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耳朵這個詞在百度搜索,出來的比較靠前的,其實不是我們今天要聊的面食,而是這個小零食。
而我們要聊的貓耳朵,卻是一個主食,在其他很多地方也叫做麻食。
這道美食我還确實經常做,而且還有自己的幾款改良創新款,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接着往下看。
其實貓耳朵的制作真的不難,隻是和面一塊,要比餃子面稍微幹一些,這樣做出來的貓耳朵更容易保持形狀不變,口感也會更韌。
兩斤中筋面粉,6克鹽,加入450克的水,
和面揉光,醒發40分鐘。
醒發好後,用擀面杖擀成面片,但是面片的厚度需要保持厚一些,方便待會搓貓耳朵
面片切成均勻的條,
再切成均勻的小面塊,然後撒上澱粉防止粘黏。
取兩塊面塊,用拇指按住,然後邊用力按,邊向前搓,貓耳朵就完成了。
我們還可以找一些有花紋的工具來按壓,這樣會更漂亮。
梳子也是可以的。
還有專門的貓耳朵闆,做出來更漂亮。
這個就是傳統的貓耳朵的做法,做好的貓耳朵,煮熟後,之間澆鹵就是拌貓耳朵,加湯就是湯貓耳朵。
口味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
那麼再來聊聊我做的貓耳朵,有幾個找地方做了小小的改變。
第一,我用魚糜替代了清水,因為當時有多的黃魚,所以我就嘗試着用黃魚糜和面。
想試試做出來的貓耳朵會不會有黃魚的香。
事實證明,其實嘗不出來。後來又試了鲅魚,一樣的沒有特殊的味道。
仔細的品嘗,還可以嘗到一丢丢的腥味兒[捂臉][捂臉]
這和我吃鲅魚餃子一樣,其實真嘗不出有什麼特别的。
除非用那些有獨特氣味的食材,比如鱿魚,比如榴蓮[呲牙][呲牙][呲牙]
第二個改變就是搓貓耳朵的工具,我用的是大家廚房都有的這個塑料筐,選擇那個網口比較密一些的。
這樣搓出來的貓耳朵,真的好像鱿魚花哦
煮出來的效果也是非常的好,隻要面和得稍微幹一些,就不會退花紋。
第三個小改變,是我在做炒貓耳朵的時候,先把貓耳朵用油炸替代了水煮。
炸到表面金黃,這個時候的魚香味其實還是會比煮出來的更濃郁一些。
炒貓耳朵用的西紅柿,青紅椒,加上蝦仁,豌豆,一起炒了一個濃汁,直接下入炸好的貓耳朵,稍稍收汁,就可以起鍋了。
剛炸出來的貓耳朵,裹着濃郁的番茄的湯汁,酸酸辣辣,外酥而内軟,非常的有層次感。
其實面食的變化真的是變化無窮,面和水的比例變化,就可以變換各種組合。
那麼和面的過程,面和水這兩個項目中,我們是否可以通過改變一個元素來做出創新呢!
比如在面粉裡加奶粉,或者加小蔥碎,大蒜碎,各種幹果和堅果等等。
還可以改變清水,比如南瓜泥,椰漿,咖啡等等
打開無限的想象,不斷的去嘗試,不要害怕自己的想法幼稚,隻有嘗試了才有發言權。
其實産品的研發就是不斷的天馬行空,然後不斷的去試錯,再找到最優解。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了!
感謝大家的耐心觀看,有什麼意見建議,歡迎留言,我一定一一回複。
我是三哥,一個敬畏食材,尊敬傳統,熱愛創新的美食創作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