪滿碎石的軌道上高速行駛的話,就會造成碎石飛濺出來,不僅對列車的行駛安全造成威脅,也很容易對軌道附近的物體造成破壞。
所以有時我們在乘坐高鐵時,當看到高鐵。在一些路段的行駛速度慢慢降下來的時候,此時不用抱怨列車的行駛速度慢。因為此時它有很大可能是行使在有砟軌道上,減速也是為了保護我們的行車安全,畢竟安全是第一位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