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阿牛——
攻擊性十足的外表下,
是一顆“居家好男人”的内心。
在跌宕起伏的2021年即将結束之前,阿牛也為大家帶來一款可以随心選擇的“實用車型”測評——川崎ninja 650。
目前川崎在國内最火爆的車型莫過于Ninja 400,然而不少人卻忽略了它的二哥,Ninja 650,它的定位與Ninja 400完全一樣,甚至還更加“友好”,言簡意赅的說,Ninja 650其實就是變大變強了的Ninja 400,同時進行了一些配置升級。
Ninja 650是目前同級别中最便宜的進口大貿跑車,目前國内售價:82300元,比Ninja 400貴了3.2萬元左右。不過還是要比CBR650R、阿普利亞RS 660等車型便宜3-4萬,所以,性價比還是有的(盡管不多)。
649cc并列雙缸發動機,扭矩輸出并不算暴躁,但是卻非常的線性跟手,動力随叫随到,這一點比本田CBR650R“直接”多了。并列雙缸180度曲軸發動機,左右活塞交互上下移動,能帶給騎士平穩而直接的動力輸出。
在8,000rpm就可以釋放68ps的最大馬力、64Nm最大扭力更是在6,700rpm就能爆發,讓Ninja 650有足夠且易控的動力性能,非常适合中低轉速的爆發加速(對于新手來說,可能就是“一沖一沖”的,但是對于老司機,則是車随心動)。
再加上790mm的親民坐高,舒展的腳踏位置,對于跑車來說明顯過高的“假分體式”手把,營造出較為輕松舒适的騎行三角,Ninja 650與常規的運動街車騎行姿态并無區别,甚至手臂還更加舒展,所以拿它來一場說走就走的短途旅行,也是毫無壓力的。
車身尺寸為2,055mm/740mm/1,145mm,車重194kg,軸距1,410mm,最低離地高度130mm。車身尺寸在數據上與Ninja 400相比并沒有大多少,在同級别車型中屬于是相當緊湊的類型,但視覺觀感還是要比Ninja 400大一圈,尤其是輪胎。
輪胎尺寸為前120/70ZR17、後160/60ZR17,原廠配胎則是Dunlop最新型号的SPORTMAX Roadsport 2
采用左右不對稱的鋁合金後搖臂,車架為肛管編制結構,優秀輕盈的操控仍然是ninja的标志。Ninja 650的鐵油箱容量為15L,續航最多300km必加油。坐墊相比于其他跑車來說那是相當的厚實,所以騎行的舒适度也很不錯,比國内很多街車坐墊還更舒服。
牛角拉杆采用五段可調節的結構,對手小手大的騎士來說更加友好;手把按鍵相當簡潔……簡潔到不像一台650cc的車型,畢竟它沒有騎行模式、循迹控制等電控功能,在如今這個時代,Ninja 650的配置隻能說是略顯寒酸了……
Ninja 650采用直徑41mm、懸架行程125mm的正立式前減震 130mm的水平多連杆中置單後減震;這樣的配置在同級别中也隻能算是很一般,前後減震的水平也确實都很“居家”,調教是舒适風格,大力刹車,大傾角壓彎,緊急變線都顯得有些支撐力不足,但是日常騎行是舒适的。
前刹為300mm的雙浮動碟盤 Nissin單向雙活塞卡鉗,後刹車為220mm的固定碟盤 Nissin單活塞卡鉗,标配前後ABS。雖然配置不算很高,但刹車力道和效能是不錯的,凸顯調教功力,對比起軟趴趴的減震,刹車反而讓人覺得惋惜,白瞎了簡直。
排氣管采用底置隐藏排氣,由于歐五排放要求,增加了觸媒容量,所以“便當盒”顯得很是碩大,但這也無形之中使得整車的重心更加居中。
✦✦
一些槽點
1. 坐墊前座太傾斜了,容易打滑,騎行中老是需要扭屁股調整坐姿。
2. 原廠鍊條響聲比較明顯,更換更高級别的油封鍊條後,這個情況明顯改善......又是川崎減配的痕迹?
3. 排氣過于“低調”,完全配不上650cc的身份!
4. 改裝件太少,參考老對手本田CBR650R完善的改裝配套,Ninja 650最多的改裝居然隻是加裝水箱護闆...
5. 4000-5000轉時,能感受明顯的共振。并且總有些莫名其妙的異響。
6. 騎着太舒适了,缺乏激情,高轉延展性很一般,讓本就閹割的動力更加捉襟見肘。
川崎的Ninja 系列是其當仁不讓的當家系列,從250cc-1000cc共有8款車型,比較奇特的是,川崎并沒給Ninja 賦予一個絕對的“定義”,所以Ninja系列,既有犀利無比、過彎如砍瓜切菜的運動取向車型;也有中庸舒适,追求平順好上手的“街跑”。
而Ninja 650就屬于中庸舒适的“街跑”這一類,而這類車是最适合日常騎行,偶爾撒歡的車型,或許,這才是川崎的高明之處,無形之中,正中中國消費者的下懷!
總結一下,目前川崎Ninja 650在車友圈中是比較低調的,熱度完全無法和小弟Ninja 400相提并論,但産品力還是不錯的,适合老司機、不迷戀電控、“淳樸”、通勤代步為主的摩友。切記:“Ninja 650能買二手,絕不買新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