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之後才知道容嬷嬷紮的全都是壞人,
這是今年最有趣的洗白事件。
随着金鎖和小燕子先後被封殺,紫薇撤離内地市場,
終于證明曾讓人恨到牙癢的容嬷嬷,竟然沒有紮錯人。
容嬷嬷曾經是多少人的童年陰影,
也讓扮演者李明啟貼上了撕不掉的标簽。
1936年,李明啟出生在遼甯省丹東市,
她是家中長女,後來家裡又有了四個弟弟妹妹。
三十年代還是戰火紛飛的時候,
一家七口過着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
小時候李明啟非常懂事,幫父母看孩子,
砍柴做飯、放羊放牛基本上不用教全都學會了。
11歲的時候父親因病去世,家庭的重任全都落在母親和這個長女身上,
那時候的李明啟小學二年級還沒有讀完,
便辍學回家幫母親分擔家務。
母親托人給李明啟在工廠裡找了一個工作,讓她去做童工,
從此便開始了漫長的打工生涯。
李明啟在工廠裡糊過紙盒子,撿過壞黃豆,
還曾經做過卷煙,不管多髒多累,廠裡分配什麼便幹什麼,
從來沒想過找個其他輕松的工作。
李明啟聰明伶俐,做事也機靈,廠裡很看好她,
便把她送去學習珠算,學完之後到供銷社當售貨員,
正是這次調崗讓她意外走上了文藝之路。
有一次李明啟在供銷社裡一邊哼着歌一邊理貨,
剛好丹東鐵路宣傳隊的領導來買東西,
瞬間便被她的歌聲吸引了,随後就把她破格招入了宣傳隊。
她嗓子好,在團裡主要負責唱歌,
同時又學習了快闆、戲曲等新本領,
當時她最擅長的曲目叫《蘭花花》,這首歌便成了她的外号,
團裡的戰友,鐵路上的工人都非常喜歡她。
但當年的條件也非常辛苦,有時候到前線去演出時要住在外面,
男女都睡在一張大通鋪上,中間隔着一塊床單分開。
那時更沒有地方可以洗澡,很多人的頭上,身上都長了虱子,
實在受不了隻能去附近的河裡洗澡,
李明啟的頭發特别長,洗完還得花好久的時間才能晾幹。
在戰火中穿梭了幾年,戰争終于結束了,
丹東鐵路的宣傳隊也解散了,李明啟被分配到了療養院做清潔工。
那個年代沒有明星,李明啟從宣傳隊的演員到清潔工倒也沒有落差,
她依舊是最勤快的那個,就連用的抹布都是最幹淨的,
但凡她打掃過的地方全都幹淨锃亮。
1954年,19歲的李明啟被單位派出參加哈爾濱鐵路局的文藝彙演,
她唱了一首《一輛車》,結果拿到了一等獎,再次給自己赢到了機會,
不久之後她便被調到了鐵路文工團,來到了北京工作。
李明啟那時候一個月的工資是55元,但她除了給自己留十塊錢,
剩下的全都寄給家裡,自己住在集體宿舍,
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花銷,連件衣服也舍不得買。
她夢想着留在北京,把家人全都接到北京來生活,
為此她非常努力的提高業務,那時團裡有一個來自蘇聯的老師,
李明啟經常跟着她學習,
幾年後,越唱越好的李明啟考到了中央樂團,
但當時樂團還沒有留在北京的資格,剛成立的話劇團才有,
她便考到了話劇團,終于在北京穩定了下來。
這時她把年邁的母親和弟弟妹妹全都接到了北京,
弟弟李明臣喜歡唱戲,在姐姐的幫助下考到了中央戲校,
同樣非常努力,在老生班裡名列前三。
然而到了變聲器,李明臣的嗓子倒倉了,
再也唱不了老生了,隻能自己在家天天畫臉譜,
李明啟看在眼裡,難過在心裡,又指導弟弟學習表演,
後來也走上了演藝之路。
六十年代,李明啟結婚了,對方是一名中學老師,
工作十分穩定,也是那個年代最受尊敬的工作。
兩人談婚論嫁的時候,李明啟真誠地向對方交代自己的家庭,
自己是家中長女,後面還有弟弟妹妹要照應,問他是否嫌棄。
李明啟的丈夫十分敞亮,說以後你的工資給嶽母,
我的工資來養家,不會計較這些。
兩人婚後生下了一兒一女,丈夫的工資不算高,
但他說到做到,讓李明啟去養弟弟妹妹,
一家四口不管多窮都沒有抱怨過一句。
随着弟弟妹妹逐漸長大,李明啟肩上的擔子才越來越輕了,
而她則是快退休的時候才開始拍戲。
原本在李明啟28歲的時候參與過一次電影《12次列車》的拍攝,
但之後國内大環境發生變化,影視行業一度處于封禁狀态,
很快便無戲可拍,她在團裡兢兢業業地演話劇,
20年演了四十多部話劇,還拿到了文華獎。
直到八十年代後期國内的影視行業才開始複蘇,
陸續開始有一些戲約找到李明啟,
《便衣警察》找她扮演一位大媽,隻是一位配角,
在話劇舞台上,她向來都是演主角,
原本快到退休年齡,可以好好享清福。
但李明啟卻不願意甘于現狀,依舊接下了這個角色,
但化完妝之後,導演覺得她太年輕了,看起來不像大媽。
要知道這時的李明啟已經快五十歲,隻是氣質非常好,
于是她又特意把眉毛和頭發剪得稀疏一些,
又找了幾件顯老的衣服,這才有了大媽的味道。
《便衣警察》是八十年代末的熱播劇,獲獎無數,
劉歡的那首主題曲《少年壯志不言愁》也成為時代金曲。
這部劇給李明啟極大的信心,她開始正式跨界演戲,
1991年,55歲的她正式退休,有了更多的時間拍戲。
老伴也非常支持她外出拍戲,甚至自己有時間的時候還一起進組,
給她當助理,兩人開始了退休後的事業第二春,
她先後出演了《一地雞毛》《孝子賢孫伺候着》《我家的故事》的多部電視劇,
合作過陳道明、徐帆、潘長江等衆多一線演員,
真正讓李明啟被觀衆記住的角色是《水浒傳》中的王婆。
當年的《水浒傳》拍攝的時候是一個大項目,
李明啟飾演的王婆在武松篇章,戲份并不多,
但依然提前三個月進組培訓,學習曆史背景和禮儀。
李明啟拿到這個角色後非常認真,在家裡一連讀了三天的劇本,
認真分析這個角色的内心特征,還寫了人物小傳,
她十分期待來創作這個角色,每次見到導演都說,
千萬别把我換了呀,一定讓我演王婆。
在拍攝過程中導演對這個角色要求也很高,
連眼神都有細緻的要求,在王婆剛剛露面的時候要求她裝好人,
低眉順眼,看不出一點花花腸子,
和後來磕着瓜子給潘金蓮和西門慶把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個角色讓飾演潘金蓮的王思懿演得非常過瘾,
也讓這段戲成為水浒最經典的篇章之一,
《水浒傳》播出後,王婆和潘金蓮都火了,
同時還讓《還珠格格》找上了她。
原本《還珠格格》定下的容嬷嬷并不是她,
前一個演員簽約之後身體出現問題,臨時不能演,
讓劇組開了天窗,這時他們突然想到沒人比王婆更适合容嬷嬷。
于是還珠劇組的人晚上九點找到李明啟家裡,
請她來飾演容嬷嬷這個角色。
在話劇舞台上摸爬滾打多年的李明啟深知救場如救火這個道理,
而且還是非常知名的瓊瑤劇,便一口答應下來,
李明啟又開始連夜熟悉角色和劇本。
在還珠中容嬷嬷是最招人恨的一個,幫皇後幹了不少壞事,
她全程闆着個臉,隻有在皇後面前露出少有的溫柔,
尤其是對紫薇用刑的時候,龇牙咧嘴十分吓人。
拍這場戲的時候,李明啟手裡真的拿着針,
但怕傷到演員,她是反着拿的。
那場戲十分辛苦,林心如還被摁在水裡,
最後臉上不知道是水還是自己的眼淚,
而李明啟拿着針的手也勒出了深深的紅印。
劇中還有一個容嬷嬷在乾隆面前自打耳光的戲,
這場戲卻是真的動手,她左右開弓狠狠地扇在自己的臉上。
還珠當年在承德拍攝,正是最冷的時候,
李明啟雖然戲份不多但吃了不少苦,
成功得塑造了一個令人難以忘記的容嬷嬷。
當年《還珠格格》的火爆程度是如今任何一部劇無法比拟的,
一衆主演全都成為當紅明星,收視率不斷創造新高,
大街小巷都在播放着主題曲,男女老幼全都在談論劇情。
李明啟也通過這個角色為人所熟知,
但由于她演得入木三分,導緻觀衆入戲太深,全都恨上了她。
當年吓唬小朋友的一句話就是,容嬷嬷來了,
據說電視上容嬷嬷一出現就能把小朋友吓哭。
觀衆追劇的熱情也給李明啟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不便,
她去逛菜市場時,攤主說了句這不是容嬷嬷嗎,
立馬引來關注,不知從哪飛來一個雞蛋砸在了她的身上。
還有一次,她要打車去參加頒獎典禮,
結果司機師傅一看她是容嬷嬷,立馬讓她下車,不願意載她,
說看她的戲差點沒把家裡電視砸了。
這樣的經曆讓李明啟哭笑不得,她也一度不敢出門,
即便在家,她家的玻璃也經常被砸,
而且《還珠格格》每年暑假都會在湖南衛視重播,
讓李明啟容嬷嬷這個形象始終都擺脫不掉。
後來李明啟還演過許多經典的電視劇比如《家有九鳳》和《雙面膠》,
這兩部劇也曾是收視和口碑齊飛。
在《家有九鳳》中李明啟飾演獨自拉扯九個女兒的母親,
但她卻不是一個委曲求全的母親,她強勢潑辣、外柔内剛,
把九個孩子撫養長大的過程中吃了很多苦。
而在《雙面膠》中她則是一心要改造兒媳婦的惡婆婆,
制造了很多家庭矛盾,讓兒子左右為難。
這兩部劇都非常具有代表性,也十分考驗演技,
但依然沒有扭轉李明啟容嬷嬷的形象。
李明啟還在劉亦菲、黃曉明版的《神雕俠侶》中飾演孫婆婆,
撫養小龍女長大,并且保護楊過,
但這個好心人的形象總讓人出戲,觀衆總感覺是又一個王婆,
這也足以證明,王婆和容嬷嬷這兩個角色的成功。
在《家有九鳳》宣傳期間,弟弟李明臣還現身助陣,
這時的他也已經是一名老演員,
曾經出演過《呂後傳奇》《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
而他另一個身份則是知名畫家。
熱愛戲曲的他雖然沒能繼續唱戲,卻因此迷上了國畫,
還曾經開辦過大型畫展,主持人就是李明啟。
說起弟弟的成長經曆和成就,李明啟就好像誇自己的孩子一樣,
既有心疼又有驕傲,而弟弟也專門畫了一幅《家有九鳳》送給姐姐。
如今李明啟已經85歲,随着年齡的增長逐漸減少了戲約,
但她每次亮相依舊精神矍铄,這也是得益于多年話劇的功底,
嗓門依舊敞亮,說話中氣十足。
2018年她還登上春晚表演小品,
一起合作的還有當年在《還珠格格》中飾演皇宮的戴春榮,
這時的李明啟一副慈眉善目的形象,溫柔可親,和容嬷嬷相差甚遠。
如今,李明啟十分幸福,老伴一直陪伴她工作,
一雙兒女非常争氣,雙雙高校畢業,兒子還當上了教授。
對于演員來說被觀衆角色是對演員業務能力的一種肯定,
李明啟塑造了不止一個代表性角色,也被這個角色困擾多年,
從小到大吃盡苦頭的她,沒有浪費人生中任何一次機會。
文|Nancy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