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這樣說:北京人吃面子,圖個自尊;上海人吃情調,顯示高雅;廣州人吃材料,講究本味;成都人吃味道,圖個口感。成都人對吃特别有感情,不管這菜那菜,好吃就是好菜。可以今天開車到郊區雙流啃個兔腦殼,明天跑到郫縣稱斤“蔣排骨”。成都人對吃的熱情,造成了成都餐飲業的高度發達,但凡到了成都的外地遊客,無不對成都的川菜,小吃滿懷興趣。到了成都不吃美食,總讓人有入寶山空手而回的感覺。
不得不說說成都的小吃了,成都的小吃種類之多聞名全國,就連老成都人都不見的數的過來,麻辣紅亮,味美爽口的夫妻肺片 (地址:成都市總府路23号),酸辣相宜,臊子香脆的擔擔面(地址:成都市後子門)紅味鮮香麻辣;白味湯汁鮮美的鐘水餃(地址:成都市提督街7号),曆史悠久,用料考究,回味悠長的賴湯圓(地址:成都市總府路27号),粉條精抖,口味鮮香的複興肥腸粉(地址:成都青石橋北街30号),還有張老五川北涼粉(地址:八寶街),龍抄手,以及遍及大街小巷的鹵肉鍋魁,宜賓燃面,燈影牛肉,蛋烘糕等等,真是不勝枚舉。
成都小吃種類繁多,遍及大街小巷,一家家尋覓,不免費時費力,偷懶的辦法就是直接去“小吃總彙”-----位于成都市春熙路南段6—8号的龍抄手和成都市上東大街134号的成都小吃城。有15,20,30,40元等多種标準的小吃套餐,幾乎包括了所有的著名小吃。先不說吃,光是看到幾十個大小不一的碗碟堆将上來,讓人眼花缭亂,目不暇接,不由的感歎到了成都就怕胃不好呀。
二、毛血旺
70年前,沙坪壩磁器口古鎮水碼頭有一王姓屠夫每天把賣肉剩下的雜碎,以賤價處理。王的媳婦張氏覺得可惜,于是當街起賣雜碎湯的小攤,用豬頭肉、豬骨加豌豆熬成湯,加入豬肺葉、肥腸,放入老姜、花椒、料酒用小火煨制,味道特别好。在一個偶然機會,張氏在雜碎湯裡直接放入鮮生豬血旺,發現血旺越煮越嫩,味道更鮮。這道菜是将生血旺現燙現吃,遂取名毛血旺。
三、夫妻肺片
成都地區人人皆知的一款風味名菜。相傳在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華,與其妻一道以制售涼拌牛肺片為業,他們夫妻倆親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籃叫賣。由于他們經營的涼拌肺片制作精細,風味獨特,深受人們喜愛。為區别一般肺片攤店,人們稱他們為"夫妻肺片"。設店經營後,在用料上更為講究,以牛肉、心、舌、肚、頭皮等取代最初單一的肺,質量日益提高。為了保持此菜的原有風味,"夫妻肺片"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四、二姐兔丁
二姐兔丁在成都很有名氣,它最有名是兔丁肉多骨頭少,不加兔頭,佐料加有二姐特殊的配法,香鮮可口。二姐的"兔"系列中還有五香鹵兔、紅闆兔、麻辣兔丁。另外,二姐兔丁店還經營紅油雞塊、蒜泥白肉、涼拌肺片、五香蹄筋等多種涼菜。
五、老隍城
老隍城傳統鍋魁總店經營的鍋魁品味多樣,風味獨特,雞片鍋魁、牛肉鍋魁、蒸肉鍋魁、肺片鍋魁、素菜鍋魁都是其特色品種,另外,老隍城傳統鍋魁總店的牛尾湯也很有特色。雖然老隍城經營的是傳統小吃,但它透明的餐桌、白色的壁紙,清清爽爽,頗為時尚。
六、擔擔面
擔擔面是著名的成都小吃。用面粉擀制成面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豬肉末而成。成菜面條細薄,鹵汁酥香,鹹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廣為流傳,常作為筵席點心。 擔擔面中最有名的又要數陳包包的擔擔面了,它是自貢市一位名叫陳包包的小販始創于1841年。因最初是挑着擔子沿街叫賣而得名。過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擔擔面,用一中銅鍋隔兩格,一格煮面,一格炖雞或炖蹄膀。現在重慶、成都、自貢等地的擔擔面,多數已改為店鋪經營,但依舊保持原有特色,尤以成都的擔擔面特色最濃。
七、龍抄手
創始于本世紀40年代,當時春熙路“濃花茶社“的張光武等幾位夥計商量合資開一個抄手店,取店名時就諧“濃“字音,也取“龍鳳呈祥“之意,定名為“龍抄手“。龍抄手的主要特色是:皮薄、餡嫩、湯鮮。抄手皮用的是特級面粉加少許配料,細搓慢揉,擀制成“薄如紙、細如綢“的半透明狀。肉餡細嫩滑爽,香醇可口。龍抄手的原湯是用雞、鴨和豬身上幾個部位肉,經猛炖慢煨而成。原湯又白、又濃、又香。
八、荔枝巷鐘水餃
創始人鐘少白,原店名叫“協森茂“,1931年開始挂出了“荔枝巷鐘水餃“的招牌。鐘水餃與北方水餃的主要區别是全用豬肉餡,不加其它鮮菜,上桌時淋上特制的紅油,微甜帶鹹,兼有辛辣,風味獨特。鐘水餃具有皮薄(10個水餃才50克)、料精(上等面粉、剔筋去皮的精選豬肉)、餡嫩(全靠加工時掌握好溫度、水分,肉餡細嫩化渣)、味鮮(全靠輔料和紅油、原湯)的特色。
九、韓包子
成都名小吃韓包子從創業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曆史。1914年溫江人韓玉隆在成都南打金街開設“玉隆園面食店“,因其包子的味道格外鮮美而在成都站穩了腳跟。韓玉隆辭世後,其子韓文華接替經營,他在包子的做法上精心探索、實踐,創制出“南蝦包子“、“火腿包子“、“鮮肉包子“等品種在成都飲食行道一炮打響,名聲不胫而走。後來韓文華幹脆專營包子,并将其店名更換為“韓包子“,生意越做越紅火。從解放前至今,韓包子在成都、四川乃至全國,一直享有經久不衰的聲譽。
十、川北涼粉
清朝末年創立于南充。創始人謝天祿在南充渡口搭棚賣涼粉,其涼粉細嫩清爽,佐料香辣味濃,逐漸賣出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