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在毫無準備之下告别了迪士尼英語之後,很多媽媽來問我,下一家英語機構準備選哪裡?
說實話,七太太也跟大家一樣的措手不及,不過忽如其來的停課,反倒是讓我把一直被課程推着走的焦慮,也暫停了下來。剛好也到暑假了,我便幹脆放平了心态,一邊讓自己和孩子都放松放松,一邊也結合七少爺在小學一年級的學習情況,對學前階段的英語學習進行全面的複盤。想清楚了,才好重新規劃和調整未來的方向。
複盤之後,七太太發現,在陪孩子英語啟蒙的過程中,我曾經曆了好幾個誤區,這可能也是很多跟七太太一樣的非英語專業的新手爸媽,在剛起步時會遇到的困惑。今天七太太就把其中很多家長關心的“自然拼讀”部分拎出來,和大家聊一聊我和七少爺在學習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
“見詞能讀,聽音能寫!”
“學了就能讀懂英文繪本中80%的内容!”
“以英語為母語的歐美小孩,都用這種方法學認字!”
如今,一說兒童英語啟蒙,就離不開自然拼讀。
自然拼讀在傳說中的神奇力量,實在很難不讓家長動心。想想以前背單詞的痛苦,想想做英語閱讀題時,連單詞都讀不出來的無助,眼前就好像出現了一種幻覺——如果我會自然拼讀,就太好了!
七少爺大概在4-5歲時就在機構裡學完自然拼讀法了。但遺憾的是,他的英語讀寫,卻一直沒有很順利。
因為學得早,所以他成為了英語班上年齡最小的孩子,到了學自然拼讀的時候,他甚至還處于把一切文字當圖看的階段。所以,雖然我也一直跟着課程進度陪他做自然拼讀的課後練習,但其實我心裡還是更在乎七少爺的英語聽說能力,并不強求他在那麼小的年紀,就實現自主閱讀和書寫。畢竟,換成中文也是不太可能的。
▲ 七少爺的第一本自然拼讀練習冊,當時小手連握筆都還不穩,寫字母當是塗鴉,所以也不強求他能掌握讀寫。
▲ 第二本自然拼讀練習冊就更難了,涉及到很多同音但不同字母的組合,對于學齡前寶寶來說一點都不簡單。
上幼兒園大班那會兒,機構還給孩子們做了一份廣州市三年級英語考試的真題,來作為對孩子學習水平的一個摸底。成績出來,七少爺的聽力部分幾乎滿分,但筆試就失分不少。當時教學顧問還戰戰兢兢地擔心我對成績不滿意。倒是我自己分析了試卷之後,覺得這基本跟我的預判是相符的,我也還是繼續對讀寫這部分保持着比較佛的态度。
很快,兩年過去了,七少爺上了一年級。在疫情上網課期間,因為在網上提交視頻作業的緣故,我得以有機會看到了(可能真實的)同齡孩子的英語閱讀水平。
為什麼說可能真實呢?
因為畢竟是視頻,有可能是一句一句錄下來,再進行剪接合成。也有可能是花時間把全文死背下來,再進行拍攝。
但如果撇除這些可能性,那麼,班上的很多孩子,在視頻裡看起來,都能比較順暢地把一本分級閱讀小書“讀”下來。相較之下,砸了重金學英語的七少爺,他的閱讀水平并不見得有多麼突出。
這下我終于急了。
我趕緊開始在家裡給七少爺進行英語閱讀的特訓,分級閱讀繪本刷起來!但是我卻發現,盡管七少爺的自然拼讀規律已經學得不錯,可這些英語繪本,他卻幾乎沒有一本能完整地自己讀下來。
說好的“見詞能讀”呢??
▲ 七少爺現階段的分級閱讀繪本
比如繪本裡常常出現的單詞“I want to …”裡的“want”。
如果按照自然拼讀規律,a的發音就是發apple的[æ],牢記了發音規律的七少爺,自然而然地就把want讀成了[wænt]。
同理,“what is it?”裡的“what”,也會讀成了[wæt]。
同樣是字母o和e的組合,shoe、poem、toe,三個發音都不一樣。
一開始我還給孩子解釋說這些屬于“特殊詞”,不按發音規律。但是到後來越讀越多的時候,“特殊詞”也出現得更加頻繁,它們顯得越來越“不特殊”了。
辛辛苦苦學完的自然拼讀規律屢屢失靈,别說孩子越讀越困惑,我也總被問得啞口無言……
到這裡,已經可以得出結論:學完自然拼讀,并不能實現自主閱讀。
别說多音節的複雜單詞了,就連基礎級别的繪本(七太太注:這裡指的是有完整句子和情節的小故事)也遠遠達不到傳說中的80%能讀。
我們如何打開自主閱讀的突破口?在屢屢受挫之後,我終于明白,讓孩子自主讀完一本英語繪本,搞定那些“特殊詞”才是關鍵。那80%的自然拼讀不夠用,突破口就在那剩餘的20%裡。
那20%就是Sight Words,即視覺詞、高頻詞,說白了就是那些不符合自然拼讀規律,要一眼就能認得出來的高頻常用詞。
美國的Edward William Dolch博士通過大量的分析,總結出在兒童讀物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單詞,整理成Dolch Sight Words,總共有220個。
這220個單詞在兒童讀物中占到60-80%,在低幼繪本中的占比甚至可高達85%以上,換言之,隻要記住了這220個Sight Words,孩子在閱讀繪本時就真如打通了任督二脈,讀起來絲般順滑了。
▲ 兒童繪本裡有大量的Sight Words
遺憾的是,這220個單詞大部分都是抽象的介詞、連詞、代詞、副詞,還有少量的動詞和形容詞,沒有名詞,而且它們多數不符合常見的拼讀規則。這就意味着,孩子們在接觸它們時,仍然需要通過我們不堪回首的學英語老方法——“背單詞”——來記住它們。
還好,也就220個而已。在英語入門階段,也夠用好一陣子了。
目前,我正在使用的是《莎林Saalin 220 Sight Words》這套單詞閃卡,每天堅持練10分鐘,七少爺的閱讀水平也總算是有比較大的突破了。
聊到這裡,該總結一下七太太對自然拼讀的看法了。
(一)
在陪七少爺學自然拼讀法的過程中,我忽然覺得,其實我好像老早就會自然拼讀法了。
以前讀書的時候,單詞背多了,大腦裡也就自動能生成一些記憶規律,遇到不認識的單詞,憑直覺,大概就能推導出八九不離十的讀音。比如我認識bag這個詞,當我見到tag、gag、flag…我自然就能讀出來。
把這些讀音規律歸納起來,便是自然拼讀法了,它并沒有那麼玄乎。隻是我們那個年代是先記單詞,再總結規律,而現在的孩子就是先學規律,再記單詞罷了。
(二)
學了自然拼讀法,也許對上學後系統學習英語時有一定的助力,遇到符合規則的單詞時,背起來更高效一些。但是,它終究不能幫助孩子們渡過背單詞這一劫。
而當遇到不符合規則的新單詞時,為了确保它的正确讀音,最終還是需要去查音标。然後你便會發現,隻要懂音标,就能讀出所有英語單詞,但隻懂自然拼讀卻不行。
所以,自然拼讀雖然在本年代很流行,也依然不能替代音标學習。它隻能算是在英語學習中的多一個工具,而不是一條捷徑。
(三)
自然拼讀法必須基于大量的英語聽說積累才有意義,在孩子的英語啟蒙階段,大可不必急着把它當做單項來提早學習。
比如當孩子拼讀到單詞alien,如果在孩子大腦的素材庫裡從來沒有聽過這個詞,他就不可能通過讀音,知道這是“外星人”的意思。
就好比學中文的時候,孩子可以通過拼音讀出“白飯”,并且知道“白飯”是什麼。但是哪怕孩子讀出了“通脹”的讀音,他們也不知道這個詞是什麼意思,這樣的拼讀便毫無意義。
小結一下:
七太太認為,在學前啟蒙階段,還是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養孩子的英語學習興趣以及聽說能力上。
等到有足夠多的詞彙量“輸入”到孩子大腦的素材庫裡,把耳朵磨好了,語感也有了,再開始學習自然拼讀也不晚。
然後自然拼讀還要搭配Sight Words雙管齊下。這樣,學習效率就可以大幅提高,英語讀寫入門也能水到渠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