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與“情”諧音。
插畫作者:顧曉玥
竹枝詞是起源于巴蜀一帶勞動時唱的民歌,常用笛子和鼓作為表演伴奏,演唱時往往還伴随着優美的舞姿。劉禹錫在夔州任職時,用竹枝詞的風格,創作了許多作品,記錄了當地淳樸的生活和民風。自劉禹錫之後,文人創作竹枝詞就多了。
詩中女主人看見江邊的堤岸上長滿了翠綠的柳樹,江水平靜地流淌着。突然之間她聽到了從江邊傳來了悠揚的歌聲。這聲音是如此的熟悉,又是那麼的動聽。聽到讓人驚歎而又仰慕的聲音,心裡會想些什麼呢?原來呀,這位女孩子很早就喜歡上這位唱歌的男子了。今天,這位男子不僅從江邊向她走了過來,而且邊走邊唱,好像在唱給自己聽似的。滿是情愫的心靈呀,就像是黃梅時節晴雨不定的天氣。說它是晴天吧,西邊卻還下着雨;說它是雨天吧,東邊又還出着太陽。晴雨的“晴”,是用來暗指感情的“情”,“道是無晴卻有晴”,也便是“道是無情卻有情”。
一語雙關,是民歌常見的用法。劉禹錫是文人,模仿民歌創作的這首“竹枝詞”,也使用了這種手法,清新活潑,惹人憐愛。
來源:1号線上(鳴謝:上海江東書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