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熱播的電視劇《甄嬛傳》中蔡少芬一句“臣妾做不到”迅速走紅,成為了一句網絡用語,被網友用來形容自己不能放棄某件事或某個東西甚至被網友制作出了“臣妾做不到”表情包。
蔡少芬
一時間什麼“追劇不熬夜,臣妾做不到啊”、“懶得做飯不叫外賣,臣妾做不到啊”,“周末休息公司加班,臣妾做不到啊”諸如此類的句子引起了不小的熱度。
其實不僅僅是《甄嬛傳》,近幾年熱播的宮廷劇,包括最近熱播的《清平樂》裡邊的妃子大部分都稱呼自己為臣妾。但是如果我們不了解一個字的真正意義就去使用它,有時候反而會誤導觀衆,鬧出啼笑皆非的事情。
清平樂劇照
一、“臣、妾”二字有什麼由來
臣妾一詞最早出現在《尚書傳》:“役人賤者,男曰臣女曰妾”這句話的意思是,被奴役的地位低賤者,男的叫作“臣”,女子叫作“妾”。可為什麼是“臣、妾”兩個字呢,換其他稱呼不好嗎?這就要從字面上來剖析一下了。
“臣”字甲骨文
我們先來說一下“臣”這個字,此字始見于商代甲骨文。臣的古字形像豎立的眼睛。人在低頭時眼睛即處于豎立的位置,字形表示了俯首屈從的意思。
俯首
本義指奴仆。因為臣與君的關系如同奴仆與主子一樣,所以臣在古代又是官員面對君的自稱。
“妾”字甲骨文
再來看一下“妾”,在甲骨文中,“妾”是分成上下兩個部分上面這個字是“䇂(qiān)”,即古代刑具,代表有罪、受刑;下面是個“女”字。“妾”這個字是象形,意味着被施以刑具的女子,換種說法就是有罪的女子。
在很遙遠的古代,部落征伐,勝利了抓到俘虜會怎麼辦呢?男的會去幹苦力,在戰時最先上戰場的也是這些人,也就是所謂的炮灰。女的則留下伺候自己,而年輕貌美的女性,還附帶有勝利者發洩性欲的功能。
由此可見“臣、妾”兩個字非但不是高貴的稱呼,反而是處于社會底層的人,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妃子、皇後見到皇上稱呼自己為“臣妾”這不相當于在說自己是“賤民、奴隸的女人”這顯然是一個嚴重的稱呼錯誤,又怎麼可能出現在皇宮之中。
二、以史見“臣、妾”
“臣、妾”二字在古代出現過多次,我們也能從中看出臣與妾在曆史中處于什麼地位。
在《晉書·後妃列傳》中就有一段話記載:“元楊皇後崩,左貴妃之曰:臣妾哀号,同此斷絕”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臣妾二字指作為臣民的衆男女,就像不能把一男一女稱之為“男女”一樣,男為臣,女為妾。
大周降禅碑
像唐代詩人頌聖之作皆有“萬方臣妾”的說法,宋代詩人陸遊詩中有“萬邦盡臣妾”句。如東漢蔡邕《上始加元服與群臣上壽章》說:“臣妾萬國。”唐代李峤《大周降禅碑》說:“臣妾四極。”其實,我們隻要讀一讀曆朝曆代的後妃傳,就能知道後妃們同皇上談話時是如何自稱的。
東坡志林
當然也有個例。“臣妾”二字也可指臣的女人,如《東坡志林》中真宗皇帝問楊樸臨行為何不見人送你,楊樸就回複說“唯臣妾詩一首”,這裡就是臣之妾的意思,或者藩屬國王君的女人也可自稱臣妾,如遼國蕭太後給北宋皇帝寫表時也謙稱過“臣妾”。
三、古代後宮女子如何自稱
劇照
太皇太後:一般自稱“孤”,這是自秦朝以來遺留下來的古制,太皇太後雖然是皇帝的母親,但不是君主,也是“人臣”。人臣不能使用皇帝專用的自稱詞語。“孤”是周朝時期子爵以下爵位的諸侯國君自稱的用字,是人臣的自稱。所以太皇太後使用這個來自稱。
古圖
太後:帝王母親的尊稱 或列國諸侯或諸王的母親的尊稱。是皇後的丈夫死了之後才有的尊稱,自稱哀家(取自戲曲,是可憐之人,沒有夫君之哀,悲哀先帝之意,但曆史真實中并無哀家自稱)
劇照
皇後、王妃:在皇上面前可自稱妾身、妾,平時應該也是自稱我或吾,在身份比自己低的面前可稱“本宮”(有宮殿住)公主在有封号後也可自稱“本宮”。
你看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體現在各個方面,一個簡簡單單的稱呼都有這麼多的學問在裡邊,對于我們隻能懷着敬畏之心去探究古人留給我們的智慧結晶。
這裡是今說古史,更多精彩内容,關注我。看完文章,記得點贊和關注~
圖片來源于網絡,若侵,聯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